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豐田玩起e-Palette移動平臺 造車新勢力就慌了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07





      自從“造車新勢力”成為國內汽車圈內的熱搜詞之后,不僅新的汽車品牌越來越多,而且想要跨界進軍造車軍團的繼承者也前赴后繼。
     
      在大多數造車新勢力眼里,他們的自信在于:雖然我們沒有傳統車企多年的造車經驗,但我們有腦洞大開的跨界想象思維,從而勾畫出更加智能和諧的汽車生活場景。如今擁有80年造車經驗的豐田汽車,實力詮釋老牌傳統車企玩起汽車新概念,一點不輸造車新勢力。
     

     
      繼TNGA架構之后,豐田汽車再次發布重磅新平臺——e-Palette移動出行服務平臺,是一個結合了電動化、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社會共享移動平臺。其中“e”代表高科技、環保和emotion,“Palette”在英文中有調色板的意思,而在這里指代可運送的盤子,包括運送人、貨物和提供各種服務。
     

     
      e-Palette平臺目前分為S、M、L三個型號,其中S用來實現共享汽車服務,M用來零售,或為必勝客這樣快餐進行食品配送,L將用于運輸物流行業,并且具體車型會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開發。e-Palette平臺與競品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可根據供應商需求自由變化,而豐田只提供技術,滴滴,UBER,必勝客,亞馬遜等現在都是豐田的合作伙伴。
     

     
      豐田為什么會進軍移動出行新平臺?這離不開豐田獨特的企業文化,豐田希望所有人都能夠自由順暢的出行,而一些身體不方便的人在出行時總會遇到各種麻煩,這些麻煩極有可能導致他們取消出行計劃,因此為了實現所有人都能夠自由出行的美好愿景,豐田也需要提供適應性的產品,e-Palette移動出行服務平臺也就應運而生。
     

     
      后續為推廣e-Palette移動出行服務平臺,豐田成為了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2020年東京殘奧會以及2022年北京奧運會的頂級贊助商,雖然殘奧會的觀眾明顯不如奧運會多,但豐田依舊大力支持殘奧會,這正與豐田構建所有人都能夠自由出行的全新生態系統相得益彰。
     

     
      如果e-Palette移動出行服務平臺是由造車新勢力提出的,那么就會有人問他們有何過硬的核心技術作為支撐?畢竟造車不能光靠憑空想象,沒有傳統造車經驗的積累,構建出的新出行場景也顯得蒼白無力。而豐田汽車80年的造車歷史的積淀,使得他們在構建智能出行新生態時,顯得更加胸有成竹。
     

     
      首先在電動化上,豐田汽車早已擁有了成熟的電池技術,卡羅拉、普銳斯以及雷克薩斯旗下混動車型在全球市場的銷量,足以說明一切,在全新e-Palette移動出行服務平臺上,豐田還將運用氫燃料電池技術。目前兩款氫燃料電池量產車型——乘用車型Mirai和商用車型SORA大巴,已在日本亮相并投產。
     

     
      相比直接燃燒,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的能量損失更低,能量轉化效率更高,按照日本的JC08工況標準測試,氫燃料電池車型的最大續航里程高達700公里,和一般燃油車相比毫無差異。而值得注意的是,氫燃料電池汽車需要加氫,就和燃油車需要加油一樣,眾所周知,氫氣是一種極不穩定的氣體,非常容易發生爆炸。為了解決這一隱患,豐田已經做好了豐富的預防措施。
     

     
      首先盡一切努力,做到氫氣不泄露,如果萬一發生泄露的話,豐田的氫燃料電池車型會立刻切斷氫氣的回路,讓它不再進一步泄露,而且在泄露之后,豐田的氫燃料電池車型會利用車身的設計結構或者儲氫罐的搭載的位置,確保氫氣不會向一個地方聚集,而是盡快地擴散,充分保障車輛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自動駕駛方面,e-Palette將實現L4級自動駕駛,為此豐田汽車開發了LIDAR自動駕駛系統,在下一代LIDAR自動駕駛系統上,將搭載頻閃式激光雷達,讓車輛探測距離更遠,探測精確度更高。
     

     
      2020東京奧運會上,豐田會對e-Palette進行推廣,而在2022年之后,e-Palette會真正實現市場化投放。對于在中國市場未來的發展規劃,豐田還將基于國內政策以及道路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不論是從出行生態場景的構建還是技術積累上,豐田都有著雄厚的實力,而豐田e-Palette移動出行服務平臺的到來,不僅是豐田“Start Your Impossible”體現,也是豐田轉型移動出行服務的供應商的標志。
     
      如今整個汽車行業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變革之中,相信不局限于汽車制造,敢于挑戰不可能,以mobility company視角來發展自己事業的豐田汽車一定能夠繼續保持常青。

           轉自: 江蘇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消費結構持續優化 拉動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