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還是我國鄉村振興接力扶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的第一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電信賡續紅色血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肩負起從扶貧攻堅到鄉村振興的歷史重擔,不斷滿足城鄉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共同開創智能信息文明的美好未來,不負使命擔當,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
扶貧攻堅成績卓著
扶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在建黨百年這個重要的歷史節點,回顧中國電信的扶貧史,這也是一部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奮斗史。
自1980年代開始,中國電信的前身各地郵電局就承擔了扶貧工作。2002年以來,中國電信先后承接四川鹽源、木里,新疆疏附和廣西田林4個縣的定點扶貧以及西藏邊壩、青海久治2個縣的對口支援任務(即“4+2”扶貧縣),這6個縣中,其中有5個位于“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
經過十八年的扶貧探索,中國電信建立了總部統籌、條線主責、掛職干部抓落實的工作體系,形成了具有電信特色的大扶貧工作體系。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年來,中國電信從網絡、資金、人才、項目等多個方面持續發力,累計投入數千億元加強農村地區網絡建設,向“4+2”扶貧縣投入扶貧捐贈資金近7億元,實施扶貧項目100余個,先后有5400余名扶貧干部投身扶貧事業。
2020年,經過十八年的披荊斬棘,中國電信“4+2”扶貧縣、各級公司1438個幫扶村全部脫貧摘帽。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的背后,是中國電信五級穿透、精準施策的大扶貧體系。中國電信因此連續三年在中央單位定點扶貧考核中獲得最高等次,先后獲得2020年全國脫貧攻堅獎組織創新獎、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先進個人及先進集體等國家級榮譽稱號5個,獲得各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榮譽稱號20余個。
加速推進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
建設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而建設數字鄉村,離不開通暢的網絡基礎設施能力。十三五期間,中國電信已經實現了農村地區三個98%的網絡覆蓋目標:98%的行政村通寬帶、98%的行政村通4G,98%的貧困村通網絡專線,有效縮小了城鄉數字鴻溝。
下一步,中國電信將繼續加大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力度,在縣域及以下農村地區建設千兆光寬、5G網絡、物聯網、數字化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以網絡帶動提升鄉村治理、產業、消費數字化水平,增強鄉村振興的造血能力。
扎實推進數字鄉村建設
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戰略和數字中國戰略的結合點。中國電信作為建設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維護網信安全的主力軍,多年來,高度重視推進農村信息化建設,服務農村各項事業發展。
其中,提升鄉村治理信息化水平是鄉村振興的重要著力點。作為電信運營商,中國電信憑借穩定的4G、5G和光纖寬帶網絡底座,與華為、中興、新希望等合作伙伴一起,在甘肅莊浪、陜西鄠邑、江西武寧、湖南果園等全國630多個縣、20多萬個行政村部署了智慧黨建、平安鄉村、人居環境整治等一系列數字鄉村場景化應用,打造出了鄉村數字化治理標桿,不斷提升鄉村治理信息化水平。
同時,中國電信還以信息技術帶動業態融合,創新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5G、生物技術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農林木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助力發展智慧農業、智慧畜牧、特色小鎮等新業態。
下一步,中國電信將全面實施云改數轉戰略,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安全可信的數字化能力優勢,聯合電商、醫療、教育、金融等領域內部專業隊伍及生態合作伙伴,全面推進數字鄉村建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記者 吳曉芳)
轉自: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