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智博會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未來90%的制造業會在互聯網上,而智能制造、IoT、區塊鏈等智能新技術在新制造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8月24日,阿里云IoT聯合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重慶南岸區政府發布了“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出3年內將接入100萬工業設備,5年內將助力重慶4000家制造企業實現“智造”,打造工業互聯網的“重慶標準”。
此次發布的飛象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企業提供安全、高效、低成本、易部署的工業各領域解決方案,并將解決方案云化沉淀到平臺上,助推重慶工業制造向“智造服務業”轉型升級。借助飛象平臺,重慶瑞方渝美預計將節約成本8%以上,交付時間降低20%以上,品質提升5%以上。更為關鍵的是,無須定制化開發即可滿足需求,平臺交付時長降低59%。
阿里云IoT總經理庫偉提出,該平臺不是對制造業傳統的否定,是對現有能力的優化提升。不是大企業的專項設施,是中小企業的普惠智造。不是簡單的生產設備互聯,是工業物聯網+互聯網。
中小企業缺乏資金因而更渴望運用先進的云計算、物聯網技術。飛象平臺支持3類云邊協同方式,減少80%前端開發時間,減少90%部署環境搭建時間,讓中小企業少開發、零開發,快速部署成熟方案。
工業物聯網具備感知、分析、執行和決策的能力,同時連接與打通供應鏈與產銷的數據流,實現數據驅動下的生產經營,真正做到柔性定制。所以智能制造不僅幫助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更重要的是幫助企業利用新技術提升經營能力。以淘工廠改造為例,單廠平均投入僅數萬元,即可使生產效能提升6%,交付周期縮短10%。(程時)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