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飛越彩云之滇——脫貧路上的中色“印記”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2-11





      編者按: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中華民族的歷史偉業。中央企業在扶貧攻堅上的政治和社會擔當責無旁貸,在這一過程中,央企以其獨特的體制機制,成為精準扶貧的中堅力量。


      為貫徹落實中宣部關于中央媒體開展2020年“新春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見聞”活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重要講話精神,精準施策全力以赴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要求,本報派出采訪組前往云南省德宏州梁河縣扶貧一線,記錄所見所聞。


      從北京出發,飛行約4個小時到昆明,從昆明轉機,再飛行1個多小時到達祖國西南邊陲的云南省德宏州。從德宏州首府芒市出發,坐車翻越山脈,約2個小時后就到了德宏州所屬的梁河縣。


      梁河縣、德宏州所屬五縣中唯一不沿邊的邊疆縣。2001年起,就成為中國有色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有色集團”)的對口扶貧地區。


      “結合自身優勢,履行好央企的責任,不斷加大支援幫扶力度,從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基礎設施扶貧等方面集中用力,培育區域產業和龍頭企業,助力梁河縣如期實現脫貧目標。”2019年10月,中國有色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彤宙帶隊深入梁河縣考察時表示。


      云南省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是中央企業扶貧縣最多的省份。梁河縣地處云南省西部橫斷山脈西南端、高黎貢山西麓坡階地中的峽谷地帶,是半山半壩縣,其中壩區面積占總面積的12%,山區、半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88%。全縣總人口17萬人。境內居住著漢、傣、阿昌、景頗、德昂、傈僳等1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5%。


      梁河又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以種植糧、蔗、茶、烤煙和畜牧養殖為主,發展滯后、發展不充分是最大的縣情。


      由于人多地少,山大壩小、交通不便、資源匱乏,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共有50個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7935戶31973人。


      “近年來,我們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緊密結合當地資源稟賦,實施了大量精準扶貧項目。”中國有色集團掛職干部,德宏州州委常委、副州長張輝表示。目前,中國有色集團形成了德宏州、梁河縣、絲光坪村州、縣、村三級掛職干部進行幫扶。


      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脫貧能力弱,貧困發生率高、貧困程度深,是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如何啃掉這些硬骨頭,不僅是當地政府的當務之急,也給承擔具體對口任務的央企帶來了挑戰。


      參與扶貧工作,成為央企新的“時代命題”。


      中國有色集團把扶貧重任扛在肩上,從資金、人才、技術、產業、就業等多方面為梁河縣經濟建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在扶貧實踐中探索出了有力度、有精度、有溫度的路徑和模式。


      新家園


      現住聚緣村村民王新元做夢也沒有想到,她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


      2019年10月5日,是她們一家6口人祖孫三代的幸運時刻。作為梁河縣絲光坪村的易地搬遷戶,她家是整個新村第一戶搬遷進來的居民。


      祖祖輩輩都住在偏遠的山上,常年下雨,屋里潮濕陰冷,居住條件非常差。王新元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能夠住進這么敞亮的房子。“如果沒有這個政策,沒有想法和能力能夠住進這樣的房子。”


      一見面,王新元就激動地表示,“我想象不到能住上這么好的房子!我們要感謝你們,如果沒有你們的幫扶,我們也住不到這樣的房子。”


      125平方米的房子,四室一廳,廚房、衛生間、洗浴等相關設施設備配套齊全。根據相關政策,王新元一家是建檔立卡戶所住最高標準檔位的房子。


      據了解,建檔立卡戶是各地方在已有工作基礎上,堅持扶貧開發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銜接,按照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戶建檔立卡。為貧困戶建立檔案不僅成為專項扶貧的一種形式,而且能夠更好地幫助分析貧困戶的家庭問題,在解決的時候能夠從根源出發,行之有效地幫助緩解生活壓力。


      “這么大的房子,我們就是苦一輩子也不一定能買到。”


      根據梁河縣2019年平均房價4000元/平方米來算,王新元新家房價總計約50萬元,而搬進新家他們所交的費用僅僅不超過1萬元。


      她所在的易地搬遷點是梁河縣2019年唯一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該安置點在梁河縣城規劃區內,建設保障性住房226套,安置全縣9個鄉鎮有易地搬遷意愿的群眾206戶82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39戶560人,占67%。在這個安置點內,中國有色集團幫扶300萬元具體用于搬遷點進場道路建設。


      “易地搬遷的主要是有地質災害隱患、比較偏僻的村民。村民的水田和耕地都在周邊,搬遷過來后離自己的田地更近了,更方便了。”梁河縣易地搬遷辦公室主任楊升強對記者表示。


      除了安置一部分保潔員、安全員等職業,促進搬遷過來的居民就業外,他們還就近建立扶貧車間,針對老弱病殘等群體,以及沒有條件外出務工的特殊家庭就業。


      針對王新元一家收入單一的問題,中國有色集團幫助他們發展養豬15頭,解決資金1.35萬元,可增加收入4000元。“以前還要想著出去打工,離鄉背井,小孩子也看不了,現在好了,扶貧車間搞起來了我們就不需要出去了。”王新元說。


      任務重、時間緊、易地搬遷涉及到千家萬戶,要搬遷、要建設、還要穩得住。“舊的住房還要拆除,這是一個整套的系統工程,壓力很大。但是對于完成脫貧攻堅的艱巨任務,作為這里土生土長的人,我覺得沒有問題!”楊升強說。


      同樣是易地搬遷戶,楊國當也沒想到在城里還能有這樣一套房,建檔立卡戶楊國當有著一樣的感嘆。從絲光坪村搬出后,他們一家5口人住在100平方米的有二層樓的獨門院子里,水電都有保障,享受了建檔立卡戶易地搬遷補助13萬元,僅僅自籌了1萬元也搬進了新房子。


      在產業扶貧方面,2018年,中國有色集團幫扶楊國當一家扶持養羊15只,幫扶資金1.35萬元。目前,楊國當一年的家庭總收入有4萬元左右,除了在城里務工以外,還在老家種了果樹。


      “現在還缺不缺錢?”


      “不缺。”他開心地一笑,“政策好了,我們現在都不缺錢用了。”


      楊國當所在的易地搬遷點是梁河縣河西鄉照壁山,是全縣規模最大,建檔立卡戶占比最高。該安置點共涉及河西鄉絲光坪村和三鍋疆村247戶1090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03戶470人。


      由于建設資金有限,在建設過程中高位擋土墻的護欄沒有能夠及時建設,嚴重影響搬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記者看到,在村里的周圍,有幾條溝渠,形成了將近五米左右的高度。


      “村里的孩子出來玩,或者老人散步的時候,由于周邊溝渠比較高,安全風險和隱患較大。”河西鄉副鄉長楊恩平表示。


      為解決高位擋墻安全隱患,中國有色集團及時協調幫扶資金60萬元,用于易地搬遷安置點高位擋墻安全護欄建設,新建石藝護欄近700米。


      項目建成后,大大改善原有生命安全防護的不足,改善了搬遷點的面貌。“孩子出來玩耍和老人出來都比較放心。安全感提高了,幸福感也提高了,這對下一步我們美麗鄉村建設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楊恩平說。


      王新元、楊國當他們的變化,只是全縣易地搬遷戶的一個縮影。


      據悉,梁河縣易地搬遷安置涉及全縣9個鄉鎮,主要以深度貧困村絲光坪村為重點搬遷對象,該村共410戶1779人,其中,建檔立卡戶151戶667人。


      “因絲光坪村位于地質災害隱患點上,2015年被梁河縣列為易地扶貧搬遷重點村。”絲光坪村駐村第一書記、中國有色集團掛職干部李建峰表示。


      易地搬遷成為李建峰駐村以來最大的工作。


      據了解,絲光坪村目前已完成照壁山和傈花卡易地扶貧搬遷195戶,其中建檔立卡戶79戶。2019年,搬遷至新增易地扶貧搬遷點80戶,包括建檔立卡戶52戶,剩余20戶貧困戶通過自主搬遷和農危改項目,確保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均有安全穩固的住房。“到2020年,整個絲光坪村95%以上的農戶要搬遷出來。”李建峰說。


      這些安置點建成后,搬遷戶徹底告別了原居住地地質災害頻發易發、居住條件艱苦、就醫就學難的困境。同時依托縣城,通過開展技能培訓,落實轉移就業,真正達到“搬得來、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截至2019年底,絲光坪村已脫貧147戶652人,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37.06%降至0.78%。


      據統計,梁河縣共完成易地扶貧搬遷1835戶7745人,其中,建檔立卡戶898戶3702人,同步搬遷戶937戶4043人。


      “中國有色集團在定點幫扶縣基礎設施建設上持續發力,幫助建設硬化道路、飲水溝渠、活動場所等,保障了全縣易地搬遷任務的順利完成。”梁河縣副縣長、中國有色集團掛職干部李皎皎表示。


      電力擔當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扶貧以外,產業扶貧和項目扶貧,成為擺脫貧困的根本途徑。


      梁河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日照時數達到近2400小時,日照時數長十分明顯。


      作為產業精準扶貧的創新應用模式,光伏扶貧是國務院扶貧辦確定實施的“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具有收益時間長、收益穩定的特點。


      “要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各種幫扶模式,在鞏固發展好傳統產業的同時,發展新興產業,做實產業扶貧。”德宏州委常委、宣傳部長侯勝表示。


      2017年12月,國務院扶貧辦下達了關于“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的通知,根據文件,梁河縣實施河西鄉絲光坪村、三鍋疆村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建設項目。


      2018年,中國有色集團光伏扶貧電站——梁河縣河西鄉絲光坪村、三鍋疆村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建成,總裝機容量1000千瓦,總投資635萬元,其中,中國有色集團投資400萬元。


      現在,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已經試運行一年,發電量超過人們預期。“預計年收入35萬元,2019年一年已經達到42萬元,這僅僅是收入南方電網的電費,不包括國家補貼,比預期還要好。”縣扶貧辦副主任梁兆帆告訴記者。“這里日光時間比較充足,日照時間在7個小時左右,從全年來看,發電的穩定性還是比較高的。”


      光伏扶貧成為中國有色集團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產業扶貧的有效措施。電站運營周期25年,年預計總發電量約120萬千瓦時,其中前20年電價為0.75元/千瓦時,預計年總收入約90萬元,后5年電價為0.33元/千瓦時,預計年總收入約35萬元。


      除了發電,他們還準備利用電站土地進行農光互補,農業和光伏配套使用。他們已經在其他電站做過試點,種植羊肚菌,一地兩用。“如果試點成功以后,我們就可以復制這個經驗在其他電站進行推廣。”


      據統計,2018年梁河縣共建設25座村級光伏電站,總投資7199萬元,總規模1.38兆瓦,涉及8個鄉鎮、25個貧困村。中國有色集團先后為河西鄉絲光坪村級光伏電站、河西鄉勐來村級光伏電站、河西鄉三鍋疆村級光伏電站、平山鄉小園子村級光伏電站投入幫扶資金共計584萬元。截至目前,發電約212萬千瓦時,按每千瓦時電0.75元計算,已產生經濟收益約為159萬元,受益建檔立卡戶2217人。


      光伏發電成為梁河縣除農業以外,這幾年投入最大的一個項目。梁兆帆表示,今年一年全部電站的收益已經達1100萬元。


      “光伏扶貧最適合我們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可以培育和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現在全縣25個村,已經有500多萬元進賬到村一級了,村集體的收益會反哺到村民,最終沉淀落在了群眾手上。”


      招商引資


      春節期間,當你在海濱城市三亞度假時,如果接到10085的呼入業務,那么電話的這頭很有可能是從云南梁河這里撥打出去的。


      信息服務,是這個時代脫貧致富不可或缺的重要措施。


      2018年,中國有色集團與央企大唐電信集團下屬大唐融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達成協議,由中國有色集團出資490萬元入股到大唐融合聯合央企產業扶貧基金、北京外企服務總公司等企業合資建立的大唐服務外包產業總公司,并在梁河縣投資興辦大唐中色(梁河)服務外包有限公司,總投資1000萬元建設呼叫中心產業項目。


      2019年5月,項目完成一期建設,開始運行中國移動業務。至此,大唐電信在全國13個基地中,梁河縣成為其中一個,也是云南省唯一一個基地。


      “目前主要執行的是遼寧省和海南省的移動10085業務,其中海南省50%的業務是在這里。”10085業務,包括套餐升級、流量包、語音包的推廣業務,以及移動的回訪業務。“2020年,考核通過之后,我們將開始進行云南10086呼入移動業務。”大唐中色通信服務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濤介紹說。


      據了解,通信服務在整個德宏州是一個新鮮產業,沒有相應的人力資源儲備。大唐中色成立之后,他們帶來管理人員進行系統培訓。“我們會去帶領一些管理意識、管理思維的培養,基層管理人員已經培養出來,需要實踐和時間去鍛煉和成長。”劉濤說。


      通訊產業給當地年輕人尤其是建檔立卡戶帶來了新的希望。


      20歲的屈生彪,絲光坪村建檔立卡戶,目前已經是客服組長,管理著50人的團隊,曾經拿到了團隊里月入6000多元的最高工資,這個收入已經達到梁河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兩倍。“從來到大唐中色的這半年來,個人的思維能力提升了,對自己的家庭也有很大的改善。在家這邊找到這么好的工作是非常不容易的。”他說。


      據了解,目前公司正式員工的人均工資在3160元/月,而梁河縣2018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25579元和8694元。“這在梁河當地收入還是不錯的,基本工資加上績效以及提成,在2019年11月份,我們員工拿6000多元工資的有4、5個,拿5000多元工資的有8、9個,管理崗位工資將更高。”


      “我們隊伍非常年輕化,20~27歲是我們職工的主力,這些人是梁河新的主力軍,物質需求和消費能力相對都是較高的。”劉濤表示。目前,呼叫中心在職職工215人,本地建檔立卡戶35人,定向招聘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員工,使他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提高了貧困戶脫貧的動力。通過吸收貧困戶家庭勞動力就業,爭取到2020年年底公司的就職員工,貧困戶比例不低于20%。


      不僅僅是員工在成長,企業也在一步步發展。2019年5月開始,當月只有1.7萬元的營收,到12月營收已經達到24萬元左右。“基本上,我們一個基地人數達到300人規模的時候,營收應該在200萬元~300萬元/月左右。下一步要做的是呼入業務,不斷培養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未來的成長空間很大。”


      立足梁河,服務德宏。未來,大唐中色將把業務逐步映射到德宏州。“會和政府做一些聯動,包括一些政務平臺的建設,做一些門戶網站,提供約車等生活服務類項目,可以給縣里的其他產業起到帶動作用。”


      據了解,項目運營后,爭取通過1至3年的努力,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梁河服務外包基地”,2020年年底力爭建設達到600個物理座席的項目規模,2025年年底力爭發展到2000個物理席位,并完成與當地企業院校、政府對接,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這不僅僅可以提供穩定就業崗位及更多創業機會,更將實現較高素質人才的回流和人口集聚效應,實現梁河縣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最好的禮物


      2019年6月1日,梁河縣河西鄉勐連小學的孩子們收到了“六一”節最好的禮物。他們的新食堂建成運行了。


      “原來的食堂特別的簡陋,又暗又舊,是上世紀80年代老師宿舍改建的。墻體是土墻,房屋的梁是木梁,所用的做飯爐子全部是土灶,太簡陋了。”勐連小學校長方云說。


      了解到相關情況后,2018年、2019年中國有色集團共捐資64萬元,為學校建設學生食堂,項目于2018年11月開工建設,2019年6月投入使用。該食堂提供全校6個年級90名學生,其中建檔立卡戶學生13人以及部分學前班兒童就餐。


      “啟用后,孩子們都開心得不得了。”


      新食堂安裝了電氣化灶具,安全、省錢。以前燒柴每月需要1000元,現在用電每月不足700元,結束了該食堂的柴灶歷史,成為河西鄉第一個用上電氣化灶具的貧困村小學食堂。


      “現在可以容納100多個學生同時就餐,當時我們搬進來后,其他學校都很羨慕。”


      新食堂也大大解決了做飯繁瑣的問題。之前作飯需要泡米、擇凈、蒸飯等一系列步驟,蒸個飯差不多需要2個小時。現在用電氣灶臺,只需要30分鐘就解決了。“我們搞親子活動的時候,家長進來幫我們操作,都不會用,有的都沒有見過。”方云說。


      不僅更經濟,而且解決了環境污染,在外面臨時食堂的時候,因為要燒柴火,教室里面全部都是煙氣,特別是下雨天的時候,煙氣跑不出去,就更嚴重了。一到做飯的時候,學生上課都有點困難。


      現在,新建成的學生食堂有著干凈整潔的就餐環境,標準規范的食品加工環境,有效地推進學校營養改善計劃實施,極大地保障了學校師生安全。


      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生活條件,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


      2010年至今,中國有色集團持續開展了貧困學生資助項目,累計捐助資金245萬元,幫助數百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大學生完成學業。先后捐助600多萬元用于小廠鄉勐竜中學、小廠中學、九保鄉永和小學、平山鄉梁子街小學、勐養鎮民族中學、河西鄉勐連小學等中小學校舍、食堂建設及教學設備采購,幫助梁河縣做好教育發展保障。


      得益于中國有色集團的立體幫扶,梁河縣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自2001年定點扶貧梁河縣以來,全縣貧困人口持續減少。


      2014至2019年,梁河縣脫貧出列50個貧困村,減貧7408戶30368人,其中2019年脫貧1177戶4215人,未脫貧527戶1605人,綜合貧困發生率為1.10%,全縣達到脫貧摘帽標準。“脫貧攻堅工作一直是梁河縣的工作重心,堅決打贏這場戰役,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一步都不能慢。”梁河縣委書記張益偉表示。


      扶貧攻堅決戰,央企沖鋒在前。


      近兩年,中國有色集團通過“訂單幫扶”形式采購和幫助銷售梁河縣農特產品超過260萬元。通過采購縣內大米、白花茶油、皂角米、菌菇等農特產品,助推縣內龍頭企業發展,同時要求被采購企業通過市場價上浮采購建檔立卡戶農產品、在貧困村建設優質農產品基地等多種形式,帶動建檔立卡戶脫貧。


      “2019年,中國有色集團3批7個項目先后投入幫扶資金近千萬元,大唐中色呼叫基地、新增易地扶貧搬遷、光伏二期等項目有效促進了當地貧困人口的就業增收,對梁河縣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張輝表示。


      據統計,自2002年至今,通過基礎設施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產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多種形式,中國有色集團已累計向梁河縣投入幫扶資金2746余萬元,幫助引進資金1000萬元。其中教育扶貧900萬余元,產業扶貧765萬元,易地搬遷和基礎設施建設600余萬元,其他資金分別用于抗震救災、教育培訓、技術幫扶等。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決勝之年。中國有色集團將和德宏州、梁河縣一起攜手共進,以更加開闊創新的視野,更加奮發進取的精神,高質量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隋玉 張弦 陳巖)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 脫貧致富路越走越寬——冀中能源河北航投集團精準扶貧側記

      近日,冀中能源河北航投集團精準扶貧村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辛堡鄉老漁溝村的大棚西芹喜獲豐收,一輛輛滿載青翠西芹的卡車成了村里一道亮麗風景。
      2017-09-01
    • 中國一汽踐行社會責任 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中國一汽踐行社會責任 助力貧困地區脫貧致富

      近年來,中國一汽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以切實行動擔當起精準扶貧的主力軍,按照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的總體部署,定點幫扶國家級貧困縣廣西鳳山縣、吉林鎮賚縣、吉林和龍市,并承擔對口援助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左貢縣、芒康縣...
      2017-11-13
    • 中國黃金:脫貧攻堅中的央企擔當

      統計顯示,近5年來,中國黃金在全國12個省、自治區的33個國家級貧困縣和貴州省貞豐縣、河南省新蔡縣兩個定點扶貧縣,以及新疆、西藏、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大力開展援助幫扶和投資建設,已累計扶貧投入近1億元。
      2018-03-05
    • 平安人壽助力脫貧攻堅 “三村建設工程”有序鋪開

      平安人壽助力脫貧攻堅 “三村建設工程”有序鋪開

      近日,中國平安集團旗下平安人壽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簽訂了精準扶貧協議。平安人壽計劃未來三年累計投入1000萬元,助力烏蘭察布脫貧攻堅,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2018-08-10

    熱點視頻

    臨床治愈率多少?治愈后還會感染嗎?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回應了 臨床治愈率多少?治愈后還會感染嗎?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回應了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