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圓桌創始人、互聯網保險折騰家李浩堅
李浩堅想要改變他們的這種狀態。他自嘲是“互聯網保險折騰家”,創辦過多個互聯網保險項目。2015年10月,脫手上一個項目后,他將目光瞄向國內800萬保險代理人,成立了“超級圓桌”項目,通過“公眾號+小程序”矩陣,來幫助保險代理人基于線上場景賦能提效。自2016年以來,“超級圓桌”上線了一系列產品,形成了自己的產品矩陣,包括超級圓桌助手、圓桌保險夜聽、圓桌爆文、圓桌微課、圓桌展業動畫和超級早課等20多個小程序和公眾號。
晨時,代理人可通過圓桌打卡小程序打卡;白天工作時,可在朋友圈發布包含保險信息的鏈
接;晚上,可通過聽圓桌夜聽來“治愈”自己。如成為會員,代理人便能通過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查看感興趣的客戶。目前,“超級圓桌”公眾號矩陣已擁有500萬粉絲,其中付費用戶占1/10。該項目已獲兩輪千萬級融資,投資方來自曲速資本和華映資本。
一戰成名的“好人險”
李浩堅自嘲是“互聯網保險折騰家”。
他是友邦廣東第一代保險人,也是國內第一批涉足互聯網保險的創業者。早在2007年,中國互聯網保險的萌芽期,李浩堅就以聯合創始人身份參與創立了“向日葵保險”。這個項目通過社區問答論壇幫客戶同保險代理人對接。隨后,在2011年、2014年,他先后聯合創辦了保險產品搜索比價平臺“富腦袋保險網”和保險產品分銷平臺“小白保險 ”。
2015年,李浩堅擔任“小白保險”CEO期間,針對“老人跌倒不敢扶”這個社會痛點,他推出了一款創新險種——好人險。按照該保險的條款,若客戶因扶老人引起糾紛,一旦涉及訴訟,將賠付最高5萬元的律師費用和訴訟費。“小白保險”聯合了20多家公益機構,倡議做好青年,扶老人,我不怕,轉發后免費領取1個月保險。另外,消費者也可參與購買1年保險,價格為9.9元,但不能自己支付,需分享到朋友圈,讓其他用戶幫助支付。最多一塊錢,最少一分錢。就這樣,好人險一個月時間就售出上百萬份。這款保險推出后,被20多家媒體報道,李浩堅在業界也一戰成名。
折騰不止,從“小白保險”退出后,李浩堅開始思考下一步的創業方向。他發現,雖然代理人是保險銷售的主力,但他們同客戶的溝通方式仍然偏傳統,電話、微信只是邀約客戶的工具。他調研統計發現,1個保險代理人平均見10個客戶,會有5個愿意了解保險,其中3個愿意接受保險計劃書,但往往只有1個人最終同意投保。通常,雙方從最初見面到成交的周期長至1~2個月,需見面4~5次,實際簽單轉化效率較低。于是,基于保險營銷經驗和互聯網保險行業連續創業的積累,2015年10月,李浩堅獲得曲速資本領投的天使輪投資,成立“超級圓桌”,項目旨在為保險代理人線上化場景賦能提效。
“超級圓桌”三歲生日,創始人李浩堅在場
轉型期:2/3員工離職
“超級圓桌”最初的產品形態,是一款為保險代理人提供資訊聚合、客戶測評、展業記錄等CRM功能與服務的APP。產品開發過程中,李浩堅逐步意識到,APP端開發和獲客成本過高,同類競品也已先行一年,突圍很難。
“微信紅利尚在,跟以個人運營純粹內容輸出的公號相比,我們自身有技術、有團隊,如果降維到公眾號的戰場來,應該是可以突圍的。”李浩堅這樣判斷。于是,2016年5月,李浩堅將APP開發停掉,產品形式改為模式較輕的公眾號。技術部門頓時炸開了鍋,有10多個技術人員先后離職。加上其他部門員工,公司由原本的28個人,一夜之間走掉了三分之二,只剩下8個人。
公司樓下的咖啡館里, 李浩堅問COO陳高貴,這個同他合辦公司十年的好友兼聯合創始人,“如果公司最后只剩下咱們兩個人了,一個技術人員都沒有,我們這件事還干不干?”
“干,有什么怕的。”對方輕松回答。李浩堅回憶,當時的他聽了這句話后充滿了干勁,相信項目不會死掉。轉型后的第二個月,“超級圓桌助手”公眾號上線,主要向保險代理人提供早安打卡、咨詢及展業獲客等工具服務。當時的種子用戶是從APP端導到微信端的,不到2萬人。
“超級圓桌”公眾號矩陣
李浩堅清楚,僅有這批留存用戶遠遠不夠。他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獲得更多的保險代理人關注,于是他想起了一年前自己推出的好人險,“這樣的一場營銷活動必須結合熱點,而不久后的7月8日剛好是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于是,他和團隊策劃推出了一個主題為“保險讓生活更安心”的H5頁面,呼吁保險人為自己代言,讓他們在朋友圈中裂變集贊,傳播保險理念。結果,當天參與活動發起的保險代理人接近20萬,日點擊次數超1000萬。
后來,公司又陸續上線“圓桌爆文”“超級圓桌”等20多個公眾號。到了去年6月,公司成立一年半時,李浩堅不僅活了下來,還拿了新一輪千萬級融資。如今,“超級圓桌”公眾號矩陣已擁有500萬粉絲和50萬付費用戶。
18個月:50萬付費用戶
這次集贊活動給了李浩堅一個啟發,他發現保險代理人很珍惜點贊的客戶。因為點贊數據留存到他的名片上,會形成他們的個人口碑。很多代理人將活動頁面截圖進行傳播,有的還做成了自己的微信頭像。隨后,團隊就針對保險代理人開發了一套電子名片,每次參與活動時的客戶點贊,以及客戶點評數據,都會同步其中。當代理人去認識新客戶時,他先將個人名片轉發給對方,以此獲取客戶信任。
電子名片推出后不久,有代理人反饋,希望名片有更多個性化選擇,并且還愿意付費。于是,團隊就為名片做了很多套模板,增加了客戶管理、數據分析等工具,嵌到其個人名片中。例如,代理人在電子名片中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在什么時間段訪問了他的發文鏈接。電子名片收費制度推出當日,公司便獲得了10萬元收入。
“代理人不可能天天見客戶,跟他聊保險,他需要一個工具去朋友圈刷臉。其實我們就是幫助代理人跟客戶保持高黏度,這是他們喜歡我們工具的原因。”“超級圓桌”主要通過裂變方式推廣,1年下來舉辦10場左右的H5活動。李浩堅告知,“超級圓桌”之所以舉辦大量活動,包括內容、營銷,其原因是為保險代理人帶來良好的口碑。對于代理人而言,他們不愁如何賣保險產品,而是缺乏好的途徑,找到對的人。
“保險代理人有三大需求:獲客、學習和增員。我們主要是通過內容矩陣服務代理人,通過底層的數據幫他們梳理分析,是這樣的一個業務邏輯。”針對獲客和增員,團隊聚合保險行業爆文,代理人可在文章中嵌入自己的名片在社交圈發送;針對學習,“超級圓桌”為保險代理人提供了“圓桌微課”,提供保險相關課程,供代理人升級。未來,“超級圓桌”將助力保險代理人IP化,幫助他們樹立個人品牌,同時切入保費業務,提供面向C端的保險產品。
保險代理人成為會員后,可在后臺可查看來訪記錄
除了為保險代理人提供營銷工具,團隊還上線打卡工具和夜晚的圓桌電臺,用以幫助代理人自律和“治愈”。
“我們發現,保險業務員每天要面對很多客戶的拒絕,回到家中心情難免會感到受挫,需要心理安慰。我們有個小伙伴就建議模仿情感電臺。”于是,團隊就做了一檔音頻節目,叫“圓桌保險夜聽”。節目每天晚上一段幾分鐘的小故事。上線第一年,累計播放量近1億次。后來,隨著抖音、快手等平臺興起,團隊為電臺加入了短視頻形式。在一個月時間內,電臺發布了10多個小視頻,播放量累計5000多萬次。
截至目前,公司已陸續上線“圓桌爆文”“超級圓桌助手”等20多個公眾號。公眾號矩陣已擁有500萬粉絲和50萬付費用戶。到了去年6月,轉型一年滿時,李浩堅不僅讓公司活了下來,還拿了新一輪千萬級融資。
轉自:中國保險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