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支年輕的志愿服務隊,是一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承和發揚時代楷模精神的志愿服務隊,他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贏得了百姓稱贊。他們是“黎明出發·點亮萬家”社區惠民青年志愿服務隊。
新年了,家住天津濱海新區珠江里社區的何筱英腿有殘疾,子女都在外地上班,她收拾家務比較吃力。2018年12月24日,“黎明”青年志愿服務隊兩名隊員來到何筱英家中,幫她檢查家中的用電線路與開關。何筱英過了一個干凈亮堂的節日。
2015年,何筱英被列為“黎明”青年志愿服務隊的幫扶對象,她深受感動,也主動要求加入到志愿服務的行列中。元旦假期,何筱英會到鄰居家串門,看看暖氣熱不熱、煤氣開關好不好、窗戶嚴不嚴。她把“黎明”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傳遞到了社區鄰里間。
不忘志愿服務的初心
2018年12月2日,在第四屆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中,天津濱海供電公司的“黎明出發·點亮萬家”社區惠民青年志愿服務項目榮獲金獎。
天津濱海供電公司黨建部主任曹北建介紹,實施“黎明出發·點亮萬家”社區惠民青年志愿服務項目,主要是基于解決社區居民對生活用電實際問題的需要、對社區電力服務質量提升和對愛心幫扶的需要。
宣講“節能互助·照亮鄰里”項目
“黎明”青年志愿服務隊成立于2007年7月,是國網電網天津電力“心連心”濱海黎明共產黨員服務隊的一部分,隊員主要是在業余時間從事天津濱海新區青年志愿服務工作。
服務隊由黨建部負責日常管理,下設12支分隊,12個黨支部分別負責建設。服務隊以黨員為主要力量,共有隊員504人,其中35歲及以下青年483人。
服務隊成立之初,就構建完整的制度體系,服務涵蓋了濱海新區11個社區,開展用電專題宣傳和社區電工培訓百余次,解決社區用電問題2500余個,點亮了37棟老樓148個“黑樓道”,2000多戶居民從此不再摸黑爬樓,為176位老弱孤殘居民建立了服務檔案,幫扶困難群眾4000余次。
2018年3月,該服務隊被中共中央宣傳部評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還榮獲“天津市優秀志愿服務隊伍”等榮譽稱號。
傳遞向上向善的力量
最近,家住濱海新區杭州道小區的鄭文英奶奶發現抽油煙機漏電,以為是機器壞了,找來街道賣抽油煙機的人給換了一臺。結果花了好幾百塊錢,新抽油煙機還是漏電,賣機器的人搗鼓了一會兒,也沒修好,無奈之下又把舊機器換了回去。這下更糟了,家里所有電器外殼都帶電了,摸哪兒哪兒手麻。
老人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找到了“黎明”青年志愿服務隊尋求幫助。志愿者了解情況后,立即趕到鄭奶奶家中,排查故障,他們很快發現了漏電的原因,是鄭奶奶家中電源插座接線出了問題。志愿者不僅很快解決了漏電問題,還把老人家中各處線路開關檢查了一遍。鄭奶奶感激地說:“還是公家的隊伍好,說到做到,實實在在給老百姓辦事!”
困難居民幫扶檔案
一次,志愿者到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時,發現有一部分老舊樓區公共照明燈具損壞嚴重,而居民又大多是老人,光線不好,上下樓非常危險。考慮到社區老人大多收入不高,志愿者在隊長張黎明的帶領下,從網上買來好幾種節能燈泡反復實驗,最后選擇了一種通過聲音控制開啟的節能燈,每個燈泡電費每年才1.5元。志愿者利用張黎明發起成立的“黎明·善小”微基金的善款購買節能燈泡,并協調居委會、居民,免費為老舊小區改造線路、更換燈泡,招募光明志愿者承擔本樓層的照明費用。居民們主動要求從自家接電承擔電費,在社區形成了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濱海新區塘沽街道新城家園居委會主任何麗在濱海新區社區深化為民服務座談會上向其他社區居委會主任介紹,“黎明”青年志愿服務隊在社區建立了“照亮鄰里·點亮萬家”社區電力服務驛站,幫助社區居委會開展針對性幫扶工作,尤其是對各類救助政策未能涵蓋且家庭發生特殊困難的居民,實施“物質+精神”的定期雙重幫扶,幫助居民解決生活困難,讓居民真切地感受到了新時代互助互濟、向上向善的精神與溫暖。
提升志愿服務的水平
中建幸福城小區最近出現頻繁停電現象,小區多棟住宅樓電梯故障,可物業電工技能水平一般,每次恢復送電都需要一到兩個小時,居民意見很大。“黎明”青年志愿服務隊得知后,立即趕到幸福城小區開展安全用電進社區活動。
義務培訓社區電工
志愿者先摸透了小區的供電線路特點,并改造了原供電方案。同時義務培訓物業電工,加深他們對供電知識的理解。培訓后,志愿者還組織物業電工開展反事故演習,有效將停電時間縮短至20分鐘以內。
“黎明”青年志愿服務隊管理員趙元元說:“我們開展‘三型服務’,其中就包括做精社區電力維護‘輔導型’服務。一是形成社區典型安全用電問題庫,通過調研問卷、走訪住戶等形式,形成社區‘用電常態故障數據庫’和‘緊急搶修寶典庫’,有的放矢提升社區用電服務管理能力和急修人員素質水平。二是組織針對性培訓,增強社區電工的故障處理能力和用電檢查能力。”
不僅如此,趙元元他們還依托濱海新區正在推行的為民服務網格項目,建立社區電力服務驛站網絡,設立服務驛站聯絡主任和社區志愿服務帶頭人。“居民的需求反映給聯絡主任,我們的隊員就能夠及時跟進服務,暢通溝通渠道,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趙元元說。
轉自:國資委網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