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聚酯纖維長絲行業的管理采取了政府宏觀調控和行業自律相結合的方式。
2013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將“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丁二酸丁二酯(PBS)、聚對苯二甲酸環己烷二甲醇酯(PCT)等新型聚酯和纖維的開發、生產與應用”列為鼓勵類。
2016年1月,科技部、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以及配套的《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目錄,將“新型高性能纖維制備技術;成纖聚合物的接枝、共聚、改性及紡絲技術;具有特殊性能或功能化的聚合物、纖維材料、纖維制品及復合物材料制備技術;環境友好、可降解、替代石油資源的新型生物質纖維制備技術,新型生物質纖維制品加工技術與裝備制造技術等”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2016年9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發布《紡織工業“十三五”科技進步綱要》,提出在“十三五”期間,“加強高仿真功能性纖維材料的開發,化纖差別化率達到65%”。
2016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紡織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將“增強化纖行業創新開發能力”作為重點領域之一,要求“豐富滌綸、黏膠、錦綸、腈綸等功能化、差別化產品,提高產品性能及品質”,“定期發布中國纖維流行趨勢,引導纖維新產品開發方向,提升豐富終端產品功能”。2016年11月,工業與信息化部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發布《化纖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提出“大力發展高性能纖維和生物基化學纖維,提高化學纖維的功能化、差別化水平”,“‘十三五’期間,化纖工業保持穩步健康增長,化纖差別化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高性能纖維、生物基化學纖維有效產能進一步擴大”。2017年6月,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17年修訂)》,其中,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提到“三、制造業、(十二)化學纖維制造業:差別化化學纖維及芳綸、碳纖維、高強高模聚乙烯、聚苯硫醚(PPS)等高新技術化纖(粘膠纖維除外)生產;纖維及非纖維用新型聚酯生產: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聚葵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對苯二甲酸環己二萬二甲醇酯(PCT)、二元醇改性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G)”。
在國家一系列的政策推動下,行業發展迅速,集中度也進一步提升,而在聚酯纖維長絲制造領域深耕十余年的蘇州龍杰特種纖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蘇州龍杰)發展的更是如火如荼。根據公司披露的數據顯示,2015-2017年及2018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4.43億元、12.07億元、15.24億元和8.08億元,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76億元、0.64億元、1.35億元和0.76億元。
資料顯示,蘇州龍杰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專注于差別化滌綸長絲、PTT纖維等差別化、新型聚酯纖維長絲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企業。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于民用紡織領域,少量應用于工業領域。
眾所周知,紡織行業是聚酯纖維最大的直接應用市場,我國早已成為全球紡織大國,已經建立了比較完備的產業鏈,紡織纖維加工量占全球比重已超過50%,紡織服裝出口常年連續保持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場份額的2/3。中國擁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紡織行業將保持平穩發展,從而為聚酯纖維行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空間。
轉自:北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