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博會,豐田帶你回到二十年后的汽車社會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13







     

           如果未來的走向只是瞻望,那僅僅觸及了表象。大道如一,對汽車社會和移動出行來說,通往明天的路,本質便是回歸之途。
     

           我們喜歡極目遠眺未來,于是有了《左傳》的“君子務知大者遠者”,《韓非子》的“智術之士必遠見而明察”。

     


     

           隨著汽車行業進化節奏的提速,預見能力將決定車企究竟是擁抱明天還是倒在今夜。于是,幾乎所有主流汽車制造商都打起了“轉型出行服務提供商”的旗幟。
     

           大旗紛紛迎著未來之風的方向獵獵拂動,但擎旗者對前景大勢的認知才居于最核心的位置。本著探索未來二三十年后汽車形態與社會生態的愿景,首屆進博會成為車企展示前瞻理念和前沿技術的絕佳平臺。
     

           然而,境界的拔擢需要突破時間一維尺度的單向性。誰說未來只能“前瞻”?那家曾引領第二次汽車工業革命的車企,在進博會的舞臺上刷新我們對于未來出行的認知和暢想的邊界,更讓人從身臨其境的場景中恍然領悟到交通移動的本質,將未來的眺望切換為一種對本真初心的返溯。

     


     

           二十年后的汽車社會,我們不僅要憧憬,而且更需要回歸。

     

           眺望,為期望,亦為興亡
     

           在CES消費電子展之后,傳統車展又迎來一位強勁對手。
     

           “進博會的舞臺,汽車絕對是最重要的主角之一。”一位朋友如是感慨。2018年11月5日至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辦,20多家整車公司和40多家零部件公司紛至沓來。如同CES一樣,不是汽車的名頭,但卻被汽車占盡風頭。

     


     

           對汽車制造商來說,進博會與傳統車展有何差異區隔?又為何能夠吸引更多眼球?如果給出四個字的最簡潔回答,便是“聚焦未來”。
     

           在ICT信息和通信技術在車載設備的比重提升之后,消費電子愈加滲透進入日常用車生活,奠定了汽車唱CES主角、CES吸睛車界的基礎。進博會則為海外企業展示最先進技術和前沿理念打開了一扇窗戶,汽車是未來物聯網的重要節點,也是移動出行的關鍵載體工具,汽車界和技術界的邊緣早已相互交融,車輪駛向的不僅是空間上的目的地,亦有人類的明天。
     

           參展車企的表態可以管中窺豹。通用汽車指出,與車展帶來的產品和技術傾向于實用化不同,進博會呈現的更多是前瞻性的理念與構想。大眾汽車則一直強調“電動出行、互聯互通、數字化、移動出行服務和自動駕駛技術”,甚至蓋過了“25款新車”。豐田汽車的目的更為明晰:將在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等領域所積累的技術和產品,以及對未來移動社會的具體提案呈現給中國消費者。

     


     

           《孫子兵法》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高瞻遠矚,放眼遼長,在汽車產業轉型變革的前夜尤為關鍵。“轉型出行服務提供商”,是一句人人都能喊的口號,然則大方向已定,若能在細節上前瞻更遠、覆蓋更全,便能真正踐行擁抱明天的承諾。
     

           誰理解未來最透徹?越是直觀的表達,或許越能體現出創作者的深入理解。一向慣于厚積薄發、求穩沉默的豐田在本次進博會上先聲奪人地借助了場景化表達,淋漓盡致地實現了“直觀地為消費者描摹遠期出行生活的模態”。
     

           在豐田展臺,“城市生活”、“氫能循環社會?技術”、“與自然共生”三大展區各司其職,分別以“貼近日常生活”、“技術解讀”和“關注環保可持續”的角度,深入淺出地透析了最先進的AI人工智能技術、自動駕駛技術、機器人技術和氫燃料電池技術。倘若只是枯燥的數據、單調的講解和老套的宣傳,又怎能充分傳遞和表達車企的理念?好在進入觀者眼中的,卻是活靈活現、易于代入的鮮活場景。

     


     

           “未來的一天”場景式表達詮釋豐田出行理念
     

           清晨起床甫始,人體健康機器人“HSR(Human Support Robot)”便在床頭送來咖啡,還可為年長者掃描健康狀況。在城市IT基礎設施中發揮作用的移動“e-Bench”、用于乘坐及搬運物品和守護未成年人的“e-Pal”、在街頭休閑散步的移動“e-Round”,為行動不便者提供醫療的“e-Calm 01”,與SORA氫燃料電池巴士配合,在不同的出行需求下各司其職。適用于移動、物流、產品銷售等各類服務場景的新一代電動汽車e-Palette,則可以讓理發、食材、咖啡等服務全部上門到戶。而移動式充電器“e-Chargeair”為上述出行提供支撐的平臺……

     


     

           別出心裁地解析前沿技術
     

           科技感、未來感……以及身臨其境的代入感,讓我們知道:原來十多年乃至二三十年后,出行將是這樣的形式,能夠享受到如此充分的便利性、高效性和全面性。
     

           而被豐田選為終極理想模式的氫燃料電池,除了展示2014年底已量產上市的Mirai、大巴SORA、叉車、貨車等整車產品之外,加氫站、生物制氫及太陽能發電等產業鏈配套設施以及與此協同運作的遠程控制/支援互聯技術、機器人技術,都充分顯示出,支撐新能源花朵的背后,是龐大復雜的根系與枝葉。

     


     

           惟有基于未來移動社會的思考和技術儲備走在行業前列,才能夠描繪出如此清晰的場景和成體系的思路。汽車產業轉型的風口,既有騰飛的機遇,也有覆滅的風險。能夠對前景透徹地展望,無疑將是引領移動出行方式變革的前奏寫照。

     

           預見,是遇見,更是回歸
     

           所有的主流車企都在竭盡所能發力新能源、自動駕駛和移動出行。如若比拼單項技術,則彼此爭鋒,未有見奇。
     

           然而獨樹一幟的豐田,其整體思路構想已然超脫于交通移動之上,擴散到產業效率與自然、人文關懷。豐田對二十年后移動出行生活的眺望,從時間維度方向看,是從前向后的投映;從緊扣本真初心看,卻是返璞歸真的回歸,著實為“回到未來”。

     


     

           生活化的同時高效化,是豐田對經典JIT理念的致敬
     

           豐田在向用戶提供移動出行服務、響應人們的各種出行需求時,一直秉承豐田生產方式的精髓“準時化生產(JUST IN TIME)”理念,而這恰恰是昔日第二次汽車產業革命“精益生產”的精神內核,充分體現了豐田移動出行理念對經典思維的傳承與發揚。
     

           以“未來的一天”的家庭生活場景而論:“HSR”掃描完長輩健康狀況并將信息發送給家人和醫院后,醫生會發來康復訓練菜單,康復訓練輔助機器人Welwalk與“e-Palette”上門服務,可以減輕護理人員的負擔,在康復訓練的時間內,護理人員能夠通過“e-Palette”一邊關注康復訓練情況,一邊享受理發等服務,將精力與時間的開支降至最低,或者對時間的利用率實現最大化。
     

           從傳統價值觀而論,豐田的出行戰略也在倡導一種回歸。

     


     

           一方面,豐田的思路延展到環保領域,不僅努力通過車輛技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解決環境問題,而且還與集團公司一同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和農業活動。將屬于豐田特色的豐田生產方式應用于農業,為高效率生產出安全放心的農作物提供支持。所開發的最新互聯技術旨在為城市和鄉村的每個人帶來富裕便捷的移動出行社會。
     

           另一方面,也超越了國界,幫助中國構建了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未來物聯網社會藍圖;總理考察、中日關系改善等為豐田在華發展創造了新機遇,豐田將以此為契機加大在華投入,加速先進技術產品導入,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
     

           對“天下大同,天人和諧”古典思想的致敬,更拉近了外資車企與中國消費者的距離,使得出行理念更為深入人心。



     

           豐田的出行范圍并非僅僅局限于常規的交通移動,還覆蓋到特殊人群的針對式服務,以提高出行移動效率與增強用戶便捷舒適的福祉。例如“e-Calm 01”定位于服務行動不便的農村老人,提供優質醫療的同時,也向醫院和住在城里的家人通報其健康狀況。
     

           這則是回歸到汽車交通最本真的初心——讓人類掙脫空間的束縛,實現更高維度的移動自由,由此全方位改善生活品質。
     

           “預見未來”在進博會的舞臺上,在豐田為代表的各大車企努力之下,變成一場“遇見明天”的美妙邂逅。深層次的內涵,乃是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的回溯。對二十年后的汽車社會,從前朝后展望是表象,從后向前回歸卻是本質。

     


     

           司馬相如在《諫獵書》中寫到“明者遠見于未萌”,以強調前瞻性對未來的重要程度。《回到未來》則提出“Back to the future? Already been there.”大膽突破了時間的一維性。東方與西方、古代與現代,不同源頭的智慧交融,這是豐田未來出行理念的映射。
     

           未來既來,展望未來、回到未來。我們希望提前揭秘未來,也同樣期待本真的回歸。

           轉自: 天下財經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發展 世界機遇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