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7日,國際鋼琴大師、聯合國和平大使郎朗將攜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招選出的1554名鋼琴使者,于“鋼琴之島”——廈門,以四手聯彈的表演形式共創777架鋼琴同時演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本次活動將由眾多海內外鋼琴大師及頂級藝術家將聯袂出演,共創盛典,見證這一有史以來最多鋼琴同時演奏的吉尼斯世界紀錄的誕生。據悉盛典將由央視進行現場錄播,300家以上的媒體全程跟蹤見證1554名鋼琴使者的誕生和最終的盛典現場;超強演員陣容重新定義舞臺上的豪華,跨越古典、流行、世界音樂、搖滾各種藝術形式和音樂流派,同臺獻藝,并將通過央視錄播、互聯網直播的形式讓全世界關注到中國鋼琴新勢力正在發聲。
享譽海外的中國鋼琴品牌海倫鋼琴,將做為唯一指定鋼琴,全面支持“CHINA鋼琴新勢力”音樂盛典。將提供鋼琴使者們于現場演奏的777架鋼琴,并且將以組委會名義向鼓浪嶼鋼琴博物館捐贈一臺帶有吉尼斯世界紀錄編碼和國際鋼琴大師郎朗簽名的鋼琴,作為歷史的符號,見證中國鋼琴文化的發展。同時海倫鋼琴還將提供5架鋼琴用于慈善捐贈,定向捐助國內的教育公益事業,為這一場世界矚目的國際音樂盛會,添上一筆濃墨重彩的善良與愛。
郎朗預攜1554名鋼琴使者于廈門共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吉尼斯世界紀錄現存逾4萬條精彩紀錄,涵蓋個人技能、自然科學、人文娛樂、新興科技、城市生活等各個領域。
音樂藝術走進百姓家,鋼琴新勢力蓄勢待發
10月31日,“一帶一路傳琴音•文化共融筑盛典”CHINA鋼琴新勢力——郎朗攜手千名鋼琴使者共創吉尼斯世界紀錄音樂盛典全球媒體見面會,在廈門榮譽國際酒店隆重召開。藝術無邊,音樂無界,此次音樂盛典用跳躍在鋼琴上的音符,在全國民眾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對于鋼琴藝術文化的關注熱度,共創吉尼斯世界紀錄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熱愛音樂的人們關注的視線。
CHINA 鋼琴新勢力媒體見面會,在廈門隆重召開
據主辦方透露,全國50城市已經同時啟動了鋼琴使者的招募計劃。擔任本次盛典藝術總監的是上海音樂學院國際藝術中心主任/上海音樂學院國際鋼琴藝術節藝術總監周鏗先生,評委會主席是美國茱莉亞音樂學院&耶魯大學音樂學院鋼琴教授/美國范•克萊本國際鋼琴比賽評委陳宏寬先生。他們將攜手重點賽區的評委共同從海選選手上傳的首輪視頻資料中,精心評選出6400名候選鋼琴使者,于12月22日-29日期間,通過線上評選的形式,劃分北京、上海、成都、長沙、廈門五大賽區,進行決賽。最終產生出參與共創吉尼斯紀錄現場的鋼琴使者,現場演奏曲目為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軍隊進行曲》。
CHINA 鋼琴新勢力音樂盛典藝術總監、上海音樂學院國際藝術中心主任、上海音樂學院國際鋼琴藝術節藝術總監 周鏗先生
郎朗父親 郎國任先生
國內50城市啟動海選,引爆國人鋼琴情節
截止日前,國內已有50座城市啟動了此次活動的報名海選,報名系統開通后參與報名的人數即顯示出井噴之勢。中國人的鋼琴情節早已從絕對鋼琴人口數字上得到了驗證。中國的鋼琴文化的發展也隨著鋼琴愛好者數量的增加、鋼琴行業從業者人數的增多、音樂創作活躍度的提高,變成了世界公認的“鋼琴大國”。
被郎朗稱為“小郎朗”的呂俊杰 登臺獻藝
鋼琴新勢力蓄勢待發,音樂種子在中華大地生根發芽
被郎朗稱為“小郎朗”的呂俊杰一曲獨奏征服了現場所有嘉賓,超高的演奏技藝預示著新生代音樂人的舞臺大幕已經徐徐拉開;來自“琴鍵上的藝術”兩位小朋友,在葉祥蘭老師的靜心栽培下——9歲的金熙然,2015年獲得超級寶貝全國“最強寶貝”獎,2016年第三屆香港國際音樂節獲兒童組金獎,2018年第五屆歐盟國立音樂學院弗萊堡青少年鋼琴大賽獲兒童組銀獎。8歲的張凱麒,2018年年第五屆歐盟國立音樂學院弗萊堡青少年鋼琴大賽獲兒童組季軍并獲得中國作品組銀獎。他們作為00后的“新鋼琴人”,用臺上的精彩演出讓所有人真真正正的看到了中國鋼琴文化的未來。
金熙然、張凱麒 四手聯彈,演繹音樂盛典“共融之琴”
鋼琴使者全球招選,至高榮譽等你行動
通過海選、決賽勝出的1600名選手,將獲得共創吉尼斯世界紀錄鋼琴使者的榮譽。他們將會在1月25日至27日期間,在廈門聽取三場國家級鋼琴大師教授的鋼琴大師課。在2019年1月27日當日,決賽勝出的鋼琴使者將在廈門參加“一帶一路•文化共融”CHINA鋼琴新勢力——郎朗攜手千名鋼琴使者共創吉尼斯世界紀錄音樂盛典紅毯儀式,而后與國際鋼琴大師郎朗同臺共創吉尼斯世界紀錄。每一位入圍的鋼琴使者在完成挑戰之后都會獲得郎朗簽名的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證書。組委會將承擔鋼琴使者本人在廈門參加活動期間的市內交通費用,并提供五星級酒店的食宿及盛典現場價值人民幣2000元的VIP專屬席位和價值人民幣1580元的內場A區門票。音樂盛典將由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現場錄播,電視網絡媒體進行全面直播,讓全球同步聚焦廈門,萬眾矚目盛典時刻,見證奇跡與歷史的誕生。
活動舉辦地 廈門體育中心體育場
轉自:湖北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