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化在安徽岳西縣、潁上縣扶貧紀實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7





      江淮鄉村蹚出精準幫扶新路——中國石化在安徽岳西縣、潁上縣扶貧紀實


      在離屋子不到100米的山坳里,1000只雞在悠閑地吃著野草。這些雞是潁上縣儲德英一家重要的收入來源。兩年前,丈夫腦出血臥病在床,儲德英一家生活陷入困境。正當儲德英對未來發愁時,中國石化送來救急資金。在中國石化和技術專家的幫助下,儲德英養起了雞。她說,生態雞市場銷路好,去年掙了1.7萬元。


      儲德英一家是中國石化在安徽精準扶貧的受益者之一。中國石化在安徽扶貧30年來,因地制宜、精準施策,通過產業帶動和市場化扶持,為岳西、潁上兩縣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積極貢獻。戴厚良董事長2017年在安徽調研扶貧時表示,中國石化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充分發揮企業網絡優勢、專業優勢和技術優勢,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


      選好能人帶好頭,脫貧有盼頭,干事有勁頭


      一人發家不算富,全村小康才算數。這是潁上縣綠之源家庭生態農場負責人朱守成的真實想法。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人才是鄉村最為匱乏的資源。培養本鄉本土,有情懷、有鄉愁的能人,帶領老百姓一起干事創業,是扶貧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今年45歲的朱守成是潁上縣建潁鄉遲溝村人。早些年,他從事建材生意。2016年,中國石化找到這位致富能人,與他談合作,建議共同成立生態農場。其中,中國石化代表貧困戶入股50萬元,經驗豐富的朱守成負責管理,收益按照股比分成。


      朱守成爽快地答應了。他說,一方面可以幫助家鄉人,另一方面這個行業有搞頭,何樂不為。朱守成拿出600萬元橫下心來開始干農業。


      在生態農場,雞鴨鵝隨意在田里走動,龍蝦螃蟹在荷葉下潛游,西瓜羊角蜜在大棚快速生長,一派生機盎然。潁上縣交通便利,加上生態農業受到市場青睞,兩年時間,朱守成就基本收回初期投資。跟著朱守成一起干的扶貧戶也充滿干勁與希望。他們不僅是這里的員工,也是這里的股東。


      姚德英是其中一個貧困戶。姚德英36歲的兒子因病去世,兒媳婦改嫁。他和老伴身體不好,還要帶著兩個小孫子一起度日。加入農場后,一個月幾千塊的勞務工資,加上貧困戶的補助,讓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通過土地流轉成為農場股東的朱守倉最近忙得不可開交。入股后,他第一年得到分紅4000元。天生有殘疾、行動不便的他,買了一輛代步三輪車,又買了幾百只雞苗,跑市場、搞養殖。今年,他靠養雞掙了一萬多元。他樂呵呵地說,現在他不僅自力更生,還有能力贍養年邁的父母。


      在岳西縣響腸鎮新滸村,700畝高山生態農業在眼前鋪開,辣椒、甜瓜、豆角、西瓜果實累累,致富帶頭人王世遐正在忙活著。王世遐在岳西縣經營駕校,一直想著為家鄉做點事。縣里找到他一起為家鄉發展農業,他帶著100多萬元和中國石化一起搞農業。


      以前,新滸村的地里種植水稻,一畝田一年也就收入1000元,連肥料錢都收不回來。現在改種經濟價值高的農作物后,一畝地產值6000元到7000元。收入增加了,其他貧困戶也紛紛加入合作社。


      用市場化手段,發揮企業優勢,帶動當地就業


      岳西縣處于大別山腹地,耕地面積18萬畝,人均0.5畝,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之說,外出打工成為當地人謀生的主要手段。男性勞動力流動到沿海地帶務工的同時,留守婦女不得不獨自操持家里的生活。如何讓留守婦女有收入有保障,成為精準扶貧的重要課題。


      在扶貧過程中,中國石化利用市場化手段,依托自身覆蓋全國的銷售網絡和平臺優勢,為扶貧企業提供銷售渠道支持,推動地方企業發展的同時,為扶貧戶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實現市場化扶貧。


      作為岳西縣本土民營企業,天鵝集團既是當地納稅大戶,也是扶貧主力軍。他們通過“公司+農戶”生產模式,開創“市場在國外、技術在公司、工廠在農村、車間在農戶”家紡產業大格局。


      天鵝集團董事長儲榮生說,紡織是勞動密集型行業,吸引不少留守婦女來工作,公司幫助她們增加收入,提供一份生活保障。


      “農忙時種田種地,空閑時從事生產加工,不離土也不離鄉,每月就能增收幾千元。”在天鵝紡織廠工作的吳小燕告訴記者,她已經在廠子里工作5年,之前在外地打工,后來身體不好,回到家里休養。縣里介紹她來到工廠工作時,她非常激動,沒想到回家也可以找到穩定工作。“這是個計件工作,干得多就掙得多,工作比較靈活,離家也不遠,方便照顧老人。”吳小燕說。


      目前,天鵝集團生產的紡織品和部分勞保品已進入中國石化易捷便利店和易派客銷售平臺。去年,天鵝集團10%的紡織品通過中國石化渠道銷售。


      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不落下一個貧困群眾


      習近平總書記在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調研扶貧時說,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問題時有發生,扶貧機制要進一步完善兜底措施,在醫保、新農合方面給予更多扶持。


      2016年,中國石化響應國家民政部“同舟工程——中央企業參與救急難”號召,結合岳西新農合醫療報銷和近3年農民生大病情況,制定《同舟工程——中國石化參與“救急難”行動實施細則(試行)》。同舟工程救助工作注重與國家現行相關救助政策相融合,以彌補救助力量不足、程序多、資金到位遲的短板;注重與脫貧攻堅政策相融合,使有產業發展意愿的低保家庭有啟動資金;注重與社會救助力量相互動,盡力強化兜底保障的及時性、有效性。


      林程西和施鳳嬌夫婦是同舟工程的受益者。林程西是田頭鄉方邊村村民。幾年前,林程西和妻子在外務工,一家人日子過得還算紅火。孩子的降生,成為林程西苦難的開始。孩子早產,生下來只有2斤7兩,3歲前小病不斷,6歲時又查出腦垂體偏小、生長激素分泌不足,身高比其他孩子矮一截。為了給孩子看病,林程西全國各地醫院跑,長年外出就醫。“一出門,一回家,有時好幾個月,院子里的雜草都長得老高。”施鳳嬌說。為了看病,家里背負20多萬元債務,夫妻倆的日子也越發艱難。


      一年前,在同舟工程的幫助下,林程西得到一筆治療費用,同時結合岳西新農合大病保險的報銷,小孩接受激素治療。一年后,孩子長高10多厘米,性格也變得外向活潑。看著小孩越來越健康,夫妻倆的臉上終于露出笑容。中國石化在岳西的同舟工程項目總投資500萬元,截至今年7月,救助179戶747人,發放救急資金358萬元。


      傳統的養兒防老家庭養老模式,在空巢化的鄉村,受到越來越大的挑戰,特別是對于無子女又沒有勞動能力的五保戶,頤養天年更是難上加難。中國石化和潁上縣共同探索鄉村養老模式,建設鄉鎮養老院,讓農村老人也能居家享受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服務,滿足他們“離家不離鄰,離戶不離村”的愿望。


      潁上縣南照鎮姚崗敬老院于2016年4月竣工,當年7月正式投用。中國石化總投資285萬元,可集中供養50名五保戶老人,日常管理由鎮人民政府負責。


      吳多蘭老人在敬老院建設的時候,就盼著能住進來。她說,敬老院有吃有喝有人照顧,還結交一些伙伴,大家說說心里話,一起鍛煉身體,相比之前,生活有滋味多了。


      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石化將繼續加大扶貧力度,鞏固扶貧效果,增強造血功能,助力岳西、潁上脫貧摘帽全面實現小康。據悉,岳西有望在今年通過國家級驗收,在安徽省率先實現脫貧摘帽的目標。(記者 劉江波)


      轉自:中國石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石化《2016年可持續發展進展報告》解讀

      中國石化《2016年可持續發展進展報告》解讀

      大企業大責任,這是一份承諾,更是一種擔當。中國石化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勇擔時代責任,共促持續發展,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未改變,不忘初心,矢志不渝。
      2017-07-06
    • 中國石化全方位攜手西藏打贏脫貧攻堅戰

      中國石化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西藏工作有關要求,結合企業自身優勢,全方位、多層次開展援藏工作,與西藏地方政府、藏區同胞攜手共建,共創西藏地區美好未來
      2017-08-07
    • 中國石化援藏十五年探索出產業扶貧新模式

      中國石化援藏十五年探索出產業扶貧新模式

      中國石化充分利用自身產業和渠道優勢,探索出具有中國石化特色的產業扶貧模式,即“以銷售渠道帶動特色產業發展,以特色產業發展帶動稅收和就業,以稅收和就業帶動貧困地區持久脫貧”,在輸血的同時,努力增強當地“造血”功能。
      2017-08-10
    • 中國石化健康快車十年免費義診治愈眼疾患者近4萬人

      中國石化健康快車十年免費義診治愈眼疾患者近4萬人

      近日,正在吉林白山市義診的“中國石化光明號健康快車”備受關注。原來,這所火車醫院是專門來給貧困白內障患者免費做手術的,自7月28日開診以來,已經讓900多名患者重新見到光明。
      2017-09-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