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制造風起,勁勝智能轉型正當時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07





         人口紅利漸退,智能制造迎飛速發展

         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4%的增速快于全年預期。制造業投資更是表現亮眼,前三季度這一數據同比增長8.7%,增速連續6個月加速,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14.9%,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5.2%。制造業投資增速仍在加快。智能制造作為當下熱點正受益于制造業投資加速這一趨勢。

    圖1: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數據來源:wind

         境內外的主流觀點認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造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是受益于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但我國的人口紅利目前正在逐步消退,人口老齡化加劇,就業人口自2013年開始逐年減少,制造業的勞動力供給不足,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逐年上漲等因素綜合導致制造業企業成本升高。人力成本的提升意味著智能制造的投資回收期縮短,以機器代替人力的整體性價比提升,智能制造行業或將迎來高速發展。

         另外,我國政府近年來也出臺了多項政策,促進智能制造加速發展。近三年來,有關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大重大技術裝備融資支持力度的若干意見》、《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中國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足以表明政府對智能制造行業發展的重視。

         勁盛智能乘東風,轉型升級正當時

         在當下智能制造騰飛的時代,勁勝智能(300083.SZ)有望乘著智能制造的東風實現騰飛。勁勝智能原名為勁勝精密,前身是東莞勁勝塑膠制品有限公司,最初的業務為塑料精密件,后逐漸著重于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制造,躋身成為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龍頭企業。公司消費電子精密結構件產品以世界 500 強及國內百強電子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與華為、OPPO、三星等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關系。但隨著行業的變化,精密結構件的需求下降,這方面業務的盈利能力逐年減弱,公司至此開始積極展開外延并購,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2015年,公司收購創世紀100%的股權,邁出了轉型第一步。創世紀一直以來都是勁勝的供應商,為公司提供3C精密機床,并購后,創世紀作為高端智能制造整體方案服務商,致力于鉆攻機、玻璃精雕機、立式加工中心、臥式加工中心、以及新型掃光機、3D熱彎機、陶瓷加工設備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服務于3C、汽車、航空等行業的轉型升級,依據客戶需求提供智能制造整體方案。并購以來,創世紀為上市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業績貢獻,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創世紀分別實現了2.55億元、3.66億元及5.74億元的凈利潤,2016年和2017年創世紀的業績增速高達43.53%和56.83%,兩年時間實現了凈利潤翻番。

         公司并沒有滿足于創世紀已取得的成就,收購創世紀后公司一直注重研發,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產品技術的研發創新上,2015年-2017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高達1.14億元、2.23億元、2.23億元,光是2017年公司新增授權專利就有166項。2017年,創世紀完成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建立了深圳市院士(專家)工作站,旨在為公司更好地搭建研發創新平臺、持續引進行業內高端技術人才,不斷提高高端裝備產品的研發創新水平。經過十幾年的技術積累,創世紀目前已進入一個井噴期,業務范圍正在由3C向其他多方向涉及,合作對象也由國內向國外擴張。目前創世紀已然成為行業翹楚,在市場占有率、 客戶資源、規模效應和售后快速響應等方面處于行業領先地位,隨著進口替代趨勢的發展,創世紀業務量有望大幅增長。

         另外,公司的智能制造服務業務目前正處于蓄勢待發的階段,2015年7月公司成為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智能制造首批試點示范項目企業之一,試點項目已于2017年交付驗收,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2017年公司拿下了智能制造服務業務首單,為湖南機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湘油泵)提供智能制造信息化改造服務,訂單金額960萬元。該訂單是公司智能制造服務業務開啟的重要一步。

         國聯證券分析師指出,在智能機全面屏趨勢下,高端機金屬中框和低端機全金屬機殼的快速滲透將帶動CNC需求量的提升,創世紀作為國內金屬CNC設備龍頭有望充分受益,并將憑借國產設備的性價比優勢力爭最大化地替代進口。同時,隨著3D玻璃興起,玻璃精雕機、熱彎機市場潛力巨大,創世紀產品迅速進入歐菲光、藍思科技等主流客戶供應體系,未來玻璃加工設備將助力業績成長。公司深耕技術創新,已研發出專門應對不銹鋼的CNC設備,并提前布局陶瓷等新興材料的加工設備,在同業中領先卡位,看好公司在3C電子加速創新的浪潮中持續享受紅利。

     

           轉自:消費日報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