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終報告”刷屏,soul的大數據可以給你更多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1-10





         “年終報告”刷屏,soul的大數據可以給你更多

    今天,支付寶的2018年度報告終于“千呼萬喚始出來”,雖然內容上并無大的創新,但從花費角度對已經過去的一年進行復盤,依舊能滿足大部分用戶的分享欲望,在各大軟件的年度報告之后來一波強勢刷屏。

    到2019年,“年終報告”已經成為大家默認存在的套路之一。當下,我們不管是購物、工作還是社交、娛樂,早都已經離不開手機,而互聯網也超過親戚朋友,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最了解我們的人。在這種情況下,年度報告應運而生。

    年度報告最早出現在2015年前后,以文字和圖表的形式總結用戶在過往一年中的App使用情況,進而引起一波瘋狂刷屏,一方面提高了用戶參與度和活躍度,另一方面還能起到一部分外部拉新的作用,可謂一舉多得。到目前,第一個開始使用年度報告的App已經不可考,但毫無疑問的是,這絕對是一個成功。

    僅僅是三四年,在年末翻閱各App出具的年度報告已經成為用戶的習慣之一。文藝青年可以查閱自己一年的看書觀影報告,音樂愛好者可以生成自己的年度音樂關鍵詞,消費達人可以曬出自己的消費報告….這些報告可能有不同的內容、不同的界面設計、不同的文案語言,但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總能精準的戳中用戶的內心。年終報告存在的目的,就是讓用戶認為“它真的了解我”,在互聯網大數據的支撐下,“了解”變得輕而易舉。

    當前時代,大數據這個詞已經司空見慣,這個詞語也早已脫離它本來的使用語境,發揮更廣闊的用途。美國科學家曾經宣傳過一種大腦“閱讀”技術,研究人員能夠準確猜測被研究者心中所想,在中文語境中,我們將其稱之為“讀心術”。 當前,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終端綁在一起,日常活動數據由終端上傳到互聯網,成為大數據中個人信息的微弱一環,可以說,大數據擁有對所有用戶的讀心術,從某種程度上,它了解用戶,就如同用戶了解自己。

    然而,大數據技術的普及不能讓每個App都戳中用戶內心。就用年終報告舉例,在2019年,年終報告所依賴的大數據技術已經十分成熟,但真正打動用戶的App卻少之又少。有些搭載大數據技術的年終報告不但不能拉新促活,卻反而引起用戶吐槽。例如今年,不少用戶都吐槽某音樂App年終報告過于敷衍。

    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大數據可能是猜心法寶,卻不是打開用戶心扉的萬能鑰匙。真正能打動用戶的,除了智能的內芯,還要有溫柔的界面語言,而社交App Soul,便是這樣“外柔內剛”的結合體。

    從內核上來講,Soul作為一個社交App,推崇的不是縹緲的緣分或者淺層次的顏值配對,而是基于大數據的“契合”。每個注冊到Soul的用戶要進行30S的性格測試,系統根據大數據自動檢測用戶的人格測試類型,用戶之后的端內交友行為都會以性格測試類型為基準。研究顯示,不同人格之間相處形成的匹配度是不同的。Soul基于不同人格之間的匹配結果,以智能匹配為紐帶,促進端內用戶之間的交往。通過智能匹配,用戶和三觀相似、愛好相同的人相遇,交友效率和準確度大大提高。

    作為一個交友軟件,Soul認為交友不應是結果導向,在這里,交友過程依舊可以成為消滅無聊的利器。除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內核,Soul別出心裁的引入“星球”這一概念,賦予交友過程“神秘”“優雅”“未知”等特殊的體驗,給用戶帶來更多樣的使用感受。在Soul,每一種性格測試結果都代表一個星球,用戶在測試結束之后即成為所在星球的原住民,等待其他行星的用戶來訪,開啟一段未知交友旅程。

    同時,Soul的運營思路以溫馨接地氣為主。Soul的消息推送內容多樣,不定時為用戶送去問候;同時,Soul也是一個有趣的內容產出平臺,端內時常會開啟新的話題、測試,讓星球之間充滿煙火氣。

    以前,讀心術是可遇不可求的學問,掌握在少數人手中,而在互聯網時代,有了大數據,有了soul,人人都是讀心大師,人人都能找到可遇亦可求的命中注定。

           轉自:新浪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