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實智能健康醫療大數據創新實踐重磅亮相2018中國醫療科技大會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6





       11月13日,由中國高科技行業門戶OFweek維科網、高科會主辦的“OFweek2018(第三屆)中國醫療科技大會”在深圳舉辦。達實智能智慧醫療事業部總經理劉康林應邀在“醫療科技前沿技術創新發展論壇”中,發表《區域智慧醫療及大數據在淮南的實踐與探索》主題演講,與國內外頂尖專家共同探討智慧醫療產業創新實踐和發展趨勢。

    劉康林先生談到,區域醫療是這幾年國家醫改的重點范疇,通過“互聯網+大數據”手段,打破醫院間信息孤島,提高醫療資源使用效率,成為醫聯體提速運轉的關鍵,這必定對醫改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劉康林先生介紹到,達實智能健康醫療大數據解決方案,采用PPP模式,以互聯互通五級為建設標準,通過提供醫療大數據服務,打通數據壁壘,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并在此基礎上重在構建生態服務鏈,實現數據運營,打造獨具地方特色的加緊康醫療大數據產業集聚區。

    頂層規劃:關注點從“看病”到“健康”

    在2018年4月1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要“確定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措施,緩解看病就醫難題、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在此之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3月27日正式揭牌,這預示著國家衛生健康的戰略轉移,從關注“看病”,到關注“健康”。

    2018年宣布的26號文(《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要求,三級醫院在2020年之前必須實現院內醫療服務信息的互聯互通,其實不應該僅僅提互聯互通,而且要提打造一個大數據的平臺。

    頂層規劃發生變化,具體應用措施必定發生改變,以居民健康管理為核心,云、端、服三位一體的智慧醫聯系統應運而生。“云”是基于SAAS服務的區域人口健康平臺,“端”是基于物聯網技術應用的系列檢測設備終端共享,“服”則是基于醫聯體內醫療數據和信息流轉的業務協同服務。

    項目實踐,淮南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

    淮南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是安徽省首個智慧醫療大數據PPP項目,是國內規模最大、系統應用最全的區域醫療健康大數據平臺。整個淮南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服務包含了區域醫療衛生信息平臺、互聯網醫院、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合理用藥電子預警管理系統、雙向轉診分級診療系統、輔助診療系統等系統平臺等。在十年的經營期內,達實智能將基于醫療信息平臺獲取數據信息,開發針對居民和第三方機構的運營項目并與政府進行效益分成。

    淮南模式是區域醫療大數據與醫聯體融合的典范。目前已經打通了淮南區域內1569家醫療機構,建成為345.6萬人服務的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有著1380套數據中心設備,家庭醫生簽約覆蓋138萬人等等。

    患者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檢查,憑標準化的檢查結果到三甲醫院接受診療,同時檢查結果可信賴。這是所有患者心中理想的就醫場景,也是醫聯體建設的主要目標之一。信息互聯互通是醫聯體提速運轉的基石,也是實現“人不下沉、技術下沉”的關鍵。

    數據應用,盤活數據價值

    從技術上實現深度融合后,如何挖掘和分析數據,體現有效性和價值才是最重要的。目前數據并不是不夠多,需要關注的是如何保持有效性。達實智能的大數據醫療平臺是利用機器人深度學習的方式來采集數據,保證數據的公平和安全。利用醫聯體平臺和區域平臺實現數據的存儲流轉。分級診療業務可通過分級診療平臺查看患者檢查單、檢驗單、電子病歷等。醫療協作可以通過手機APP向上級醫院發起會診、轉診、預約等。

    除此之外,還可以做數據服務運營,通過平臺數據運營,盤活數據價值,為醫聯體內的醫療機構服務。這包括了資金流——城市醫療綜合支付平臺;物流——電子處方及處方外流平臺;數據流——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信息流——藥品物資耗材綜合監管系統。

    在“AI+”的時代背景下,各行各業都在迫切的探索著革新與進步。在醫療產業領域中,以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全面開始,本次科技革命推動了人口健康信息化和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促進了醫療健康領域新方法、新業態、新技術的出現。在此背景下,達實智能愿憑借自主技術創新和實踐經驗,為健康中國貢獻一己之力。

      轉自:中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性能提升、服務擴展,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成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