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汽車冬季續航難題凸顯 看比亞迪e平臺如何破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12-29





      冬天似乎成了電動車主的“噩夢”。


      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完善和消費者綠色出行理念的不斷形成,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不過,在業內看來,雖然近幾年新能源汽車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動力電池技術也隨之提升,充電樁和電動車續航里程也有所增加,但冬季續航里程的問題卻依舊存在。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新能源汽車分會秘書長章弘表示:“氣溫越低,電解液就會愈加濃稠,大大降低電池的活性,這就造成了電池可用容量的大幅衰減,這是自然現象。此外,極寒天氣里車內電池因為要給車內供暖,也會帶來供給驅動能量減少的隱患和問題,使新能源汽車在冬季的續航里程普遍縮短。”


      為了破解電動車在冬季的“短命魔咒”,各大車企也紛紛推出高續航里程的電動車型,不過這個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億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院長吳輝表示:“越長續航并不一定越好,就目前來看,靠提升電池容量來提升續航里程的方法不僅會加大成本,也并不能徹底解決電動車冬季電量大幅衰減的問題。”


      那么,選擇電動汽車就只能忍受冬季續航里程降低這一痛點嗎?《華夏時報》記者在比亞迪海豚冬季續航測試中找到了答案。


      熱泵系統加持


      此次記者測試的車輛為NEDC續航里程405公里的海豚時尚版車型。與采用路況較為理想化的NEDC測試標準不同,本次冬季續航測試,選擇了東北沈陽作為測試城市。當天氣溫在-7—4,測試路線全程280公里,包含了城市道路、國道以及高速道路,涉及到了用戶日常行駛的全路況。


      在出發前,車輛已經充至滿電,在整個測試過程中,駕駛模式采用了ECO模式,車內空調一直保持在23度,并且也在播放車內音樂。在出城的過程中,車流量不是很大,不需要頻繁的操控車輛起步剎車,而在返程時則遇到晚高峰,車流量開始增加,遭遇了堵車路況。最終,記者花費8小時左右的時間將車輛開回了出發點。從數據來看,車輛實際行駛243公里,平均耗電在11.9kWh/100km,表顯剩余里程為95公里。冬季實測續航與標稱續航比例為83.4%,這個成績對于比亞迪海豚這個級別來說已經較為出色了。


      比亞迪海豚之所以能夠在寒冷的冬季保持高續航能力,離不開比亞迪e平臺3.0的加持。e平臺3.0除了使海豚擁有較低的風阻系數外,還采用了8合1電驅總成,將電動汽車的驅動電機、減速器、直流變換器、整車控制器、電機控制器、車載充電器、配電箱和電池管理器合為一體,使電驅系統的綜合輸出效率高達89%。此外,比亞迪首創的動力電池直冷直熱技術,可將熱效率最大提升20%,降低能量損耗。并且,寬溫域高效熱泵系統可利用環境、動力總成等,實現-30到60的寬域工作溫度,將冬季續航里程最大提升20%。


      中國電池工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敬忠表示:“如果在動力系統之外專門增加一套電動熱泵系統,在冬季續航里程問題上會有很大的幫助。增加一套電動熱泵系統是專門產生熱能的,就不用再通過動力系統產生熱能了,這樣對續航里程的影響就很小了。通過這種方式,電動車冬季續航里程最多衰減10%-20%。”


      創新助力品牌向上


      除了對平臺進行研究外,比亞迪多年來一直堅持技術創新,是我國深度布局整車生產、動力電池、車規級半導體等核心業務的車企之一。可以說,比亞迪已經實現了全產業鏈的自主可控與創新。截至目前,比亞迪已經累計申請專利3.2萬件,授權2.1萬件,穩居新能源汽車專利排行榜第一。


      除了技術創新外,比亞迪也在持續以快節奏、高頻率推出新產品,逐步完善產品矩陣,滿足用戶更加都元化的消費需求。目前,比亞迪已經建立并完善了兩大銷售網絡:王朝和海洋網,覆蓋了各個價格段和主流的電動化技術路線。


      在多種類產品的加持下,比亞迪收獲了較好的銷售成績。數據顯示,11月份,比亞迪全系共銷售9.0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90142輛,同比增長高達247.8%。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新能源車銷量創造了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月銷量新紀錄。


      在銷量提升的同時,比亞迪也在提升品牌定位。據威爾森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7月,比亞迪的單車均價已經達到15.18萬元。在產品定價上,比亞迪已經與合資車企不相上下,甚至超越國內一些暢銷的合資品牌。


      目前在汽車市場上,20萬/輛的售價,被視為國產高端車型的分水嶺。據統計,比亞迪售價在20萬以上的車型有6款,包含15款不同配置,其中比亞迪唐的新能源版已觸及34萬元。


      據了解,2022年比亞迪還將推出售價在50萬到100萬以上的高端品牌,旗下第一款車將是一款硬派的越野車。新品牌的發布,將進一步拓寬比亞迪在高端市場的覆蓋。


      轉自:華夏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