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午,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會“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與實踐”高峰論壇隆重召開,與會嘉賓包括工信部領導、長三角地區各級經信部門領導、工業互聯網平臺領域的科研機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涉及政、產、學、研、用等不同主體,涵蓋工業互聯網平臺產業全生態體系,共同探討工業互聯網平臺助力智能制造深入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互聯網等關鍵技術在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中的角色和作用等方面開展交流研討和經驗分享。
徐工信息總經理張啟亮現場《工業互聯網激活無限潛能》的主題分享,他指出工業企業轉型升級必須抓住工業互聯網的手,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驅動制造企業轉型升級,徐工信息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核心價值就是“讓制造更加智能”。
積跬步至千里,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以建設平臺為基礎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瑞華在致辭中表示,目前,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活躍,制造業龍頭企業、ICT領先企業、互聯網主導企業基于各自優勢,從不同層面與角度推動了平臺發展。為此,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加快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二是打造工業互聯網應用生態;三是構建多方協同發展體系。
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胡學同在致辭中表示,江蘇工業互聯網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第一,江蘇省已經初步形成工業互聯網體系;第二,全面構建企業上云工作體系;第三,多方聯動,推動互聯網工程,支持鼓勵江蘇中小企業的發展;第四,深入實施“一市一重點、一行業一重點”措施,提出將重點支持一批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比如徐工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全國首批八個雙跨平臺之一,是我省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典型。
為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培育工作,省經信委遴選了一批江蘇省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省經信委副巡視員常如平現場發布“江蘇省首批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名單,徐工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位列首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院長劉韻潔在演講時表示,現在互聯網開始跟實體經濟融合,進入到生產型的互聯網,它有很多新的挑戰需要面對。他認為,未來互聯網解決的思路大概有兩條,也是每個企業基于企業需要應該去考慮的問題:一是企業內部縱向的整合,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在內部就要解決;二是橫向的貫通,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錢鋒聚焦實體經濟工業制造領域最龐大的議題——流程領域如何融合這一問題進行闡述。他在演講時表示,我們必須運用信息化的手段,根據市場特點、裝置的生產特點構建一個自動化的決策系統,智能制造應該關注在制造,智能只是一個手段,制造通過智能這個手段來提升。
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讓制造更智能”
徐工信息總經理張啟亮現場作《工業互聯網激活無限潛能》的主題演講,他首先提出“好多人把工業互聯網比喻成是互聯網的下半程,但是也是工業的新賽道。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的轉化,核心就是要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技術手段激活生產能力,重構工業的格局。但是這個過程中,必須有一個載體,這個載體是什么呢?就是工業互聯網平臺,來承載這些技術。”
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現實世界與虛擬物理世界的融合
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制造業哪些領域解決什么問題?張啟亮介紹整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制造業發展當中的應用場景有4大類:面向工業現場生產過程的優化、面向企業運營管理的優化、面向社會化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協同、面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與服務。
這四個大的環節里面,每一個環節都有非常多的應用場景,包括生產過程中的優化,一些工藝、流程、質量、設備的維護、能耗;包括面向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包括產品的追溯,產品遠程的運維和預測性維修,產品設計反饋的優化等等,然而,這每一個場景都離不開“數字孿生”。
數字孿生 通過設計工具、仿真工具、物聯網、虛擬現實等各種數字化的手段,將物理設備的各種屬性映射到虛擬空間中,形成可拆解、可復制、可轉移、可修改、可刪除、可重復操作的數字鏡像,這個概念不僅僅指的是產品的設計階段,而逐步擴展到了包括制造和服務在內的完整的產品周期階段。
通過構建數字孿生體,收集設備運營和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數據,結合機理模型進行實時數據分析,對產品的裝配、工藝優化、功效分析、物流布局、能耗分析、協同作業等進行仿真評估、優化,可以說,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了虛擬物理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融合。
張啟亮舉例說:“不管是我們的工藝,還是物流、能耗和作業的協同,都有一個虛擬的物理世界,這個虛擬的物理世界和我們現實世界完全是合二為一的,比如我們在現場有一個裝配的過程,工人拿的是哪家供應商的零件、用什么方式安裝的、裝的是哪個批次的產品,都會通過虛擬的物理世界,來將現場的裝配過程全部記錄下來,這為后續的保養和維修提供良好的服務和支持。”
“小數據——大數據——小智能”
未來什么來驅動我們的工業互聯網?數據。如果說我們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有著深厚的的機理模型,豐富的工業APP,先進的算法,但是數據不夠及時、不夠準確的話,工業互聯網平臺將是一個空平臺。
張啟亮介紹,工業互聯網平臺里面要融合很多的數據,包括我們原來傳統信息化IT的數據、包括一些運營的數據、通信數據等等,這些數據都是一些“小數據”,那么這些小數據如何產生價值?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積累的很多模型和算法,將“小數據”匯聚成為真正的“大數據”, 通過“大數據”驅動我們生產模式的轉變、業務模式的創新、產業生態的建設,比如,借助工業互聯網提升生產效率,降低資源消耗,提高產品質量;借助工業互聯網,利用數據分析為用戶提供智能化遠程服務、維護等等,這些都是“小智能”。
所以這是一個“小數據——大數據——小智能”的驅動過程,賦能制造企業從賣產品到賣服務、從低端走向高端,實現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
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主張 “讓制造更智能”
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讓徐工插上“工業互聯網的隱形翅膀”翱翔全球。2014年7月,基于徐工集團的重大戰略部署,成立徐工信息公司,也是中國最早一批成立的專注于工業互聯網的公司。
2016年7月,徐工信息發布國內首個工業互聯網平臺: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如今已躋身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之列。
張啟亮介紹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價值就是“讓制造更智能”。這個智能代表著我們有智能的設計、智能的管理、智能的生產,智能的服務和智能的預測,洞察和預測是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
目前,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入網設備已經超過61萬臺,覆蓋國內330個不同區域,60多個行業,2000多種設備類型,20多個應用場景。張啟亮現場介紹了三個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優秀實踐,包括有色冶煉行業、建筑施工行業、生產制造行業。
比如,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貴溪冶煉廠(簡稱“江銅貴冶”)是中國最大的銅、硫化工、稀貴金屬產品生產基地,也是世界首個單廠陰極銅產量超百萬噸的煉銅工廠。該企業年產30萬噸,日產7200片始極片,90% 的加工過程依賴于人工,人工剝片方式存在勞動強度大、人力成本高、剝片效率底,環保效果不理想,并且無法采集和分析相關生產數據,這些痛點嚴重制約著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徐工信息幫助江銅股份貴溪冶煉廠搭建機器人集群智能產線。通過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結合視覺識別、機器人離線編程、AI智能分析等技術,幫助其實現設備上云、機器人集群、智能分揀,降低其不良品率,并通過大數據分析為客戶優化生產工藝,產能統計等決策分析提供便利,構建“效率最高、技術最優、能耗最小、成本最低、環保最好”的冶煉新模式。
伴隨著制造業變革與數字經濟浪潮的交匯融合,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速度、廣度、寬度前所未有,徐工信息Xrea工業互聯網平臺“讓制造更智能”,將一如既往地為廣大制造企業的智能升級、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與深度賦能,帶給企業未來無限可能!
轉自:中國江蘇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