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6日下午,清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金融財務MBA(簡稱FMBA)2019年招生說明會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舜德樓401教室舉行。本次活動吸引了200多名考生參加,現場座無虛席。FMBA項目2019年申請現已啟動,首輪申請10月12日截止。
首先,清華經管學院碩士辦FMBA項目經理王晗老師向大家介紹了FMBA項目的歷史沿革和特色優勢。清華-香港中大FMBA是由清華經管學院和香港中大商學院發揮各自專長合力打造的國內首個金融方向的MBA項目,自2000年誕生以來已有19年歷史。
王晗介紹道,FMBA項目凝聚了兩所名校的頂尖師資力量和業界杰出的專家教授,旨在培養既熟悉中國國情又具有國際視野,兼備豐富的金融管理經驗和扎實的金融理論基礎的金融行業未來領航者。
王晗,清華-香港中大FMBA項目經理
接下來,王晗還向大家詳細介紹了清華-香港中大FMBA項目2019年入學的新課程體系、校園生活、第二課堂、校友組織等內容。課程設置與師資安排不斷與時俱進,增設了《金融中的人工智能》、《金融科技》和《國際政治經濟》等多門貼近時代前沿的課程,既能幫助學生掌握金融領域前沿知識,又能指導學生將所學內容靈活運用到國內外的金融實踐活動中,適應飛速發展的金融市場。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也使得項目學員們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增長了見識,加深了友誼。
“加入FMBA項目,就是加入了國內最強金融校友圈”,王晗歡迎在場同學們能夠加入FMBA項目大家庭,成為金融行業的未來領航者。
清華-香港中大FMBA項目至今培養了2000余名優秀的校友,他們相繼在各行各業中脫穎而出,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在校友分享環節中,FMBA2009級校友、上海銀行北京分行行長陳力平,FMBA2013級校友、深圳第十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人錢雨,FMBA2016級校友、度小滿金融(原百度金融)內部審計負責人應葉,依次分享了他們選擇FMBA的理由和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獲。
陳力平,FMBA2009級校友,上海銀行北京分行行長
FMBA2009級校友、上海銀行北京分行行長陳力平首先為大家進行了分享。具有25年的商業銀行工作經驗的他講述了自己對傳統金融機構的見解,他認為,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具備造血功能的商業銀行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FMBA讓陳力平養成了周末學習的好習慣,他表示,金融市場在不斷變化,因此金融知識的學習應是與時俱進的。“FMBA為學習的人打開一扇窗,讓我們看到更廣闊的視野,從企業走出去,從行業看出去,看到來自金融、實體等不同領域的同學們,從而帶來新的感受和新的收獲”,陳力平說。
錢雨,FMBA2013級校友,深圳第十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人
FMBA2013級校友、深圳第十區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合伙人錢雨則分享了自己選擇這個項目的初衷和收獲。錢雨校友在入學前已是北京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博士,在通信領域深耕多年。“人要做成一件事情,要么有能力,要么有資源,要么有資本”,他說,“而在FMBA里你會發現這三類人非常多。”無論是FMBA在校生還是校友,都是一個大家庭,彼此互幫互助,也常常產生許多業務聯系。錢雨認為,FMBA項目既適用于像他一樣非金融科班出身的同學,能夠扎實地學習金融專業知識;也適用于從事金融行業的同學,能夠從多元化的同學身上獲得新的信息輸入。
應葉,FMBA2016級同學,度小滿金融(原百度金融)內部審計負責人
作為剛剛完成項目學習,即將在今年11月畢業的同學,清華-香港中大FMBA2016級同學、度小滿金融(原百度金融)內部審計負責人應葉為大家分享了自己對項目的感受。在她看來,FMBA班的同學們平均年齡33-34歲,正值職場的黃金年齡,在最好的年紀遇到同學們,是一件何其有幸的事情。而她也回憶起FMBA項目的恩師們,無論是來自清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專家教授,還是業界知名的行家學者,他們的學術背景、行業背景和情懷都十分令人尊敬。“在FMBA遇到這些老師們也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她說道。應葉十分感激這段寶貴的學習經歷,并鼓勵在場的同學們能夠抓住機會,加入FMBA溫暖大家庭。
此外,在問答環節中。老師們就現場同學們提出的申請、面試、課程學分及考核方法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以讓同學們更深入地了解項目。
劉民,清華-香港中大FMBA港方項目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
招生說明會結束后,清華-香港中大FMBA港方項目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劉民教授以《經濟周期與資產配置》為主題,為同學們帶來一場干貨滿滿的公開課。劉民教授深入淺出地剖析了中國所經歷及現處的經濟周期,并提出了利用經濟周期特性來優化資產配置和規劃投資策略的方式方法,在場同學們紛紛表示受益匪淺。
公開課結束后,現場與會者熱情不減,許多同學留下來積極與劉民教授和項目辦老師進行了熱烈的討論,FMBA2019年招生說明會順利落下帷幕。
轉自: 鳳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