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鋁中州鋁業有限公司走出生態文明建設新路徑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6-04





      天空蔚藍,白云悠悠。登高遠望,茵茵的綠地,蔥郁的林木,如同綠色的寶石,鑲嵌在錯落有致的廠房間。綠色的希望正像一幅“水光瀲滟晴方好”的長卷,鋪展著中鋁中州鋁業有限公司未來發展的虹橋花路。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綠色發展”成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環保已經上升到了紅線、底線、生命線的高度,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該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從譜寫“中國夢中鋁新篇章”的維度,從事關員工幸福指數的高度,深刻把握“源頭控制、過程控制、末端治理”三位一體綠色發展模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如今,該公司綠化率達到30%以上,高架污染源實現超低排放,工業廢水實現零排放,粉塵排放較2014年下降90%,成為黃河古道一道亮麗的風景線。2019年,獲得了河南省生態環境廳授予的“綠色發展企業”稱號,享受重污染天氣橙色及以下預警豁免權。


      強化源頭防控


      強化源頭防控,減少有組織排放量和無組織排放量,是該公司推進綠色發展的“首選動作”。


      該公司掀起以“生產抓穩定、設備抓治漏、環境抓美化、管線抓規整”為主要內容的現場管理提升活動,在促進生產效率提升的同時,精準控制排放量。


      通過采取鍋爐煙氣超低排放、工業爐窯特別排放限值等設備的提標改造和優化生產組織方式,壓縮能源消耗,嚴格控制燃料質量,生產上采用硫分小于0.5%的燃煤等措施后,在大幅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有組織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取得了環保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一手“摁下”有組織排放量的同時,該公司控制無組織排放之手也同樣精準有力。


      建設綠色礦山、推進清潔化運輸、原燃料堆場實施棚化、推行道路無塵清掃、義務植樹綠化廠區……該公司打出組合拳,頻頻出招。


      據了解,該公司賈西礦區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把資源高效利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土地修復、企業文化、企地和諧一體化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成績斐然,順利通過了由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國家綠色礦山驗收。


      “綠色礦山評分細則中共計7大項、108個小項。光是財務憑證原始檔案我們就有9麻袋。”該礦區副經理張軍偉說。


      “一張百元人民幣重約1.15克,那么,一億元的百元大鈔重約1.15噸。”該公司安全環保健康部負責人聶永超說,“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來,我們公司在環保方面投入的錢就重達2噸多,厚植了綠色發展的根基。”


      推進過程控制


      在如何做好生產活動與環境保護“平衡木”方面,聶永超告訴筆者,公司的做法是推行清潔生產。聶永超特別解釋,從本質上講,清潔生產就是對生產過程采取整體預防的環境策略,以減少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危害,使社會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生產模式。


      對此,公司還成立了以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蔣濤為組長的清潔生產領導小組,下設環境控制、工藝技術、能源設備、綜合管理4個工作組,分別從原材物料、生產工藝、過程指標、設備、能源等8個方面,分析污染在哪里產生、為什么會產生污染、如何減少或消除這些污染?然后對癥下藥提出清潔生產方案。


      該公司能源管理中心煤堆場進煤頻繁,堆場內兩臺龍門吊每天都全線移動作業,為控制抑塵,先是在堆場沿線分布了6臺固定式霧炮,通過觀察發現,揚塵主要在抓斗抓煤和卸料時產生,而固定式霧炮無法移動,不能覆蓋揚塵點。


      后來,大家將霧炮放置在龍門吊上隨車移動,炮口始終對準抓斗。同時,在卸料倉口四周裝設噴頭和自控電路,使抓斗到達倉口上方時噴霧,離開時停止。“這樣一來,不僅問題得到了解決,還省下了4臺霧炮、節約了用水,可謂一舉三得。”能源管理中心負責人范保勇說。


      規范原料進廠檢驗、廢渣返流程綜合治理、西貨場增設防風抑塵網……幾年來,該公司先后實施了49項清潔生產方案,從產品開發、規劃、設計到運營管理的全過程采取應對措施,煙塵、粉塵、二氧化硫排放量顯著降低,實現了環保和發展的和諧統一。


      加大末端治理


      該公司在抓好源頭控制和過程控制的同時,花大氣力、下真功夫,針對產生的污染物,開發并實施有效治理技術,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更多成果。


      赤泥是氧化鋁生產時排出的污染性廢渣,由于赤泥中的化學堿難以脫除且含量大,又含有氟、鋁及其他多種雜質等原因,赤泥處理和綜合利用成為氧化鋁企業面臨的重大難題。


      站在解決發展需求和資源環境有限供給之間矛盾的高度,該公司開展產學研合作,先后與河南理工大學、湖南農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河南農科院土壤研究所、倫敦大學等多個高校簽署協議,開展赤泥制備環境污染修復材料技術、赤泥路基規模化應用技術、綠色赤泥基負碳仿巖建材制品的研制開發等。其中,“赤泥負碳仿巖建材”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對于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棄物,該公司成立固體廢棄物處置攻關小組,汲取先進企業的危廢處置經驗,完成了電解鋁灰、廢陰極碳塊、廢陽極碳塊、廢礦物油等危廢物的工業試驗,使得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20%以上,促進了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


      該公司還掀起水污染防治行動,投資上千萬元開展工業廢水治理和再利用,實現工業廢水全部進入廢水處理站統一處理后,用于工藝系統補充用水,實現生產廢水零排放。(申三中)


      轉自:中國有色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清明祭||梁學章:英雄不死,精神永存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