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經濟、資源、市場、政治及軍事等方面的激烈競爭,使得人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極盡所能。但我們在越來越充分利用自然的同時,也給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造成了越來越嚴重的隱患。
近年來,“高耗能、高污染”的頭銜一直困擾著紡織企業,在生產活動中,不可避免地消耗與使用了大量的原材料與能源。央視二套《經濟信息聯播》曾欄目報道了廢舊服裝回收的問題,“綠色纖維”仍舊是業內一個熱點議題,環境保護意識已經滲透到人類生產、生活、生存的方方面面。
作為一家在健康養老、綠色纖維、主題小鎮、健康住宅、建筑工程等領域,進行全國布局、多元化發展的A股上市公司,京漢股份近年來加速戰略轉型,瞄準綠色纖維產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不僅是產業升級的必然道路,更是中國宏觀經濟環境下的環保發展需求。
新趨勢-經濟發展的環保需求
對于發達國家而言,在過去上百年工業化的進程中,分階段出現了很多不同問題的環境污染,但在中國,我們在30多年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這些污染就集中出現了,并呈現出非常嚴重的復合型污染狀態。
到底如何平衡環境與經濟發展的互動關系?
從那些經歷了在經濟發展中出現環境污染的成熟國家的經驗來看,科技的創新是推動綠色產業發展非常關鍵的支撐。
就具體行業而言,航空業在可持續發展中作出了多方面貢獻,比如要減少航空廢物,就要在航空內室方面,采用更輕或更環保的材料。
而紡織業的綠色在于原料的綠色化、制造過程的綠色化和產品的綠色化,在綠色制造過程中重點關注節能減排和循環利用。
京漢股份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人類賴以生存的新鮮空氣、大江大海,綠色發展是必須要面對的,綠色纖維是機遇,也有挑戰,但綠色才是未來。綠色產業的發展目前在國內還沒有形成主流的行業形態,但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新制造-從源頭上實現綠色制造
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化纖生產國和消費國,2016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達到4944萬噸,占全球總量的70%。
巨大的市場需求和生產規模呼喚更加清潔、環保的制造方式。化學纖維作為紡織等行業的原料端,如果不在源頭上實現綠色制造,全行業的綠色發展根本無從談起。
綠色制造工藝技術是以傳統工藝技術為基礎,并結合環境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控制技術等新技術的先進制造工藝技術。綠色制造的提出將促進我國相關企業的技術革新,技術不進步、制造不升級,產品就無法對消費者的健康安全負責。
在“中國制造”中,綠色環保與自主技術成為核心基調,而對于紡織行業,綠色纖維則是產業升級的核心要素。
9月5日,在杭州召開的2018世界纖維新材料大會暨第24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上,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明確表示,我國將推動化纖行業清潔生產審核和“綠色纖維”認證,形成化纖行業綠色制造體系。
新材料-綠色纖維是化纖行業的未來
化纖是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最為重要的材料之一。化纖產業的“綠色程度”也折射著一國綠色制造和清潔生產的能力與水平。因此,京漢股份重點聚焦先進基礎纖維新材料、關鍵戰略纖維新材料、前沿纖維新材料及制品、智能制造、智能產品、綠色纖維及其制品等的技術新體系、發展新趨勢、價值新格局等核心要素。
綠色纖維被賦予將引領化纖行業未來的希望,它是指原料來源于生物質和可循環再生原料、生產過程低碳環保、制成品棄后對環境無污染或可再生循環利用的化學纖維,其兼具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諸多優異性能,具有光澤優美、柔軟光滑、懸垂性優良等特點,透氣性和舒適性為其他纖維所無法比擬,已成為國際國內高檔時裝的主要原料,同時,其生產工藝實現了“三個綠色”(即原材料、生產過程、產品均實現綠色環保),被稱為“21世紀的綠色纖維”,對世界纖維行業具有革命性意義。
隨著人類對環境污染問題重視度的提高,化纖行業需轉換產業運行方式,從而適應全球化經濟的發展要求,伴隨綠色理念的滲透及綠色材料的更新,將會對社會和經濟產生重大意義。
新價值-綠色、環保、節能
隨著全球消費市場綠色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綠色消費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認可,生態環境對制造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背負著國內外競爭壓力的中小制造型企業,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首先,企業需要使用節約資源的工藝技術來生產,比如節約水、電等資源,此外,還有節省能源的工藝技術和環保型工藝技術,通過這些技術手段來減少廢液、廢氣、廢渣、噪聲的排放,同時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尋求可替代的綠色纖維已成為化纖工業新的增長點,京漢股份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纖維產品在加工制造過程中體現的新價值可以總結為三點: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節能減排、控制能耗,節水、節約各種資源投放。
新動能-為中國經濟新發展提供助力
今年4月,京漢股份子公司湖北金環與奧地利ONE-A工程公司簽訂意向合作協議,年產10萬噸的綠色生物基纖維素纖維項目正式落戶襄陽。ONE-A專注于纖維素纖維工藝領域業務,主要在綠色纖維技術領域,通過授權,給全世界的潛在客戶專門提供成套受世界專利保護的綠色纖維技術。
此次京漢投資的綠色纖維采用清潔加工技術,以木漿為主要原材料,可不斷自然再生,具備無毒、無污染、使用后可生化降解,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在紡織產業上,京漢綠色纖維產業特色小鎮(襄陽)未來將定位為“多彩纖絲,織夢小鎮”,以綠色纖維生產項目為龍頭,依托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延伸產業鏈,將產業特色小鎮打造成織造名城轉型升級引擎、工業城市文化復興新典范、漢江活力休閑新空間。
京漢股份表示,將推動化纖行業綠色設計、綠色制造、回收再利用技術等開發和應用,推廣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建立健全清潔生產的評價制度和標準,以環保的思路,不斷推動產業升級,為中國經濟的新發展提供新動能。
? 轉自:鳳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