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貧困人口多,貧困范圍廣,貧困程度深,一直是脫貧攻堅的“攔路虎”。2018年以來,中國電信以變“輸血”為“造血”為出發點,從“我買”和“幫賣”兩條線全面深入推進消費扶貧工作。
據了解,中國電信兩條線幫助銷售扶貧產品6000多萬元,引入產業投資1128萬元,共涉及27個扶貧項目。
“電商扶貧” 讓農產品走出去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普及率不斷提高,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電子商務實現了脫貧致富。
新疆和田墨玉縣英也爾鄉庫木亞依拉克村的阿卜斗克熱木·艾合買提,每天早晨9點,都會來到他家的獺兔養殖房打掃衛生,給獺兔喂食。今年,阿卜斗克熱木·艾合買提養殖了100多只獺兔,已經獲得5000多元人民幣收入。要問他是怎么實現脫貧致富的,還得說到中國電信為貧困戶打造的信息田園APP上。據該村第一書記司馬義江·吾不力介紹,傳統上都是通過手把手的方式教授養殖種植技術,但效率低且不夠及時,但有了這個APP就不一樣了,在這個平臺上,新疆農業農村局制作了一批獺兔養殖短視頻。阿卜斗克熱木·艾合買提每天打開手機,就像刷抖音一樣,可以刷到打疫苗、防病等短視頻,觀看專家的示范和講解。與此同時,阿卜斗克熱木·艾合買還可以通過手機在該平臺發布農產品的信息,吸引顧客購買。
四川涼山州普格縣洛果新村的益農社里,幾名信息員正在電腦前忙碌著。在這里,信息員可以幫助當地農牧民通過網絡購買農具、家電等產品,農民豐收之后,還可以把農牧產品放在中國電信搭建的電商平臺--天虎云商上銷售。天虎云商幫農產品進了城,益農社惠農益農真便民;種香菇種出了致富路,好風景給村民帶來了好光景;金燦燦的杏子“曬”出了幸福,紅彤彤的鮮棗甜透了心……
“把平臺搭起來,把利益讓出去,把人氣帶進來,把資源融起來”,中國電信通過線上線下結合,構建農村電商運營體系的模式幫助貧困人民過上好日子。
“消費扶貧” 讓貧困戶富起來
“真的太好了,不用再搭車把梨擔到街上賣了。”
去年8月,泉州德化梨大豐收,但果農卻高興不起來。由于保存周期較短、缺乏保鮮設備、銷路不暢,大量果實滯銷腐爛,辛苦一年的種植戶面臨嚴重損失。中國電信福建泉州分公司在獲知信息后,主動與當地政府及扶貧辦對接,對口幫扶上涌鎮新冠早熟梨專業合作社。
這家合作社有60名社員,其中有5戶貧困戶。當時,300多畝的種梨基地迎來大豐收,上萬斤梨正愁銷路。經過現場實地考察,泉州分公司制定了消費扶貧方案,確定團購價格和配送方式,并通過微商城、微信群等途徑,幫助農戶疏通產銷渠道,共計銷售2590斤德化梨,為農戶增收1.5萬元。今年,有了中國電信的幫扶,農戶們自信滿滿,越來越多在外務工的鄉民選擇回家種植,一家人團聚,幸福美滿。
大力開展消費扶貧,不僅打通和拓寬了生產到消費的‘最后一公里’,還有利于調動貧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更有利于促進新化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和扶貧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近年來,中國電信與社會扶貧網合作開創“積分+消費扶貧”新模式,開展社會扶貧。中國電信天翼積分商城新設精準扶貧專區,目前已有新疆疏附縣、江西會昌縣、湖北房縣、山西定襄縣和西部深度貧困地區多個貧困縣的扶貧商品入駐。“積分+消費扶貧”的新模式,為電信用戶參與“互聯網+社會扶貧”搭建了可信平臺,擴大了電信用戶參與脫貧攻堅的渠道,精準推動貧困地區的特色優勢產品與消費市場的對接。(葉菁)
轉自:通信信息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