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這三者究竟有什么關系呢?
螞蟻,即最為常見的中小型企業,規模往往在1億元以下。
獨角獸,作為舶來詞,按照美國的標準,一般是指估值10億美元以上的初創企業,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中國,鑒于具體情況,規模達到1億元以上(含1億元),便可成為一定意義上的準獨角獸企業。
而大象呢?便是那些地位穩固的行業巨頭,往往規模在以5億元為起步,上不封頂。
天九共享集團對此曾做過一個形象的解讀,在“商業食物鏈”中,大象處于最高端,螞蟻處于最低端,而中間的部分,便是獨角獸。
也就是說,任何螞蟻,都不是一躍成為大象,更不是一朝吃成胖子,而是在現實的發展軌跡與資本邏輯中,先演化成獨角獸,才有機會進化成大象。
而在現實中,整個商業分布都呈現“極端”,大象很多,螞蟻也很多,維度獨角獸很少,這樣就是為何獨角獸會受到各方,尤其是資方的追捧。因為獨角獸往往存活于兩者的夾縫中,空間狹小,頭部經濟與尾部經濟都被大象與螞蟻瓜分,位于河道中流的獨角獸,自然先天弱勢。
然而,既然如此,為什么螞蟻們還要爭先恐后的成為獨角獸呢?
因為如果不經歷獨角獸的蛻變,那就永遠的只能作為螞蟻,而只要一旦成為獨角獸,就會逐漸成長為大象。
這其中的差異在于,螞蟻和大象都是一個企業的固有格局,而獨角獸,是此路徑中的一種動態生長,由于動態,更難捕捉,所以幾率渺茫。
或者說,獨角獸就是頂在螞蟻頭頂的瓶頸與天花板,唯有突破,才有生機。而只要突破穹頂,便能扶搖直上,氣“象”萬千。
因此,在整個社會分工中,助力螞蟻、支持大象的比比皆是,但成功的獨角獸孵化器,卻寥寥無幾,這也就是為何幾乎所有資本都視獨角獸為“新物種”、“稀有物種”,只要有企業抵達這一步,便意味著未來一片坦途。這也便是天九共享致力此領域,一干就是近二十年的初衷與初心。
這么多年來,天九共享一直以“孵化獨角獸,助力中國夢”為使命,僅近三年便成功孵化了漢邦剪裁、蜂狂購等30多家全球化經營的高成長型企業,在全球38個城市擁有100多家全資和控股公司。
為了讓更多螞蟻能不經歷陣痛,就發展成為獨角獸,并進一步躍升為大象,天九共享著力提供最強的企業孵化能力和綜合賦能,幫助其孵化成快速成長的優秀企業。
通俗講,只要你有優質項目,天九共享便幫你孵化;你的公司或項目若希望被上市公司并購,天九共享便幫你對接上市公司;你若有成功的商業模式,天九共享便幫你快速復制到全中國、全世界,讓“螞蟻”閃電式變成“獨角獸”,再變成“大象”;你若有團隊和人脈,便可參與成功模式全球聯營,分享“螞蟻變大象”的價值;你若有閑置資本,便可對若干個擁有成功模式的項目進行組合投資,低風險分享“螞蟻變大象”的價值。
而這一切,所有參與者都不用給天九共享付費,相反,天九共享還會給其進行戰略投資。
如今,天九共享耗時十余年,已經打造了一個全球通O2O的超級商務平臺,竭力整合全國乃至全球的資金、資源、人才、技術、項目,以共創、共享、共贏為模式,集商機、智慧、人脈為一體,通過為優質項目找發展資金,為企投資本找優質項目為手段,實現“抱團發展,共享螞蟻變大象的價值”。
這是一種模式,更是一條暢通的高速公路,在原來所有螞蟻迷茫,不知如何變成大象的路上,天九共享打通了最后的一截“斷頭路”,讓優秀的企業都能以獨角獸的身份,徹底挺直腰身,等待騰空一躍。
轉自: 先鋒科技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