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金融科技成為全球投資人和創業者聚焦的熱點產業,其截至2018上半年全球投資額就高達580億元,投資筆數達到875次。在各項技術相繼成熟并落地應用的環境下,金融科技發展進入3.0時代。本次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2019中國金融科技專題研究報告》主要針對了金融科技進行發展解讀、用戶研究以及未來趨勢預測。
金融科技公司迎上市熱潮三大細分領域落地應用引關注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更多新興技術被融合到金融行業之中,金融科技迎來爆發期,全面進入3.0時代。而在中國,金融科技從2016年其邁進3.0時代,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以及新興技術的融合,金融服務應用至更多生活場景之中。而更趨頻繁的資本運作以及傳統金融機構的轉型,是這個階段金融科技發展的顯著特點。數據顯示,2017年11月到2018年12月,在境外證券市場上市的公司有13家,首次公開發售的融資規模接近25億美元。
金融科技發展愈趨成熟,在于互聯網結合加深的情況下,其于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移動支付三大細分領域的落地應用也更受關注。在消費金融領域,數據顯示,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從2010至2017年每年均以15%以上的增長率發展,消費者通過信貸進行提前消費的觀念逐漸養成。而互聯網背景下的消費金融,更具備覆蓋用戶廣、交易及獲客成本低、風控數據獲取渠道廣泛的特點,發展迅速。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達到19211.7億元,預計2020年突破45000億元關口。而用戶也普遍認為在線消費金融產品促進其消費,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超六成受訪用戶認為在使用消費金融產品后期消費頻率得到了提升。
在供應鏈金融領域,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分別有29.9%和24.8%的受訪企業因供應商要求墊付及客戶企業要求賒銷的原因而造成資金短缺。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在供應鏈條中的低話語權導致其運營周轉困難,而傳統金融服務往往難以惠及該部分企業。通過圍繞核心企業整合“三流”信息以降低其上下游中小企業授信門檻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因此深受歡迎。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過半受訪企業愿意使用供應鏈金融服務。
在移動支付領域,中國移動支付發展目前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水平。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達到6.59億人,2018前三季度交易規模達到199.2億元。且移動支付產品對用戶日常生活環境覆蓋程度不斷提升,用戶滿意度高企。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超八成受訪用戶對移動支付產品的覆蓋場景完善度表示滿意。
互聯網金融用戶科技應用呼聲高蘇寧金融技術驅動打造核心競爭力
在金融服務結合互聯網發展加速的同時,用戶對于高科技技術應用的呼聲也不斷提高。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受訪移動支付用戶對于產品安全信息問題最為關注,各有四成受訪用戶擔心財產信息泄露和個人賬號被盜取,而發展因素方面,信息安全保護加強最受期待。對于移動支付用戶信息安全保護的加強,需要相關企業加強在技術方面的投入。同時,大數據風控的重要性也十分明顯,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詢)數據顯示,超六成受訪企業偏好半年內償還貸款,短期借貸需求巨大同時,償還風險問題也值得關注;用戶貸款方面,近兩成受訪在線消費金融用戶表示會逾期還款。在互聯網金融產品發展加快,覆蓋更多用戶及企業,發揮金融普惠作用的同時,企業風控能力十分關鍵,而結合大數據技術布局風控的企業則在市場競爭中占有先機。
目前蘇寧金融結合高新科技,覆蓋多個細分金融服務領域的金融科技綜合平臺代表,其通過研發上線大數據風控、金融AI、金融云、區塊鏈、物聯網金融、生物特征識別等六大金融科技打造核心競爭力,在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保險、支付等方面均有出色表現。金融科技技術的應用有力支撐著蘇寧金融發展。
供應鏈金融方面,蘇寧金融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種方式與眾多商業銀行、金融機構建立廣泛合作,共同踐行普惠金融;消費金融方面,其任性貸業務支持裝修、旅游、教育、購車等多場景在線申請,為個人用戶提供普惠金融服務,任性付業務蘇寧易購會員提供0首付、0手續費、最長24期的消費分期服務。而在這兩個領域金融業務的順利開展,有賴于蘇寧金融的金融科技技術,其“多普勒”企業貸款風險預警系統有力支撐了蘇寧的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風險管理;“伽利略”行為數據信用風險模型體系,具備1500多個特征,已應用于10多個客群和場景的信用風險防范;“幻識”反欺詐情報圖譜系統支持實時識別貸款中介以及安全威脅;風險數據集市等風控基礎設施也有力支撐蘇寧金融業務的快速發展。
移動支付方面,蘇寧金融應用生物身份識別技術,探索無感知支付模式,刷臉支付、一鍵付等功能,圍繞C端重點打造了掃碼付、刷臉支付等核心產品,在B端主要提供了跨行通、電商通以及物流金融解決方案,目前已經覆蓋近5000家線下門店。
監管科技及數據共享趨勢明顯平臺型主導企業優勢更大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金融科技賦能傳統金融業務發展勢頭將繼續保持迅猛狀態,未來更多金融科技細分領域發展會走向成熟。但金融科技發展將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其發展過程中,部分行業或企業容易犯冒進的問題,而金融業是國家發展的重點領域,因此未來對市場的規范監管將更加嚴厲。目前監管科技(RegTech)發展開始受到政府及行業重視,未來該種能更大范圍內提高合規監管效率的技術應用將得到強化。另一方面,金融科技企業發展未來將加強與傳統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一方面金融科技企業資金端壓力將得到減少,另一方面也能推動傳統金融機構轉型。而隨著平臺與機構間合作加深,未來金融數據共享(OpenBanking)趨勢將愈發明顯。通過金融數據共享,金融科技產品將呈現更多元化的特點。
金融科技產品呈現多元化特點的發展趨勢,同時受用戶需求驅動,未來企業將為了更加切合用戶個性化消費需求而將產品應用至更多具體消費場景。如電商、物流等互聯網平臺主導的金融科技在產品結合場景方面將具有更大優勢,該類平臺能通過具體用戶消費場景、供應鏈物流運作場景提供具體產品,在市場開發上更占優勢。
轉自:賽迪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