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復創集團布局第四代產業園 打造創新產業生態鏈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01





     

     10月31日,一場題為《大變革背景下的戰略創新——我們如何創造未來》的講座在鄭州市上街區政府開講。主講者是上海交通大學戰略管理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孟憲忠教授。這次講座是鄭州市上街區—交大安泰高端論壇的內容之一。以這次論壇為契機,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上街區政府以及來自國內科創高地上海張江的上海復創集團將聯合建立“中原科創產學研基地”。

    對地方政府和入駐企業而言,這一基地未來將發揮產業發展、企業服務、招商引資以及決策咨詢等四大平臺服務功能;對產業落地運營商上海復創集團來說,這一基地,則是其創新產業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

    2018年9月,國務院再次部署打造“雙創”升級版、增強帶動就業能力、科技創新力和產業發展活力。產業地產作為“雙創”和產業發展的載體,將取代住宅和商業地產,成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新引擎。基于這一趨勢判斷,上海復創集團以產業地產為基礎,依托上海張江創新優勢,整合國內外先進技術、資本、市場等資源,致力于打造從產業孵化、產業園區運營到產業投資的創新產業鏈,建設產城融合的綜合性園區。

    產業孵化:推廣升級版的“張江模式”

    如果說上海是全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張江則是“排頭兵”中的“先鋒”。作為復創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的張健,是張江孵化模式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創辦了“636創新公社”,搭建創新創業企業家平臺,吸引了700多位企業家參與;他還參與創建了上海張江跨國企業聯合孵化平臺,引進孵化了20多家高新科技企業,其中不乏GE、博世、陶氏、諾華等合作伙伴。

    圖片說明:張健董事長、李美溪總經理陪同上街區區委書記宋潔、副區長張向奧考察張江跨國企業聯合孵化平臺

    張江坐擁上海浦東的政策、資本、人才、市場等優質資源,張江模式能否無縫推廣到其他地方呢?張健的答案是肯定的。“各地政府對產業園區都給出了強有力的扶持政策,資本、人才和市場又具有較大的流動性。所不同的是,入駐企業對園區的要求更高了,能否形成產業集群是一個關鍵。”

    張健認為,今天的產業園區運營商,必須從“企業孵化器”升級為“產業孵化器”,依靠龍頭企業的帶動效應,使園區內各企業形成一個產業鏈閉環,從而打造出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

    從“企業”到“產業”,雖一字之差,卻天壤之別。首先,產業更集中。無論是鄭州中原科創園,還是安徽滁州創新科技產業園,復創集團都聚焦消費升級、新材料、智能制造和大健康領域,從中篩選優質項目和企業進行孵化,便于形成創新產業鏈。其次,技術服務更精準。為使創新產業鏈更為緊密,復創集團通過自建創新工場,或與Frog Design、劍橋大學等美國、英國、加拿大、以色列等國際機構合作建立國際創新中心,為入駐企業提供從設計到商業模式的一攬子解決方案、專業技術訂制以及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幫助其快速實現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目前,復創集團深度融合中科院的研發成果、各大高校的產學研項目、國外的先進技術,先期孵化工廠啟動后,首期入駐項目15個,5年內爭取建成5至10個應用研究機構,孵化成功企業超過1000家,開創了復創集團與政府投資平臺合股建設的新局面。

    圖片說明:張健董事長陪同上街區區長耿勇軍一行到訪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

    產業園區:建設產城融合的綜合園區

    孵化出來的是“鳳”,產業園區則是“巢”。改革開放40年以來,作為“巢”的中國產業園經歷了四次迭代,從上世紀80年代的單一工業園區,到90年代的高新技術園區,從本世紀前10年的功能性綜合產業園區,再到目前的產城融合的綜合園區。每一次迭代,都對環境、服務、運營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進入產業地產伊始,上海復創集團就將產業園定位于具有全球化、現代化、智能化、生態化特征的第四代高科技產業園,以獨棟辦公、花園辦公、綠地辦公、智慧辦公作為開發理念,從企業需求出發,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和產城融合的綜合園區。

    目前,上海復創集團已布局河南、安徽等中原核心增長地帶及長三角經濟區,建設中原科創產業園和滁州創新科技產業園,總規劃建筑物業超過100萬平方米。其中中原科創產業園處于鄭州市上街區核心位置,東距鄭州市中心38公里,西距古都洛陽80公里,位于鄭洛工業走廊的黃金分割點。園區占地320畝,總建筑面積38萬平方米,總投資約11億元;滁州創新科技產業園距離安徽省滁州市中心城區約15 公里,項目總用地面積640畝,規劃總建筑面積約64萬平方米,總投資20億元。到2025年,復創集團將打造20個重點園區,持有1000萬平方米以上物業,服務創新型企業超過800家,進入中國高科技產業運營商50強。

    圖片說明: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高管教育中心副主任姜云一一行考察中原科創園區

    按照第四代產業園區的標準,復創集團科創產業園將為入園企業提供財務、采購、市場、智慧、管理和技術六大共享服務,并與所在地政府、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合作設立產學研基地,引入權威教授、商界精英等資源,通過商業課程、移動課堂、名企參訪等形式,搭建企業家俱樂部等平臺,共同探索企業的變革與發展之道,增強企業家戰略管理能力、經營決策能力、市場運作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

    圖片說明:中原科創園區定位于全球化、現代化、智能化、生態化的第四代高科技產業園

    產業投資:鍛造創新產業鏈的“加速器”

    為了助力園區企業順利轉移落地,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復創集團通過自籌基金、與政府聯合設立基金或成立基金聯盟等方式,通過天使投資、風險投資、銀行服務、金融咨詢、上市輔導、企業并購等途徑,借助資本的力量,為園區企業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推動企業快速發展并實現共享和共贏。

    目前,上海復創集團已與多家基金建立戰略合作,采用先期投資、廠房入股等多種方式,共同建立基金聯盟。

    “對入駐企業進行投資,無論是廠房、租金入股,還是與政府、基金公司等設立基金實際注資入股,產業地產運營商都將自己和入駐企業捆綁在一起,產融結合,共擔風險,共享資源,共贏收益。”張健認為,對入駐企業來說,產業投資基金能夠起到資本加速器的作用,能幫助他們更快地實現商品化和產業化;對運營商而言,產業投資是產業地產和傳統地產的重要區別之一,能獲得了比傳統住宅、商業地產更加多元的、可持續的收入模式。

    “作為帶著‘張江基因’的產業園區運營商,復創集團認真踐行‘創新驅動’戰略,以創新為己任,以發展為根本,服務區域經濟。”面對未來新的發展之路,張健說,實干興業,這既是自己的追求,也是復創人的堅守。
     

     轉自:中國財經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