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西部礦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永利與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委書記董晉林座談,共商深度幫扶工作,助力郭洋村貧困戶拓寬致富路,努力實現整體脫貧。
曲麻萊縣麻多鄉郭洋村是西部礦業集團結對幫扶5個村中唯一一個純牧業村。全村有貧困戶199戶656人,是“黃河源頭第一村”,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薄弱,資金、技術缺乏,發展動力不足,是該縣最貧困的村子。
西部礦業集團黨委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青海省委、省國資委關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各項部署要求,高度重視郭洋村脫貧攻堅工作,多次安排專人實地調研磋商,在進村入戶、摸清實情的基礎上,細化幫扶方案,計劃共同成立合作社,以運輸產業幫扶形式帶動貧困村民走上致富路,確保按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張永利表示,作為省屬國企,脫貧攻堅既是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也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為民服務解難題的重要使命。深度貧困是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是雙方必須啃下的“硬骨頭”,希望雙方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堅定信心,切實履職盡責,細化實化攻堅舉措,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精準施策。西部礦業集團將在資金幫扶、產業幫扶上升級加力,確保真脫貧、穩脫貧,向黨和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董晉林對西部礦業集團多年來對曲麻萊縣脫貧工作給予的幫助和支持表示感謝。他說,西部礦業集團情系曲麻萊、心系貧困戶,在推進曲麻萊縣脫貧攻堅工作中傾注了大量心血,充分體現了國企的責任擔當。此次幫扶方案細節的商討,既是“輸血”,又是“造血”,郭洋村必將在西部礦業集團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完成脫貧攻堅任務。
西部礦業集團紀委書記王寵,股份公司黨委書記李曙光,曲麻萊縣麻多鄉黨委書記羅松扎西,公司派駐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合成,駐村“第一書記”格登見措參加座談。
【新聞鏈接】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這一論斷是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告誡,寄托著殷切期望,對我們不負時代使命,奮發有為,具有重大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為民服務解難題,助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國有企業的重要責任,西部礦業秉承初心、一以貫之的努力,用新思路、新方法解人民之憂,全力做好扶貧答卷。
2015年10月起,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西部礦業集團先后抽調15名優秀中層管理人員組成扶貧工作隊,分別駐守大通縣朔北藏族鄉小龍院村、東至溝村、麻家莊村,民和縣中川鄉團結村及玉樹州曲麻萊縣麻多鄉郭洋村,全力投身這場艱巨而光榮的扶貧攻堅戰。
西部礦業集團共有5個精準扶貧聯點村,其中4個在半腦山地區,一個在偏遠牧區。5個貧困村共有農戶1459戶,人口5536人,其中建檔立卡核定的貧困戶共395戶,1376人,占總人口的24.8%。
2015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脫貧攻堅工作的決策部署,西部礦業集團上下戮力同心、全面發力,投入幫扶資金173.43萬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養殖、運輸業,變“輸血”為“造血”,找出產業扶貧“新法子”;立足特色,發展鄉村旅游,推廣旅游扶貧“新模式”;創新舉措,成立扶貧互助協會,搭建互幫互扶“新機制”;齊心協力,修建文化活動室,夯實基礎設施“補短板”。
這幾年,西部礦業集團聯點扶貧村舊貌換新顏,呈現出黨的基層組織更加牢固、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體現、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提質升級、產業發展日益興旺、民心思進的生動局面。目前,已完成4個結對村194戶712人脫貧工作,2019年10月將完成剩余199戶656人脫貧工作。
西部礦業集團彰顯國企擔當,在不斷加快企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精準扶貧方面積極主動作為,加大資金投入,做深做細各項幫扶措施,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使各聯點扶貧村面貌有了明顯改觀,村民收入有了顯著提高。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