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煤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8-30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在北京召開2022年煤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發布《煤炭行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2)》及《煤炭行業社會責任指南》,并就其相關內容進行解讀。


      《煤炭行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2)》援引的《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21)》顯示,煤炭行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為38.9,總體處于二星級水平,即起步階段,在19個重點行業中排名第8位。《煤炭行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2)》內容顯示,2021年以來,受國內經濟持續恢復,國際大宗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煤炭市場供應偏緊,加之疫情多發頻發,煤礦安全生產和能源保供面臨嚴峻挑戰。而煤炭企業在國家能源戰略中發揮著“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從煤炭供需方面看,2021年國內煤炭供需持續偏緊,煤炭市場高位震蕩,煤炭行業克服多重困難,在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前提下,加快釋放優質產能、挖潛增產,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2021年我國全年煤炭產量41.3億噸,同比增長5.7%,創歷史新高;其中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產量40.7億噸,同比增長4.7%。全國鐵路累計發運煤炭25.8億噸以上,同比增長8.8%。從煤炭企業營收方面看,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營業收入3.3萬億元,同比增長58.3%;應收賬款4313.7億元,同比增長60.1%;資產負債率64.9%;利潤總額7023.1億元,同比增長212.7%。前5家、前1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占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的比重分別達到25.7%和30.2%,經濟效益進一步向資源條件好的企業集中。


      《煤炭行業社會責任指南》顯示,與信息披露漸強趨勢形成對比的是,當前的ESG投資策略對煤炭行業并不樂觀,煤炭行業提升ESG表現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碳排放總量、強度“雙控”政策措施將更加嚴格,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還將持續下降,煤炭總量增長空間將越來越小。這將倒逼煤炭企業必須轉變觀念,樹立新發展理念,加快向生產智能化、管理信息化、產業分工專業化、煤炭利用潔凈化轉變,加快建設以綠色低碳為特征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能源保障。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行業協調部處長唐秀銀在會上表示,煤炭作為傳統化石能源,是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不可替代的部分。隨著能源結構轉型需求越發迫切,我國頂層設計中煤炭行業發展的指導方向亦轉向清潔化和智能化。


      此次發布會還為國家能源集團、中國神華、國能神東、國能寧夏煤業、華電煤業、開灤集團、山西焦煤等企業舉行了授牌儀式。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開灤集團、陜煤集團等四家單位獲授“煤炭行業社會責任發布卓越杯”,國家能源集團陳慧、中煤集團阮仕俊、開灤集團張偉獲授“煤炭行業社會責任發布敬業者”獎杯。


      據悉,今年是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第11次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2年以來,已有259家煤炭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展示了煤炭企業的擔當精神,彰顯了煤炭企業的重大社會貢獻,樹立了良好社會形象。(記者劉曉慧)


      轉自: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