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萬寶礦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深入貫徹落實兵器工業集團和北方公司“創新強企”戰略,始終堅持把“抓創新、促發展”作為貫穿全部工作的一條主線,不斷優化技術創新體系,積極推進科研創新平臺和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增強公司創新能力和競爭力。
一是不斷完善科技創新管理體系建設。公司優化技術管理委員會工作機制并增設委員會專家組,強化重大技術問題的評審和管控機制,充分發揮公司技術管理委員會在科技創新中的主導作用和專業技術集體智慧。加強科技創新制度建設,全面完成專利、論文管理、科技進步獎管理等6項制度和辦法的修訂工作,并制定了公司創新項目管理辦法,持續推進公司科技創新工作體系化、制度化保障。
二是不斷加強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公司依托緬甸蒙育瓦銅礦項目和剛果(金)卡莫亞銅鈷礦項目,分別組建了萬寶礦產(緬甸)研究院及非洲聯合選冶實驗室,使公司產研結合更緊密,實時跟進現場實際生產遇到的問題,2019年公司成立設計研究院,廣泛吸納行業內各專業領域人才,不斷優化隊伍結構,進一步統籌管理各科技平臺,逐步完善公司科技創新組織架構,為公司更好的在科技創新方面攻堅克難夯實基礎。
三是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公司把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作為提升公司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和關鍵支撐,今年公司共完成專利申請50項,同比增長31.6%,其中發明專利13項,占比進一步提高,公司積極通過“優先審查通道”加快專利審批進度,全年獲得專利授權38項,同比增長171%,含授權發明專利8項,內容涉及礦山機械、堆浸、萃取、電積、工藝管理、質量控制等礦山生產技術領域。其中,公司首個獨立自主申請的國際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工業生產的硫化銅鈷礦雙區浮選方法”在澳大利亞專利局獲得國際PCT專利授權,系公司首個獨立自主申請的PCT國際發明專利授權,不僅標志著此項技術獲得的國際認可,也是公司國際技術實力、影響力不斷提升、體系化技術創新機制不斷完善的重要里程碑。
四是加大知識產權成果轉化。公司多項專利技術切實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難點、痛點,為項目的技術指標優化、降本增效、開發建設提供了技術保障。以緬甸萊比塘銅礦項目為例,針對項目堆場面積嚴重受限,礦石類型復雜、浸出液高酸高鐵高雜質等不利因素,經過持續科研攻關和技術創新,開發出復雜粘土型硫化銅礦分類筑堆技術,首次開發出適用于特大型橋式布料機的多層筑堆新工藝并實現產業化應用,成功開發復雜含銅溶液高效萃取-電積系列新技術,這些專利技術的開發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建成了亞洲最大的電積銅生產項目,為項目達產和持續超產提供了技術支撐。針對卡莫亞銅鈷礦易泥化礦物含量高,易浮脈石種類多,銅鈷礦物氧化率波動大、可浮性差異明顯等不利因素,通過科研技術攻關,研發出高泥易浮脈石復雜銅鈷礦分速高效浮選新技術,提高了銅、鈷資源的回收利用率,并推動了國內外復雜銅鈷礦選礦技術的進步,提高了項目經濟效益,真正實現了科技創新對實際生產的引領作用。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公司后續將以科技創新項目為基礎,持續加大關鍵技術攻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造良好科技創新氛圍。通過鼓勵引導、樹立標桿、強化考核、完善管理體系的“四位一體”管理理念,堅持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抓實干、出實招、求實效,進一步提升公司自主創新能力、行業影響力和競爭力,構建創新發展新格局,助力萬寶礦產建設世界一流礦業公司。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