• 傳承“石油精神” 中國石化創造中國奇跡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26





      石油和化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產品覆蓋面廣,資金技術密集,產業關聯度高,對穩定經濟增長、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國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改革開放是行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也是今后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實現由石油化工大國向強國跨越的重要動力。


      改革之路,荊棘密布。在40年的改革開放大潮中,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乘改革開放的東風,在改革—發展—改革的螺旋升級進程中,堅守初心,持之以恒,原油不僅實現完全自給,還可以大量出口,“把貧油國的帽子甩進了太平洋”,為國民經濟發展和滿足人民生活水平需要作出了突出貢獻,構筑起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脊梁。


      “必須改革開放,不改革開放,死路一條”


      石油和化工行業與百姓的“衣、食、住、行、用”國計民生密不可分,但也和國家戰略大局牢牢綁定在一起。1978年秋,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訪問日本、新加坡的汽車、電器等企業歸來后,發表了《關于經濟工作的幾點意見》的重要講話。他提出“研究財經問題,有一個立足點要放在充分利用、善于利用外資上,不利用太可惜了。”此后,他又提出“必須改革開放,不改革開放,死路一條”的重要論斷。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歷史性轉折,自此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一是從1978~1988年,以放權讓利為核心的改革開啟階段。石油和化工行業率先采取產量包干政策和多種形式的承包經營責任制,大大激發了內部活力。二是從1989~1998年,建立市場經濟管理體系為核心的改革階段。通過實施以價格為中心的流通體制改革、大企業重組、推廣承包經營責任制和探索改革試點等措施,探索在市場經濟管理體系中發展。三是從1999~2012年,探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市場化改革階段。中國加入WTO,民營、外資等各類企業主體進入,行業開放和市場化改革進入新階段,“引進來”和“走出去”均取得矚目成就。四是從2013年至今,全面深化改革階段。能源行業面臨“四個革命、一個合作”,油氣等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從40年來的4個發展階段來看,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始終沿著市場化改革方向,在不斷調整完善管理體制、深化企業改革、推進國際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中國油氣市場經濟體系已經建成;探索建立了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具有中國特色的石油和化工行業管理體制;對外開放方面實現了中國企業全面參與國際油氣資源的配置;規模實力實現了跨越式提升;油氣技術進步取得新成效,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水平躋身世界前列;初步培育了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石油石化企業;踐行社會責任和經濟責任,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形成了“苦干實干”“三老四嚴”為核心的新時期石油精神。


      企業由傳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


      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大港油田等被相繼發現,1978年我國原油產量已達1億噸。當時,全球達到這一規模的國家不超過10個,中國已成原油大國,但是資源利用效率不高,1億噸石油所創造的價值同工業發達國家相差甚遠,造成巨大浪費。如何用好1億噸原油,提高經濟效益,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成為關系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


      1978年,國家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建設10個大石油化工廠的目標。1978年4月19日,國家化學工業部決定由副部長楊義邦兼任北京石化總廠黨委書記,這一舉措為北京石化總廠的改革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一些先前必須請示國家化學工業部部局委辦的經營事項,在石化總廠內部即可基本解決。1979年初,北京石化總廠黨委向國家化學工業部和北京市打報告,申請批準北京石油化工總廠更名為燕山石油化學總公司,這一命名取消了石化總廠原來的“北京”的地域限制,其目的就是要做一個跨地區經營,甚至跨國經營的國際化企業。燕山石化更名實現了由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企業的轉變,是對中國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一個突破。


      為緩解國家財政困難“雪中送炭”“用好1億噸石油”,1981年上半年,一篇名為《組織聯合可以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的調查報告,介紹了上海高橋地區的石油和化工企業因體制分割而資源不能共享的情況,如煉油廠、化工廠、化纖廠、合成洗滌劑廠、熱電廠,分屬石油部、化工部、紡織部、輕工部、電力部等幾個系統管理,原料不能互相供應,資源綜合利用成效難以充分發揮。對此,國務院批示:“必須直接動手,突破一點。首先解決上海高橋地區的聯合,取得經驗,然后再著手搞第二個、第三個。”與此同時,國務院開始討論在全國范圍內對石油和化工企業實行集中領導、統籌規劃、統一管理,把分散在各部門、各地區的39個大中型石油化工企業高度聯合起來,切斷同條條塊塊的行政領導關系,組成全國最大的石油化工總公司——中國石化總公司。穿新鞋,走新路。1983年7月12日,中國石化總公司成立后,充分發揮上下游、產供銷、內外貿一體化優勢,堅持煉油化工規模化、集約化、集體化發展,不斷加強布局和結構優化調整,有力促進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向更高水平發展。


      不斷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步伐


      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在改革指導思想上實現一次質的飛躍,為1998年中國石油工業史無前例的一次大重組,注入了深層動力。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通過引入競爭機制,讓大企業動起來,活起來,但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石油和化工工業仍處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期,企業之間相對封閉,企業競爭力、管理能力以及盈利能力遠不及世界石油“百年老店”。在改革開放背景下,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要發展就必然要實現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


      當時,加速開放的世界格局,推動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而國與國之間競爭力的較量,愈加表現為大型產業集團間的實力比拼。1997年9月23日,時任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董事長的李人俊報送國務院副總理朱镕基一份關于成立兩大石油石化公司的建議材料。1998年3月10日,全國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在原中國石油總公司、中國石化總公司的基礎上,分別組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并按照“各有側重、互相交叉、保持優勢、有序競爭”和“上下游、產供銷、內外貿一體化”原則,對石油開采、加工和成品油銷售企業實行無償劃轉。1998年7月27日,在兩大集團公司成立大會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邦國強調,“要盡快理順集團公司內部的產權關系和管理體制,不斷深化改革,大膽進行體制創新,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步伐,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運作,盡快建成具有較強競爭能力,跨地區、跨所有制和跨國經營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業集團。”


      1999年7月,中國石化啟動整體重組和改制上市,集中主業和優質資產設立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2000年10月和2001年8月,先后在香港、紐約、倫敦和上海四地上市。中國石化總公司面對資源瓶頸,大膽實踐,率先嘗試投入產出承包制,把國外先進設備引進來,積極進口“洋油”,走出了國家、企業共贏共生的市場化道路,開創利用國外資源的新局面。從此,市場化基因深深烙刻于企業發展肌體,帶領中國石化從一個轉折點走向下一個轉折點。


      改革創新引領石化產業新一輪發展


      35年前,時值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石化總公司的成立宣告了中國石油化工管理體制迎來一次重大變革。中國石化35年的變革史是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引領者的鍛造史,是國有企業通過市場化改革走向強大的一個縮影,目前全球500強企業中,中國石化公司和中國石油公司已經躍居前十名。未來10年是中國石油和化工產業轉型升級、邁入制造強國的關鍵時期,行業發展面臨的復雜環境,有利條件和制約因素相互交織,增長潛力和下行壓力同時并存,改革創新將引領石化產業的新一輪發展。


      李壽生表示,將創新發展的重點放在未來技術的制高點上、終端市場的需求上和舒適生活的追求上,將新能源汽車技術突破作為一個戰略方向,將先進的研發目標同先進的研發手段緊密結合,“這是我們可以向德美日公司借鑒學習的5個創新發展先進戰略理念”。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在40的發展歷程中,思想的一次次解放,觀念的一回回更新,改革的一步步深化,開放的一輪輪推進,成就的一項項取得……構成了一幅宏大、壯麗、多彩的歷史畫卷,取得了一系列寶貴經驗:認識到滿足國民經濟需求是行業發展首要任務,體會到入世為行業發展提供的難得機遇,感受到大項目建設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分析出創新是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總結出結構調整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40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政策的英明和偉大,充分證明了唯有不斷改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記者 孟凡君)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石油:傳承精神血脈 熔鑄文化司南

      中國石油:傳承精神血脈 熔鑄文化司南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堅定文化自信”,深刻闡述了文化建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18-01-18
    • 山東科瑞石油注重塑造企業文化 為公益事業獻力

      山東科瑞石油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涵蓋石油裝備研發制造、油田一體化工程技術服務、油田EPC工程總承包三位一體的綜合性產業集團,業務范圍遍布海外57個國家和地區。
      2018-02-28
    • 中國石化首次發布英文版企業文化建設綱要

      中國石化首次發布英文版企業文化建設綱要

      9月12日,中國石化印發《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綱要(2016年修訂版)》英文版,正式確立“為美好生活加油”等核心價值理念的英文標準說法,這是中國石化首次發布英文版企業文化建設綱要。
      2017-09-18

    熱點視頻

    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工業和信息化部:前三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