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歐知識產權大會召開,知識產權賦能小罐茶產業創新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05





           11月3日至5日,2018中歐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大會在廈門隆重舉行。大會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反侵權假冒創新戰略聯盟(CAASA)和歐盟IP Key(中國)項目共同主辦、北京反侵權假冒聯盟承辦。
     

           會議旨在開展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的專業交流與合作,展現中歐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化的努力和探索,促進中歐經濟、科技、司法、文化等領域的交往,助力基于知識產權保護的經濟貿易全球化更好更快發展。
     

           這是一場國際組織、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和優秀企業之間交流與對話的盛會。受邀出席的企業均為在知識產權方面走在前列的行業領袖,其中既有阿里巴巴、小米、茅臺、五糧液這樣的知名企業,亦有諸如小罐茶這種近年來異軍突起的新星企業。
     

           “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的動力!”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稽查局副局長王勝利在開幕式上致辭時強調。這與小罐茶的初心不謀而合。這家2016年底產品面世、2017年零售額突破10億沖入行業前三的企業,以技術研發和創新開路、知識產權保駕護航,成為茶行業的一匹黑馬。

     


     

            歐盟知識產權局、INTA國際商標協會、騰訊、小罐茶等機構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全覆蓋,筑起競爭防火墻知識產權作為無形的資產,在近兩年隨著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智能化、網聯化的日漸深化,正不斷從“背后”走向“臺面”,發展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通過技術創新轉化為品牌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這是小罐茶以知識產權促進自身發展的成功經驗。小罐茶在國內外40余個國家和地區完成400余件商標注冊申請,注冊率達70%以上;主商標涵蓋全品類、全球區域;迄今完成專利權申請90余件,已取證50余件……在大會分論壇上,小罐茶運營中心總經理曹衛分享了一組數據并道出小罐茶堅持創新并恪守知識產權保護的初衷,“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用好知識產權則能激勵創新。”

            曹衛介紹,小罐茶的知識產權覆蓋全品類,涉及茶具、設備、店鋪、茶葉制作方法與工藝、罐體制作工藝與方法、產品包裝等,形成一張安全防護網。以小罐茶標志性的 “鋁膜+充氮保鮮”技術創新為例,讓消費者獲得了一種簡捷有品味的新中式飲茶體驗。這一獨創的技術背后是一系列知識產權支撐,其中包括2項發明專利。

            中關村遠見知識產權創新研究院院長余暉也對小罐茶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努力表示肯定。他指出,“小罐茶是跳出傳統產業固有模式,探索產業升級的典型。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在未來競爭和發展中就能贏得先機,小罐茶的嘗試和突破,相信對整個茶行業的發展都起到了引領作用,帶動整個行業從技術研發、品牌升級等方面找到產業升級的關鍵。

     

    小罐茶運營中心總經理曹衛分享小罐茶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
     

            知識產權驅動,助力產業升級
     

            當前,中國正處于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產業優化升級并不是壓低人工、偷工減料,而是要靠創新和技術升級,其中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用已成為行業轉型升級和現代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一環。黨的十九大報告就強調指出,要“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

     

    中國反侵權假冒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盛道鳳攜一眾領導參觀小罐茶展位
     

            和那些已經較為成熟的行業相比,近40年來的中國茶行業標準化、品牌化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茶葉在中國的年銷售額達3600億元,但是,行業前100名企業份額總計還不到5%,品牌集中度低,行業發展瓶頸十分明顯。小罐茶在這種局面下橫空出世,以一系列技術創新讓人眼前一亮,同時十分重視在全世界進行知識產權布局。
     

            “除了保護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更長遠的是帶動整個中國茶行業轉型升級,讓中國茶重新走向世界,這是我們的愿景。”曹衛指出,小罐茶的每個創新都來自團隊,是團隊成員智慧與汗水的結晶,只有通過知識產權的手段尊重團隊成員的創新成果,才能夠進一步激發團隊活力。
     

            4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讓“中國制造”聞名全球,同時也把中國帶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關口。下一個40年何以繼續發展來實現“中國智造”的目標?創新是必由之路。“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保護創新人才的熱情”正在成為中國共識。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知識產權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價值,增強消費者信任,也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的結構優化、轉型升級。我們有理由相信,小罐茶式的創新之路,也會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發展的選擇。

          轉自:北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