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喜迎二十大 國企有擔當”——云南省屬國有企業社會責任(ESG)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在海埂會堂玉蘭廳召開。云錫控股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程睿涵對云錫十八大以來履行社會責任情況進行了發布,并答記者問。
程睿涵談到,百年云錫是云南現代工業文明的搖籃,始終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在抗戰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作為“滇錫貸款”換取外匯的重要戰略物資以及前蘇聯援建的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就曾為國家及云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錫作為國家稀有金屬戰略資源,在半導體芯片、5G通訊、光伏電池、軍工國防等多個產業門類中廣泛應用、不可或缺。云錫作為全球錫、銦“雙龍頭”企業,是全球唯一的錫產業鏈縱向一體化企業,錫、銦資源儲量全球第一,錫產品市場占有率自2005年以來16年穩居全球第一,創造了“世界錫業看中國、中國錫業看云錫”的發展跨越。
程睿涵從五個方面詳細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云錫履行社會責任取得的成就。
一是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全力保障錫、銦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和安全穩定。目前保有錫資源儲量占全球10%,銦資源儲量占全球30%,位居全球第一,十年來國內市場占有率從39.4%提高至49.3%、國際市場占有率從18.4%提高至23.9%,進出口額增長幅度連續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控股的錫業股份成為RCEP實施后云南省首家、全國第十三家經核準出口商,竭盡全力保供中國寶武、首鋼股份等下游重點企業,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二是堅持創新驅動,全力攻克錫、銦領域“卡脖子”技術。十年來投入研發經費32億元,年均增長率21%,建成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及創新主體62個,下屬5家企業通過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企業或創新團隊認定、1家企業入選云南省“專精特新”企業;組織實施科技項目1000余項,獲授權專利320件,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進步成果獎勵45項,主導制定國家標準34項、行業標準10項、團體標準3項。聚焦國家電子新興產業急需的“卡脖子”技術開展攻關,芯片封裝用焊錫球等一批國產替代新產品加快研發轉化。突破了國外長期對赤鐵礦脫鐵處理高鐵閃鋅礦工藝的技術壟斷,獲“中國鉛鋅行業創新發展杰出貢獻獎”。
三是聚焦做強做優做大主業,全力當好穩增長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圍繞“精深加工延鏈、綠色智能補鏈、改革創新強鏈”思路,全面打造“跨周期可持續、逆周期可調節”的發展能力。十年來資產規模從495億元增長至604億元、營收從263億元增長至662億元、利潤總額從1.61億元增長至25.11億元、利稅總額從16.43億元增長至47.83億元、全員勞動生產率從14.45萬元/人提高至41.43萬元/人,累計上繳稅費148.09億元,帶動就業10.56萬人。
四是深入踐行安全綠色發展理念,當好安全環保標兵。十年來在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上投入資金超過53億元,下屬4家主力礦山全部進入“國家級”綠色礦山行列,礦山生態面積修復達3.56萬畝,復綠復墾成活率超95%。錫冶煉工廠作為云南省首個“退城入園”標桿項目,創造了全球錫冶煉“五個世界之最”行業新標桿。建設云南首個“光伏+生態修復”大型新能源項目—中瀾?云錫尾礦庫光伏電站群項目,同時實現綠電供應、礦山尾礦庫生態修復和資源增值。
五是堅持共享、共建,構建和諧共贏的“生態圈”。為員工搭建良好的職業通道和發展平臺,讓奮斗者的榮譽亮起來、腰包鼓起來、腰桿硬起來。完成3萬多職工住房的“三供一業”改造,解決了6000余戶職工的保障性住房問題。十年來投入資金3425萬元助力定點幫扶的馬宗村、新寨村、者臺村實現脫貧摘帽。在疫情防控中,貢獻了保產抗疫“雙勝利”的云錫經驗,被云南省國資委轉發省屬企業交流學習。控股的錫業股份多次榮獲“年度社會責任獎公司”“最具社會責任上市公司”稱號,ESG指數位列深交所有色行業111家上市公司第6位、深交所上市的云南有色公司首位。
程睿涵表示,云錫的發展離不開各界各方的支持,履行社會責任是國企應盡之責。當前云錫正全面煥發新面貌,在“十四五”及未來的發展中,云錫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展成效。云錫愿與社會各界一道,攜手共進、互促共贏,為實現云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云錫更大的貢獻。
在答記者問環節,程睿涵就記者關心的百年云錫“老樹發新芽”、煥發新面貌方面取得的成效、背后的原因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