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為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解困,是更大激發市場活力、更多增加就業的重要舉措。會議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緩解民營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中小微企業是就業、稅收、創新的源泉,在增加就業崗位、貢獻財政稅收、促進產業升級、拉動經濟增長、推動國家轉型和發展方面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國商控股董事長車健說道:“一直以來,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引導金融‘脫虛向實’,都是國務院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會議的召開,更是釋放了利好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號。”
中小微企業融資貴、融資難問題仍然突出
據了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金融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部署,各地政府、各部門積極聯動、多措并舉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取得一定進展。但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仍然突出。
自去年以來,在原材料和融資成本上升的壓力下,中小微企業面臨資金困境。全國工商聯對今年民企500強的一項調研顯示,用工成本上升、稅費負擔重、融資難、融資貴仍然是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前三大影響因素。
對此,國商控股董事長車健表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愿景總是知易行難。中小微企業多是無抵押物、無擔保、無征信,在獲取金融服務時是天生的弱勢群體。加之政策的不配套和金融體系不完善,銀企信息不對稱等因素,普遍融資貴、融資難問題已成為當前制約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首要瓶頸。中小微企業想要發展壯大,必須依靠一個良性循環的供應鏈生態。
穩融資政策將持續發力,引導金融“脫虛向實”
中小微企業資金鏈緊張、融資渠道不暢,因此保障資金的流動性成為其燃眉之急。自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四次降準,釋放資金約2.3萬億元,增加再貸款及再貼現額度3000億元,從宏觀上營造了一個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環境,使流動性合理充裕,不斷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日前,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王兆星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經過這一段時間努力,對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服務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下一步繼續推動對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政策落實落地。
國務院及各部門頻繁發聲,傳遞出了國家重視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信號,旨在通過多部門協同合作,引導金融“脫虛向實”。“我們欣喜地看到,隨著穩融資政策持續發力,國家將不斷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斷提高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不斷激活中小微企業的創造力和創新力,推動實體產業進步和變革。”車健如是說。
國商控股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服務實體經濟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此大背景下,國商控股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耕供應鏈金融領域,致力于紓困中小微企業,助力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自成立以來,國商控股始終立足“產業資本運營商”定位,以“金融資本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價值核心,在多領域積極布局,并為相關企業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同時,國商控股不斷借助先進技術手段,為供應鏈金融降低融資成本、拓寬服務范圍、完善風控體系,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全面拓展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與深度。
未來,國商控股將繼續堅定“以融助產”方向不動搖,不斷加大金融服務支持力度,不斷創新業務模式、協同資源整合,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踐行服務實體經濟的企業使命,攜手客戶和合作伙伴,不斷凝聚發展共識,開啟發展新征程。
轉自: 北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