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脫貧攻堅戰役的主戰場,國企力量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對口援藏工作中,福建廈門海翼集團成員企業廈門廈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下稱廈工)積極發揮優勢,技術援助西藏左貢縣脫貧的故事正在閩藏流傳。
精準扶貧,既要扶智、扶志,還要扶技。2019年5月23日,由左貢縣廈門援藏工作領導小組牽頭,左貢縣廈康經濟發展有限公司 (簡稱左貢廈康公司)搭橋,廈工具體實施的 “廈工機械技能操作培訓基地”在左貢縣正式落成。
此項目旨在真正為西藏昌都地區貧困人口早日實現脫貧送技術、送服務,是廈門國企積極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援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福建、西藏兩省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全力開展對口援藏工作,踐行精準幫扶、智力扶貧理念的首個技術援藏落地項目,開啟了廈門國企技術援藏的先河。
對口幫扶 廈工和左貢縣有淵源
左貢縣位于西藏東南部,怒江、瀾滄江、玉曲河由北向南縱貫全境奔流而下,是連接藏、川、滇的重要樞紐,是茶馬古道黃金旅游線路從川滇進藏的必經之地。但長期以來,左貢縣由于產業較單一,經濟落后,發展緩慢,是西藏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廈工是國家重點生產裝載機、挖掘機、叉車、道路機械、隧道掘進機械等產品的骨干大型一類企業,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企業博士后工作站,技術實力、研發能力和成果均居全國前列。廈工和左貢縣的故事,源于對口幫扶。
自2016年7月,福建省廈門市成為左貢縣的對口幫扶市以來,左貢縣廈門援藏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引進兩批廈門市屬國企,通過掛職幫扶和設立產業扶貧開發公司等方式,著力開展經營管理、智力援藏、產業幫扶、招商引資和交往交流交融等活動,有效彌補了左貢縣脫貧攻堅工作短板,摸索出一套地 (市)國企援藏扶貧開發模式。
廈門海翼集團作為廈門市國資委牽頭的四家援藏廈門市屬大型國企集團之一,按照廈門市委市政府開展東西協作對口幫扶工作的統一部署,積極響應,主動作為,勇于擔當,從成員企業廈工股份公司中精心選拔了兩批核心骨干人員赴左貢縣開展援藏扶貧開發工作。
2018年9月,廈門海翼集團與廈門其它三家國企集團聯合出資1000萬元組建昌都市左貢縣廈康經濟發展有限公司,作為產業扶貧的運營主體,更有效銜接兩地資源,增強當地 “造血”功能,補齊當地民生短板。廈門海翼集團發揮自身產業優勢,重點開展工程機械技術培訓與租賃、銷售服務幫扶工作,助推左貢縣脫貧攻堅。
2018年11月,廈門海翼集團捐助20萬元為左貢縣中學建設兩間 “海翼愛心圖書室”,開展慈善精準幫扶,改善左貢師生的學習條件。
此次廈工具體實施的 “廈工機械技能操作培訓基地”的落成,是廈門海翼集團在精準扶貧方面的又一創新舉措,將在左貢縣脫貧攻堅戰中展現更大作為。
福建省援藏隊隊長、西藏昌都市委副書記周青松,西藏左貢縣縣委書記李雨雷、縣長羅松吉村等有關領導出席基地首期培訓班開班儀式,并為項目落成舉行隆重的揭牌儀式。福建省援藏隊代表、左貢縣廈門援藏工作領導小組代表、左貢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代表、40多位首批藏族學員、廈工培訓小組、左貢廈康公司代表等作為見證嘉賓參加活動。
在實操現場,看到學員們正在上機操作演練,周青松等領導勉勵大家一定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克服困難,努力學習,做到學有所悟、學有所成,真正掌握一技之能,早日實現脫貧致富。
倍受追捧 家門口的工程機械培訓
“我在工地上打零工,跟老鄉簡單學了一點裝載機操作,但老板一直不敢用我。”來自左貢縣下林卡鄉的農民旺堆說, “我想趁這次難得機會,經過正規學習,考取正式的操作證,以后在工地上找份掙錢多的工作。”
為了解決昌都地區貧困人口學技術難、就業難的困境,左貢廈康公司聯合左貢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通過前期大量走訪、調研,了解到各鄉鎮的很多貧困戶年輕人都想學習工程機械操作,掌握一門就業技能,于是萌生了舉辦工程機械技能培訓的想法,力爭讓群眾不出遠門也能學到實用技術,盡快實現脫貧。
首期 “廈工機械技能操作培訓班”的舉辦得到了左貢縣各個鄉鎮的熱烈歡迎和積極響應,報名人數達到了超預期的40多人。來自左貢縣美玉鄉烏比村的扎西次平,今年18歲,是本批學員中年齡最小的。本來正是上山采收蟲草的季節,蟲草采收是目前藏民最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但扎西次平說什么也不肯放棄培訓機會,說服了父母親,終于趕在開班前抵達培訓地。
談及參加本次機械操作技能培訓的心愿時,扎西次平說: “我對挖掘機非常感興趣,就想趕緊學會。現在建設項目這么多,我們村就有好幾個。學會了,我以后可以賺很多錢,建好房子,討個好老婆!”
手把手教學 廈工最優秀培訓師入藏
據左貢縣廈門援藏工作領導小組介紹,項目將以 “廈工機械技能操作培訓基地”為載體,持續完善軟硬件基礎設施,通過不定期舉辦 “廈工機械技能操作培訓班”,為昌都地區貧困人口量身打造一套工程機械實戰進階技能培訓長效機制,著力打造成為常態化、標準化、功能齊全、輻射面廣的一級實訓中心。學員們經過少則半個月,長則兩年的專業化學習,可實現從初級、中級、高級操作工到一級、高級技師 “五級制”的自我技術水平提升,并取得相應的國家從業資格等級認證。
廈門國企第二批援藏干部中的蓋震雷是該項目的具體負責人,他說:“做好對口援藏工作是我的分內之事和應盡之責。我們謹記黨的教導,援藏工作必須要落到實處,真正實現精準扶貧。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設立廈工機械技能操作培訓基地,我們本著 ‘教會一門技術,帶動一批就業’的初衷,發揮專業所長,派遣公司最優秀的培訓師入藏進行手把手教學。學員們學成后,既能自身掌握一門 ‘吃飯’好技術,還可以回去以后傳幫帶,帶動更多人通過學習技術而自主脫貧,甚至可以在當地組建施工隊,達到‘興起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的長遠目標,推動援藏項目取得實效。”
技術援藏 廈工開創脫貧新路
廈工作為廈門海翼集團成員企業、我國工程機械制造業的代表性民族品牌之一,成立68年來秉持工匠精神,匠心質造,涌現出了一批以已故全國勞動模范、 “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蓋軍銜同志為代表的新時代產業工人先鋒,打造一支“能征善戰、愛崗敬業”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先后建成蓋軍銜培訓中心、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機械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福建省高級技師培養基地。
廈工充分發揮 “蓋軍銜培訓中心”先鋒引領作用,聚焦各類人才成長,突出核心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先后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裝備發展部、武警交通、武警水電、特大型、大中型施工建設等單位提供高標準的工程機械維修服務培訓,為我國機械行業發展、行業人才等提供職業診斷、發展指導、實踐環境、技能培訓等顧問式服務,打造工程機械行業人才成長的快速通道,輸送高精準人才團隊。
據介紹,下一步,針對川藏鐵路、川藏高速公路、滇藏鐵路等國家重點工程即將開工建設的良好契機,廈工將以左貢 “廈工機械技能操作培訓基地”落成為重要抓手,按照 “左貢所需、海翼廈工所能、項目可持續發展”原則,精心開展工程機械技術援藏,為左貢縣及周邊地區培養一批實用型的工程機械操作機手,幫助建檔立卡貧困群眾盡快實現脫貧。(記者 鄧文龍 通訊員 高萬居)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