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油拉美公司25年來社會責任的探索與實踐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3





      題記:


      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嶺,由北至南交錯在這片神秘的大陸上,如同萬年來地質結構所承載的厚重鎮守著南美洲。中國石油海外開拓市場的腳步最早始于此。在25年的時間中,積累的情誼多于財富,累加起來的是一個又一個合作共贏的綠色項目,在環境如此錯綜復雜的區域內,讓石油天然氣工業的成長與當地環境發展有機結合,不能不說是一種企業自身發展理念的勝利。而25年來,一批又一批前往拉美工作的海外開拓者們,更是從每個細節與點滴中,踐行著這樣的理念,為中拉傳統友誼不斷注入新內涵,譜寫出中拉命運共同體的時代華章。

    中國石油幫助委內瑞拉貧困村民種植木薯30公頃,并建設了配套木薯加工廠、飲用和灌溉水廠。 拉美公司 供圖


      11月5日,秘魯塔拉拉油田陽光熾烈,10區項目的毛一丁正在EA11731D井場測取油井數據。作為90后的新一代石油人,這是他第一次遠離祖國奮戰海外,多少有些陌生。


      時光飛逝,回望25年前,正是這樣一群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肩負中國石油開拓拉美市場的重任,首次踏上秘魯開始了真誠合作。恍然交錯間,項目發展已是翻天覆地、變化萬千。如今,一個又一個綠色、共贏項目的成功運作,讓各界人士無不交口稱贊。


      “中國石油在海外發展的目標,不僅是推動自身和資源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發展,還需要時刻關注工業發展給當地居民生存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一位在拉美公司多年的員工這樣描述。


      “三位一體”構建環境友好型管理體系


      中國石油拉美油氣業務從秘魯起步,當初國際化經營理念以及經驗的缺乏,使得公司在面對資源國當地環境保護方面的門檻時,經常遇到磕磕絆絆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對當地法律、法規體系規定的不熟悉,使得在很多方面的競標投標出現了問題。”拉美公司負責環境保護的負責人介紹。


      25年來,由最初有待完善的環保策略,到現在成套的相關體系文件建設,拉美公司積累了在復雜自然環境下作業的豐富經驗,并將其有效轉化成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目前,拉美公司會定期識別和跟蹤各資源國環保法律法規的變化,并不斷更新完善自身的法律法規識別體系。通過建立和不斷完善法律數據庫,形成一套有效的制度保障。


      通過管理制度規范,進而開展合規評價,嚴格杜絕環境污染。例如,組織開展湖上和雨林等環境敏感區的環保專項檢查已經成為工作常態。在環保糾紛仲裁方面,用實際行動說話,多次挽回了公司的聲譽和品牌形象。在安第斯項目雨林開發中廣泛運用新技術,推廣橇裝化、模塊化作業,大幅度降低了環保影響,已經成為了環境友好型項目的典范。


      25年時間,拉美公司業務逐步拓展到委內瑞拉、厄瓜多爾、哥斯達黎加、巴西等國家,作業種類和技術服務增加,作業環境愈加復雜,卻始終堅持對環境保護的高度關注。


      “綠色發展已成為拉美地區項目生死存亡的根本。通過長時間的環境友好型發展模式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理念已經深入人心。”負責HSE工作的曹民權經理介紹。


      2017年初,秘魯遭受了空前罕見的“沿海厄爾尼諾現象”自然災害,全國11個省遭受暴雨襲擊,山洪暴發、河水泛濫,自然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拉美公司第一時間投入到油田現場的生產安全和設施清淤工作中。在確保環境零污染后,面對自然災害給公司生產帶來的嚴重破壞、地方政府應對突發災害能力有限以及當地災民對賑災及災后重建的迫切訴求等多重壓力,立即投入到社區賑災之中,贏得了受災油區居民的高度贊揚。看似簡單而常規的行動,卻有著最深厚的理念支撐,保證著6/7區和10區項目在第一時間對災害進行有效處理。拉美各資源國環保要求苛刻,各項目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精力,取得了優良的成績。委內瑞拉湖上項目位于著名的馬拉開波湖,多年來項目未發生污染事件。


      秘魯1AB/8區項目積極推動生產方式的轉變,致力于實現清潔生產,自2007年開始,投資油田污水回注配套工程,生產污水經過物理沉降和化學處理,水質達標后回注地下。從注水試驗開始,逐步實現了生產污水的全部回注, 8區2008年7月實現生產污水全部回注;1AB區2009年4月實現生產污水全部回注。同時,合資公司加大環保投入,加強油田作業區塊環境監測,對生活用水、地表水、空氣質量、天然氣排放、土壤質量和環境噪聲實施動態監測,避免油田社區居民生活環境受到污染,得到油田周邊社區居民的高度贊揚。2012年,秘魯6/7區項目隱患治理及HSSE投入約398萬美元,質量符合要求,順利通過了政府安全環保部門的各項檢查。


      厄瓜多爾安第斯石油公司將環境管理置于重要地位,并基于此明確了多項企業社會責任和HSE指標,從教育和認識、培訓、政策、管理流程、應急預案等制定上進行科學部署。從2014年起,安第斯公司環境管理系統獲得ISO14001國際標準認證。安第斯項目的HSE業績,尤其是在環保綜合治理方面的突出做法,得到了《世界石油》頒發的“最佳健康、安全、環保/可持續發展獎”。哥斯達黎加項目高度重視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從前期EPC準備階段開始,項目公司嚴格按照環境影響評估的要求和當地法律法規,制定了具體應對措施,最大限度削減對環境生態的影響,成功遷移了首期30公頃原始森林的動物和植物,贏得了當地居民和RECOPE的一致好評,促進了與周邊社區和諧相處。長城和渤海的多支鉆井隊/修井隊獲得委內瑞拉環保部和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授予的“綠色鉆井隊”稱號、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PDVSA)安全無事故獎牌、安全優質獎牌等多項榮譽。


      情融拉美回饋當地從心出發


      拉美公司油田項目所在地大多遠離城市,油區居民醫療條件差,難看病的大問題不解決,自己員工生活不便,就很難提供醫療救助了。


      遠隔重洋,身在異鄉為異客,適應環境更要解決問題。以厄瓜多爾安第斯石油公司項目為例,該公司在油區援建的兩個社區診所常年提供“中國郎中”的巡診服務、“中國園丁”的宣教服務和“送藥到戶”的疾病防治服務,平均每年分別使5000至8000名社區居民享受到了基本的醫療服務。便捷化的醫療條件惠及當地社會的同時,也加強了油區項目和當地民眾的情誼紐帶。


      1996年創業出道在秘魯的中國石油人都銘記著一所希望小學,它至今是很多員工前往拉美工作的向往之地。從秘魯6/7區項目贊助的中國石油第一所海外希望小學Jabonillal在塔拉拉落成后,到現在22年里,這所小學持續收到拉美公司援助,或資金、或物品、或書籍、又或是生活用品,只要能幫助孩子們的都會出現在這里。在2012年,對該學校進行擴建后,校方聯系人Isabel Herrera女士見證了學校變遷的歷程,滿懷感激地介紹學校發生的變化。2012年3月,秘魯1AB/8區項目與當地政府簽署“建設雨林區現代化示范校”協議,為洛雷托省雨林地區建設學校并提供教學,幫助與州府學校聯合辦學,讓5歲的孩子都能受教育,并為土著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助學金。


      厄瓜多爾安第斯項目在教育資助中,共援建7所幼兒園、41所小學、2所技校和3所中學,還為當地青少年提供教育獎學金。公司還積極支持致力于疾病預防的組織和創新項目,2014年通過向“愛心圣女”(Virgen de la Merced) 基金會提供資金支持,為1734名2至12歲的來自低收入家庭的腦癱及智力發育遲緩兒童提供教育、照顧和康復服務。通過“生命”和“微笑行動”基金會,向基多兒童福利院捐款,為350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白血病患兒以及90名生理缺陷兒童提供了必要的醫療經費,為身患血液病的兒童提供免費治療。連續多年安第斯公司獲得資源國政府和所在社區的普遍好評與贊譽,先后收到400多封當地社區居民的感謝信以及當地政府機構或社區頒發的致謝牌匾,在厄瓜多爾權威機構或知名媒體組織的該國企業年度排名中,始終名列前茅,為中國石油海外油氣合作健康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2017年以來,拉美公司通過與委內瑞拉孔子學院合作,助力“漢語橋”大賽,提供漢語助教志愿者服務累計20余人次,有效搭建中委溝通橋梁,為推進中委兩國文化融合、促進合作發展注入新動力。今年9月,中國和平方舟號醫療船抵達委內瑞拉,為當地居民提供免費醫療服務;拉美公司派出志愿者隊伍積極提供后勤保障服務,受到委方官兵以及廣大就診患者好評,委內瑞拉當地媒體對此活動給予了廣泛報道。


      巴西公司向員工發起“獻愛心,助孤兒”募捐活動,在2017年圣誕節期間,向位于里約熱內盧北部的“Lar Luz e Amor”孤兒院捐贈衣物、生活用品等,讓孤兒院的孩子們真切感受到來自中國石油的溫暖關懷。委內瑞拉胡寧4項目中外員工積極參加當地貧困小學“送微笑,送溫暖”愛心活動,多次為學校學生捐助文具用品等物品。


      可持續發展培育當地產業人才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共有10家企業在拉美10個國家開展業務,中方員工約1000人,外籍員工7000多人,本土化率近90%。海外投資業務與工程技術、工程建設等單位與拉美國家建立了多層次的合作體系,為資源國發展帶來了大量資金和技術,累計納稅額超過260億美元,成為資源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撐。積極實施本地化戰略,員工本地化率達到92.5%,累計創造了7萬多個就業機會,培訓員工超過20萬人次,成為中國和拉美文化傳播最直接的先行者。


      25年來,中國石油在拉美地區的各類社會公益類項目累計投入近5000萬美元,拉美公司和工程技術服務公司直接投入和間接上繳的社會公益資金超過3億美元,受益群眾和扶貧幫困對象超過26萬人,間接受益群眾超過46萬人,獲得了資源國政府和所在社區的普遍好評與稱贊,為公司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006年,中國石油委內瑞拉項目幫助卡拉高萊斯地區貧困的印第安人種植木薯,面積達30公頃。作為可持續發展項目,隨后陸湖項目合資公司出資約24萬美元援建木薯加工廠,初期日產木薯餅1800張,高峰期日產木薯餅8000張,產量規模在委內瑞拉名列第三。木薯廠解決了部分社區家屬的就業問題。2010年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在其官方網站對木薯種植和木薯加工廠項目進行了報道,并盛贊該項目樹立了可持續發展的典型,多家媒體對該項目也進行了深入報道。


      厄瓜多爾安第斯石油公司遵守當地法律和習俗,創新構建了“三聯機制”(公司與政府聯管會、公司與社區聯誼會、公司與員工聯席會),搭建起政府與企業、社區和員工溝通的橋梁,有效疏通了與利益相關方的關系。通過與社區的聯誼會,公司為社區勞動力就業及社區機構參與招投標、物資供應等提供了機會,特別是“用工”桌的建立,統籌了甲、乙方用工機會,深受社區勞務市場的青睞。


      近10年以來,安第斯分公司累計為當地創造了3000多個直接或者間接的就業機會,從根上解決了社區的發展問題。從源頭上幫助當地社區居民獲得可持續發展機會和改善生活的動力,構建互利多贏的發展戰略聯盟,并努力建設“政府贊賞、社區認可、員工滿意”的和諧油區。


      轉自:中國石油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石油發布中緬油氣管道社會責任報告

      中國石油發布中緬油氣管道社會責任報告

      5月25日,中國石油在緬甸仰光發布《中緬油氣管道(緬甸)企業社會責任專題報告》。這是中國石油發布的第5份國別社會責任報告,也是中國石油首次在項目所在國舉辦發布活動。
      2017-05-26
    • 萬畝林·八億廠——中國石油精準扶貧福建長汀影像

      從“萬畝林”到“八億廠”,中國石油積極履行央企責任,積極探索精準扶貧之路,推動長汀邁向“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富裕之路。
      2017-11-08
    • 中國石油在烏茲別克斯坦企業榮獲友誼杰出貢獻獎

      中國石油在烏茲別克斯坦企業榮獲友誼杰出貢獻獎

      11月30日,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在塔什干隆重舉辦“中烏建交25周年中企卓越貢獻獎”頒獎儀式,中國石油在烏企業集體榮獲“中烏友誼杰出貢獻獎”。
      2017-12-21
    • 中國石油“益師計劃”探索石油扶貧新模式

      中國石油“益師計劃”探索石油扶貧新模式

      12月18日,由中國石油與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共同舉辦的2017年“益師計劃”——中學教學管理人員培訓班開班。來自集團公司定點扶貧河南臺前縣、范縣,江西橫峰縣和貴州習水縣的32名校長及教務管理者參加培訓。
      2017-12-2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