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習總書記在給“萬企幫萬村”行動中受表彰的民營企業家回信中,充分肯定了改革開放以來民營企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為國民經濟作出的突出歷史貢獻,重申了黨中央毫不動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一貫立場,并勉勵廣大民營企業家堅定發展信心,踏踏實實辦好企業。
習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民營經濟的歷史貢獻不可磨滅,民營經濟的地位作用不容置疑,任何否定、弱化民營經濟的言論和做法都是錯誤的。同時,習總書記強調,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絲毫不會動搖。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把握時代大勢,堅定發展信心,心無旁騖創新創造,踏踏實實辦好企業,合力開創民營經濟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更大貢獻。
“習總書記的回信,為新時代中國民營企業繁榮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我們要將總書記的殷殷囑托和親切關懷化為持續奮進的動力,在發展和壯大企業的同時,充分激活民營經濟發展活力,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行穩致遠。”國商控股董事長車健表示:“國商控股自成立以來,始終以創新理念為驅動,在穩步發展的過程中,踴躍投身振興實體經濟發展的浪潮,切實踐行‘以金融資本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的核心價值觀,立足‘資本運營商’與‘產業運營商’這兩個定位,堅定‘以融助產’方向不動搖,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全力為小微民營企業紓困解難、助推地方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營企業是穩定經濟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地支持!
眾所周知,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根基,而民營企業則是振興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據了解,民營經濟創造了我國60%以上的GDP,繳納了50%以上的稅收,貢獻了70%以上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提供了80%以上的就業崗位。可以說,民營企業是穩定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是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是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從兩個“毫不動搖”,到三個“沒有變”,再到“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多次強調要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改善民營企業經營環境、不斷激發民營企業的活力和創造力。
國家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戰略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不是一時的權宜之計,更不是過河拆橋式的策略性利用。不可否認,民營經濟在當前形勢下確實承擔了較大的壓力,特別是規模較小的中小微企業面臨著生存考驗。然而,越是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越需要充分發揮民營經濟的作用,越應當通過減壓減負激發市場微觀主體活力。
“民營企業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真正引擎,其發展關乎民生大計乃至民族振興。因此,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也就時刻掛在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心上。作為以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為核心價值觀的產業資本運營商,國商控股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發展民營經濟的重要指示,充分引導金融活水助力小微經濟發展,毫不動搖地支持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更加健康的環境,攜手合作伙伴以及廣大客戶,共同開創中國經濟更加美好的明天。”車健如是說。
國商控股堅守以融助產信念,助推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長期以來,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突出問題。據悉,由于缺乏抵押、信用等相關資質,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承擔的融資成本以及門檻均過高。且傳統金融機構的業務發展往往主動向更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傾斜,而忽視民企和中小微企業的訴求。除此之外,即便融資成功,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也有可能遭遇停貸、壓貸、抽貸、斷貸等問題。
據銀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3月末,國有商業銀行小微貸款余額為7.46萬億元,占商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的31.12%,同比增速為8.11%;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小微貸款余額分別為4.37萬億元、5.56萬億元和6.31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0.78%、17.00%和17.77%。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大中型商業銀行的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為11.83萬億元,占比41.9%,在小微金融領域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10月20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圍繞“增強微觀主體活力”主旨,聚焦解決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據悉,此次會議開門見山,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上,并對當前企業反映較多的“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發債難”、“金融機構回避對民企貸款”、“盲目抽貸斷貸”等問題,逐一提出解決之策。
10月22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根據督查發現和企業關切的問題,進一步推動改善營商環境政策落實,并決定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以市場化方式幫助緩解企業融資難。會議指出,民營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建設者,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出臺更多有利于民營企業穩定健康發展的政策,提高對小微和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實際經濟活動中,融資難、融資貴、資金鏈不穩定、改革落實不到位導致企業內生動力缺乏已屢見不鮮。”車健表示,“一方面,這與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弱信用資質主體的特征有關,加之相應的扶持政策也不完善;另一方面,隨著去杠桿和強監管的推進,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受緊縮壓力不對稱影響,更易受到沖擊,融資難題進一步加劇。”
國商控股自成立以來,始終秉承“務實、高效、存真、創新”的經營理念,堅持產融結合、以融助產的發展戰略,專注于特色產業園區、新零售業態和大健康、教育產業、汽車后市場領域的項目運營,致力于為民營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多舉措破解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全面助力實體企業健康發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實體經濟振興騰飛。
國商控股堅持可持續發展,創新業務模式助力民營實業!
日前,所謂“私營經濟退場論” 甚囂塵上,引發社會廣泛討論。其實,炒作這種所謂“國進民退”的話題已非首次。每當經濟運行遇到阻力,企業經營出現困難,總會出現把國有經濟與民營經濟對立起來的慣性思維和相關論調。
10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就當前經濟金融熱點問題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聯合采訪時,亦多次提到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面對社會上所謂“國進民退”的議論,劉鶴強調:“這既是片面的,也是錯誤的。最近,一些前期通過高負債擴張較快的民企,由于偏離主業,在流動性上遇到困難,國有銀行或者國有企業進行幫助甚至重組,是幫助民營企業度過難關,恰恰體現國企和民企相互依存、相互合作。”對“當前民營企業落實基本經濟制度面臨一些焦慮”,劉鶴指出: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民營經濟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多次重申兩個‘毫不動搖’,給民營企業發展吃下了‘定心丸’。”車健繼續表示:“近來,黨和國家領導人多場合反復強調民營經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申毫不動搖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心,無疑又向全社會釋放了明確的信號,希望民營企業家堅定信心,心無旁騖創新創造,踏踏實實辦好企業。市場低迷的時候,信心比黃金還重要!國商控股相信,在政策支持和市場機制的共同作用下,民營經濟的未來發展只會愈發壯大,為在全球競爭中創造源源不斷的增長點和機會點,在復雜的世界政治經濟環境下促進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國商控股致力鼎故革新,深耕產融聯動、實業興邦之路!
奮進正當時,創新天地寬。
國商控股緊緊抓住新時代的發展機遇,充分發揮經營多元、管理靈活的優勢,堅持“服務領先、創新驅動,合規經營”的戰略思路,一方面狠抓集團內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重點、補短板,推動產品和服務創新;另一方面強化合規經營意識,全面提升業務能力,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強化風險控制體系,完善消費者權益保護,構建科學合理的人才梯隊,打造“產業資本運營商”的品牌內核及企業價值觀。
責任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
國商控股始終堅守“實業興邦”信念,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樹立質量優先、效率至上的理念,在做好服務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相關工作的同時,開拓進取、鼎故革新,深耕產融聯動、實業興邦的發展道路。
面向未來,國商控股將一如既往堅持“以融助產”方向不動搖,一心一意搞服務、干實業、謀創新,為實現中國制造2025、助力中國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添磚加瓦,為中國經濟在全球競爭中企穩向好、獨占鰲頭貢獻力量!
轉自: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