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化肥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即使經銷商各種招數用盡開展促銷工作,仍需要化肥企業推出與市場相適應的產品與服務,才能贏得市場。作為國內磷復肥龍頭企業,司爾特持續研發推出優質高效產品的同時,也為農戶提供精細化的農化服務,獲得經銷商和農戶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國家對農業的扶植和重視,使得農業的發展非常迅速,也帶動了農資行業的發展。而隨著行業競爭加劇,資源過剩,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這也促使農資企業在專注產品品質的同時,還需關注符合時代潮流的新型產品,并探索新型的服務模式,才能更好的發展。
比如現在有很多企業加深了與植保無人機企業間的合作,引進飛防作業,有的還專門成立了相關的智能植保服務部門,或是幾家強強聯合重新開辟渠道,或是與公司原有渠道相結合,共同推進終端市場的服務工作,擴充粘性客戶,將服務概念深入化。同時企業還加深了與服務商之間的合作關系,也算是差異化競爭的一種表現方式,所以說在某種程度上,新型的服務方式可以為產品本身增加競爭優勢!
在化肥方面,隨著市場全面開放,各種經營主體紛紛涌入,化肥經營渠道越來越多樣繁雜,形成了多元化主體、多渠道競爭的市場經營格局,上游化肥企業的精細化服務便成為市場開拓與經營的利器,除了產品質量過硬,服務也要做到位,產品和服務相結合,全方位的服務種植戶,才能獲得青睞。
作為國內磷復肥龍頭企業,司爾特一直致力于測土肥方施肥的研發與推廣。多年來,司爾特農化服務人員不間斷地對各地土壤性狀、種植結構及農民用肥習慣等進行基線調查,足跡遍布3000多個鄉鎮、20000多個村組,并先后與120多個縣市農業土肥部門聯合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工程,共培訓各類農業技術骨干萬余人次,現場發放宣傳冊、施肥建議卡26萬余份。
2011年4月,司爾特與中國農業大學強強聯合組建了全國首家“測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深入開展測土配方肥的技術研究和新產品研發,開創了“測、配、產、供、施”一條龍服務新模式。目前,研究基地已積累了龐大的測土配方施肥“大數據”,在此基礎上,司爾特自主研發了全國首個人工智能農化服務預測平臺——“季前早知道”,并推出全新農化營銷服務模式——“二維碼上學種田”,用戶可通過線上平臺獲取作物生長與土壤健康研究報告與科學種田等相關知識。
司爾特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現代農業發展,農資產業已從‘賣貨郎’向‘服務生’的角色轉變,我們要把服務至上的理念貫穿于企業的售前售后、落實于農民的產前產后。司爾特‘測、配、產、供、施’一條龍服務模式正是一方面從產前為農民提供個性需肥并配肥進村的服務,另一方面,后臺大數據為農民提供專業種植技術指導并預測來年作物種植趨勢,打消農民‘種啥啥便宜’的煩惱,真正實現季前早知道。”
轉自: 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