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牢記總書記囑托東鄉巨變換新顏--中國石化幫扶甘肅東鄉十年紀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10





      編者按: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布楞溝村,長年因干旱缺水而苦,因無路閉塞而困,因產業匱乏而貧。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沿著陡峭山路來到這里,留下了“要把水引來,把路修通,把新農村建設好”的殷切囑托。這一年,黨中央把定點幫扶東鄉的光榮任務交給了中國石化。


      中國石化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2013年以來,累計在東鄉投入幫扶資金超7億元,多領域、全方位開展幫扶工作。時光荏苒,今天的東鄉和布楞溝流域整體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書記當年走過的黃土路已經變成水泥路,家家戶戶用上了自來水,特色產業紅火起來,校園里書聲瑯瑯……東鄉群眾唱著新時代的“花兒”,奔向幸福美好的生活。


      見證·用心用情用力


      2013年至2022年


      中國石化定點幫扶甘肅東鄉


      總投入7.5285億元


      定點幫扶整體情況


      無償幫扶資金投入總額7.107億元


      幫扶物資折款4215萬元


      派駐掛職干部總數11人


      (含掛職臨夏回族自治州政府干部3人)


      實施幫扶項目總數236個


      惠及人口15.4萬人次


      其中


      產業幫扶


      資金投入2.25億元


      產業幫扶項目39個


      帶動當地就業1372人次


      消費幫扶


      幫助銷售幫扶產品26種


      幫助銷售幫扶產品6194.76萬元


      直接購買幫扶產品6073.3萬元


      教育幫扶


      資金投入1.74億元


      援建教育項目28個


      資助困難學生投入440.44萬元


      資助困難學生881人


      基礎設施幫扶


      資金投入2.64億元


      基礎設施幫扶項目34個


      修建道路總里程75.3公里


      實施危房改造1335戶


      援建鄉村文化活動室15個


      援建鄉村衛生室37個


      就業幫扶


      資金投入582萬元


      職業技能培訓26753人次


      為東鄉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178個


      黨建幫扶


      黨建共建活動34次


      結對幫扶優才生599人


      愛心志愿服務795天


      東鄉藜麥紅山野  產業鋪筑小康路


      ——因為有了藜麥,東鄉充滿致富希望的種子撒播開來


      秋糧豐收時節,色彩斑斕的藜麥在群山溝壑間格外醒目,讓原本有著“地球的肋骨”之稱的東鄉,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中國石化以藜麥產業為試點,立足東鄉的自然資源稟賦,大力推廣藜麥種植,發揮專業運營優勢,從加工、包裝、銷售、品牌等產業化要素出發,提升東鄉藜麥的品牌能力、產品價值,并通過線上平臺暢通對外銷售渠道,助力東鄉藜麥快速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現在,東鄉藜已經變成帶動村民“麥”向小康的“致富藜”。


      引育藜麥“富口袋”


      東鄉本無藜麥,中國石化把充滿致富希望的藜麥種子撒播開來。東鄉布楞溝流域海拔高、氣候冷涼、干旱少雨、土地瘠薄,無法通過常規農業生產來改善村民生活,常常勞苦一整年,收成僅能維持一家人生計。


      為了加快布楞溝流域群眾脫貧致富步伐,中國石化聯合甘肅省農科院針對當地自然資源特點、農業產業發展需求開展藜麥栽培項目。種植藜麥,打破了東鄉的傳統農業結構、改變了老百姓的種植習慣,成了東鄉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香餑餑”。


      藜麥飄香產業興


      中國石化發揮資金、技術、人才等優勢,因地制宜幫助東鄉打造集“育、產、加、銷、研”為一體的藜麥全產業鏈,吹響“種好一畝藜,做精一粒米,帶旺一個家,共圓一個夢”的產業振興號角。


      東鄉藜變“致富藜”


      藜麥熟了,農戶笑了。中國石化聚焦“品牌打造,采購幫銷”,以高于市場價格進行保護價收購,真正把藜麥的收益交到種植戶手里。


      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 澆灌大山深處希望之花


      ——因為有了好學校,東鄉的孩子們都能享有更好的教育


      東鄉石化中學開學典禮上,孩子們換上新校服,仔細整理,滿懷期待。嶄新的教學樓,標準的綠茵操場,明亮的教室和敞開式的研學辦公區,這里將是孩子們夢想起航的地方。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中國石化始終站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高度,把教育幫扶作為重中之重。中國石化將東鄉石化中學作為全系統37所重點幫扶學校之一,以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學校”為目標,大力改善辦學條件,提升師資力量和管理水平,關愛學生成長成才,用愛澆灌大山深處的希望之花。


      愛澆灌靜待春蕾花開


      2022年7月,在全國婦聯指導下,中國石化與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共同發起“春蕾加油站”公益項目,全國首個“春蕾加油站”女童成長友好空間在東鄉石化中學建設完成。


      該項目是“春蕾計劃——夢想未來”行動的創新舉措,主要在中國石化鄉村振興重點幫扶學校實施,計劃資助女童不少于1000名、建設“春蕾加油站”女童成長友好空間100個,惠及女童及家庭約20萬人次。


      改硬件讓好學校就在家門口


      2019年12月,為進一步完善當地教育體系、提高教學水平,中國石化開始在東鄉達板鎮建設新的石化中學。該學校位于沿洮河經濟帶核心區,占地面積50150平方米,中國石化和東鄉共同投資2.48億元,是全縣設備設施條件最好的學校。


      2021年9月,東鄉石化中學迎來第一批800名初一學生,目前初一學生953人,初二學生605人,教職工106人,師生隊伍逐步壯大。


      強師資讓山村教師教得更好


      中國石化加大東鄉石化中學網絡教育與多媒體教育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投入力度,聘請高水平校長和管理團隊,聯合北京師范大學開展東鄉石化中學特色建設與品質提升整校推進項目,全面提升石化中學教學質量。


      2022年,東鄉石化中學獲得州級“五星級德育星級校”、縣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兩名教師獲得臨夏州優質課競賽二等獎。在2022學年春季學期全縣學業質量監測中,東鄉石化中學排名第一,總分、平均分領先于縣內其他初中,教學水平穩固提升。


      布楞溝溝壑變坦途 暢通振興大通道


      ——因為有了車能走的路,布楞溝村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


      布楞溝,東鄉語意為“懸崖邊”,地處窮山僻壤,干旱少雨,滿目盡是黃土。站在村頭對面的黃土塬上放眼望去,只有一條狹窄的土路連接著外面的世界,不僅僅禁錮住人們通往遠方的腳步,更限制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望。


      群山之中的布楞溝村過去沒有路,確切地說是沒有車能走的路。因為沒有一條像樣的路,布楞溝村成為東鄉最閉塞最貧困的村莊之一。得知村民們的困難后,中國石化積極展開幫扶,為當地老百姓修建通往幸福和致富的“惠民路”,將村子與大山外的世界連接起來。


      把路修通惠民生


      2013年3月,中國石化派專家組深入東鄉進行實地考察后,決定投資2500萬元為布楞溝修建一條出村主干道——布楞溝村通村硬化路。這是中國石化在東鄉實施的第一個幫扶項目。5月,僅用了62天,從溝底到山頂的寬5米長20公里、加設3000多個防護欄的水泥硬化路就建好了,蜿蜒平整地通向布楞溝村的家家戶戶。


      布楞溝村通村硬化路的修建不僅僅保障了村民出行安全,更有效帶動了布楞溝村經濟發展,極大地提升了當地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也堅定了中國石化定點幫扶的信心和方向。


      道路建遠助民利


      路是經濟發展的血脈。2020年初,在國家、省州的支持下,折紅二級公路正式通車。折紅公路沿途經過東鄉的東塬、鎖南、達板、高山等10個鄉鎮,優化了全縣的交通路網結構,成為蘭州市通往臨夏州、甘南州的一條快捷通道。布楞溝人到達板鎮、到縣城,到臨夏、到蘭州,似乎“抬腳就到”,出門辦事當天就能輕輕松松打個來回。


      折紅公路上車流量大、車速也很快,為方便村民出行的同時,保障孩子們上學過馬路的安全,村里積極申請項目,在折紅公路上架設了一座橋。“既連接路南的村委會、學校和路北的新村,方便孩子們上學、鄉親們辦事,也成了服務旅游業的景觀橋。”村黨支部書記兼主任陜斌杰說。


      路修好了,不僅為生活帶來便利,也讓大家有了走出大山的機會。這條“致富路”,真正將布楞溝與大山外的世界連接起來,不但降低了村民運進生活生產物資的成本,而且可以把當地土特產賣得更遠,已然成了產業發展路、鄉村振興路。


      轉自:中國石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