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廣東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2017)》在廣州發布,這是廣東第二年發布專門針對區域內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該報告由廣東省工商聯等單位歷時5個多月問卷調查、走訪調研后共同編寫完成。期間共發放調查問卷3000多份,赴珠三角和粵東西北13個地級以上市進行實地考察,著重就上規模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建設、利益相關方溝通參與、推進社會建設、參與精準扶貧、支持創業創新、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發展共享經濟、商業模式創新、互聯網+、質量安全、環境保護、慈善公益、員工發展等方面展開調研。
《報告》分為總報告和案例篇兩大部分,總報告通過翔實的數據和鮮活的案例,對2016年廣東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總體情況進行五個方面的概括歸納,全面展示廣東民營企業在創新、扶貧、公益建設等方面以及對內、對外履行社會責任的實踐成果;案例篇則挑選22家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廣東民營企業,展示它們各具特色的履責經驗。
總體來看,廣東民營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呈現如下特點:一是將社會責任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管理體系和全部運營活動中,通過負責任的管理運營,協調履行好經濟、社會、環境三大責任,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二是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員工、消費者和社區居民等的權利,建立健全社會溝通和參與機制,在企業生產運營全過程中,將保障人的安全健康與公平發展機會放到重要地位;三是加強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做大綠色產業;四是尊重利益相關方的關切和利益,踐行公平運營,促進產業鏈中責任與利益的共擔共享;五是不斷提高企業經營透明度,加強與國內外各方的溝通合作,共同營造良好的社會生態環境。
中國社科院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彬、暨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沈洪濤對《報告》給予高度評價。林彬說廣東連續兩年發布《廣東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曬廣東民企履行社會責任的“成績單”和“發展藍圖”,凝聚社會各界對廣東民營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共識,向全社會釋放民營企業的正能量,營造有利于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輿論環境,樹立粵商新形象。沈洪濤表示,今年的《報告》無論是問卷數量還是企業案例數都比去年有所增加,為樹立和彰顯廣東民營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交出一份厚重的答卷。《報告》選取的22家企業案例中,既有剛剛超過4000億美元市值的巨無霸騰訊,也有不少小而美的企業;有代表新經濟的唯品會,也有傳統行業的500強---美的和恒大,展現多層面廣東民營企業的實力和風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