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企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比如效率提升、服務品質提升、互聯網化等等,都存在很大提升空間。2019年,將是經紀行業大變革的一年。”在11月20日貝殼找房主辦的“南部沿海經濟區房產高峰論壇”上,貝殼找房首席經濟學家、貝殼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表示,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無論是土地改革還是中國房地產開發都在這里拉開序幕。在這一背景下,深圳一直在創新,今天的房地產市場正站在一個新周期、長鏈條的轉折點上。
當天,來自全國多位知名專家學者、眾多業內人士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南部沿海經濟區房產服務業發展新思路,為區域第三產業發展、消費者居住服務體驗提升建言獻策。
從中國房地產市場歷史脈絡來看,房改已經過去了40年,實際上它是從1978年伴隨改革開放開始的。“1980小平同志一段話決定了中國后來幾十年房產改革的走向”,楊現領認為,住宅可以購買,也可以自己建設,也可以用貸款,這個論調推動了后來房地產改革的第一輪熱潮。
楊現領將中國此前40年整個房地產市場分為四大周期:第一個周期是1978年開始改革,住房建設的權利從國家過度到單位;第二個周期是1998年—2008年,這10年內資產價格穩定,可以說是改革和增長的推動;第三個周期是2008年之后,中國的經濟開始出現了危機,房地產進入了貨幣推動的加杠桿的通道;第四個即當下的棚改區改造。
“經歷了這么多年的開放,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經進入了總體平衡的階段”,楊現領表示,在此基礎上二手房市場開始崛起,一線城市對比二線城市二手房交易的數量也在增長,這個判斷就意味著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將主要來自于存量的流通。
從重點城市二手房交易量來看,過去3年中國的房地產迎來了近20萬億的市場。對此,楊現領認為,從二手房成交的趨勢來看回落也比較大,均價相對穩定,掛牌價在下跌,并且成交周期在延長,大量的指標都是指向市場在快速降溫。
楊現領對當前市場現狀提出兩點思考:一是市場降溫與房產中介行業有沒有關系?“即使市場在降溫,中介的機會依然非常大”,他認為,從結構上講,明年的一線和二線價格相對比較有優勢,所以新房和二手房市場在二線城市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二是在當前市場情況下,經紀公司還有提升的空間嗎?“無論是效率、消費者體驗還是連網的深度和速度,都會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楊現領認為,2019年將是一個弱勢周期里面分化比較明顯的市場,是大家提升效率做品質的好時機。“回顧香港地產發展歷史,其周期活動性非常強,除品質外還進行了一系列擴張和并購,幾乎每一個大發展都是在弱勢周期里面完成的”,他說,明年的周期里面也會有非常優秀的品牌。
從全國市場數據來看,今年中國8億城市人口可以分為兩類:有城市戶籍的人口,在城市工作沒有城市戶籍的人口。而在房屋占有上也可以分兩類,一類有房,一類沒房。“其中大部分人口在沒房的基礎上不會購買新房,而買房者基本都非首次購房,這是我們中國已經形成的比較明顯的兩個格局”,楊現領表示。
“市場的機會正是在這15%的年輕租賃群體中,只有第一次進入市場的群體才可以產生流動”,楊現領表示,目前住房最大的矛盾不是房價的漲和跌,而是兩億流動人口能否住得起和年輕人能否租得起房。從長遠看,年輕人是潛在的首次購房人群。“一個城市可以讓年輕人活下來很重要,深圳的活躍度非常高,給了年輕人非常大的空間,而給了年輕人機會就相當于給了自己機會,也給了我們行業機會”,他說。
轉自:華夏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