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化本土品牌借互動營銷彎道超車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10





      2018年,隨著日化行業進入發展新階段,以往外資獨大的局面正悄然改變。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日化市場規模達到3615.7億元,同比增長9.6%,預計2018年,日化產品零售額將高至4230億元。中國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日化產品消費市場。與此同時,大批創新獨立日化品牌依迅速崛起。

      消費升級驅動日化產業向好

      2018年6月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美妝護膚領域,大眾品牌增速領先,高端品牌增速下滑。平價本土品牌增速明顯快于國際品牌,其中小迷糊、珀萊雅和悅芙媞1-6月GMV增速超100%。除此以外,上海家化通過落實全渠道、全覆蓋的渠道戰略,推進線上與線下相融合、渠道與品牌相匹配共同發展也促進了業績的新一輪增長。據上海家化最新的三季報顯示,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54.2億元,同比增長9.5%,凈利潤4.53億元,同比增長37.98%。同時,上海家化預計凈利率每年會提升1個百分點,以期不斷提升整體盈利能力。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本土品牌立足于大眾消費市場,重點發力電商渠道,2018年以來普遍加快新產品和子品牌推廣力度,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此外,國產創新品牌崛起的速度也正在加快,眾多新品涌入市場,以彩妝、嬰幼兒護理等新品類為主的細分市場呈量價齊升之勢。其中,"新晉網紅"完美日記在2018年某電商大促中直接獲得了全行業銷售金額第一,超過了美寶蓮、歐萊雅等國外品牌。

      本土品牌瞄準新渠道崛起

      電商的興起以及社交網絡的火爆孵化了大量明星網紅品牌。據記者發現,這些新興品牌善于打造內容,借助電商等渠道快速聚攏流量,建立影響,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

      例如,借助新渠道、新營銷以及新的商業模式,舒客、啟初、一葉子等本土品牌開始涌現,迅速占領一定市場份額,增速遠超御泥坊、阿芙、潘婷等老品牌。與此同時,百雀羚、自然堂等老本土也積極擁抱互聯網,提高銷量和曝光度。

      近年來,記者發現,發展較快的日化品牌較多通過設計精美的品牌包裝、在社交媒體上與消費者頻繁互動,走線上渠道在線直賣,大大縮短了中間環節,因此可以降低商品價格,同時能夠快速將顧客數據及時反饋至產品研發與設計,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