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糧液助力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成效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3-13





      近年來,為了幫扶對口貧困區縣打贏脫貧攻堅戰,五糧液集團提高政治站位,從產業扶貧、基地扶貧、教育鼓勁帶動,引入金融“活水”等多項領域整合資源,助力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宜賓市興文縣脫貧攻堅取得良好成效。


      在五糧液的精準扶貧體系中,產業扶貧、基地扶貧是至為重要的一環。地處革命老區的興文縣,是省級烏蒙山區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有建檔立卡貧困群眾14447戶、53565人。


      五糧液公司黨委高度重視,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納入黨委議事日程,成立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設立五糧液慈善基金會,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為總指揮。結合定點幫扶地區資源稟賦,因地制宜,因勢利導,以產業扶貧為重點,結合新村改造扶貧、基地扶貧、教育扶貧、消費扶貧,創新實施“輸血”與“造血”并舉的組合式扶貧,助力當地貧困戶脫貧、貧困村退出、貧困縣摘帽。


      扶貧車間是五糧液結合自身產業特點,投入100多萬元、捐贈300臺縫紉設備,并提供技術培訓、管理服務和訂單支持的精準扶貧項目。這個建在家門口的生產車間由五糧液提供原材料,產品加工后五糧液全部收購,當地的貧困戶可以在家門口實現就業,既照顧家庭,又實現增收。


      易芳容是共樂鎮毛村的一名貧困戶,家里4個孩子的上學問題使她沒法出遠門打工,只能種糧食和打零工。而在扶貧車間,她通過為五糧液加工酒品包裝件,每個月至少能掙1800元。“人均月收入在1800—3000元之間,年收入至少超過21600元。按照脫貧標準,一人就業就能實現一個四口之家脫貧。”毛村第一書記郭素彬說,“扶貧車間建在村上,訂單不用愁。”


      扶貧車間在解決貧困戶就業的同時,還為村集體提供了經濟支撐。共樂鎮新陽村村支書陳小華感慨道,“依靠扶貧車間,村集體有了收入,做事更有底氣”。據介紹,在興文縣玉屏鎮九角村、共樂鎮新陽村等貧困村建設的扶貧車間,累計就近解決就業500余人。


      產業扶貧是五糧液精準扶貧的一方面。近年來,五糧液利用升級建設釀酒專用糧基地,制定覆蓋宜賓市三區七縣百余鎮的扶貧政策,2017年已扶持5000余貧困戶。2018年,在興文縣教場村、太安村及珙縣云新村發展特殊訂單基地2000余畝,助力3個村人均增收20%。


      此外,為進一步可持續地加強產業支持、基地支持和農村改造建設支持力度,建立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五糧液還創立鄉村振興發展基金,重點圍繞酒業、茶業、林竹產業、釀酒專用糧基地等開展深入探索,積極撬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進入鄉村領域,以“整合+賦能+提升”為主要模式,精耕鄉村產業、破解發展瓶頸、打造行業龍頭,通過引入“金融活水”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五糧液產業跨度大,涉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這也是五糧液履行社會責任的一個有力優勢。”李曙光說,要讓貧困地區的群眾穩定脫貧、長遠發展,必須選對適合他們發展的產業。


      在五糧液的幫扶下,興文縣范家村和毛村兩個貧困村順利脫貧,村民們有的成為五糧液扶貧車間里的產業工人,有的成為五糧液釀酒專用糧種植大戶,還有的在五糧液的扶持下走上了創業道路,人均收入都得到大幅提高。(記者 王金臣)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