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京西深山里的門頭溝區清水鎮梁家莊村,鮮嫩的高山蘆筍陸續成熟,北京國資公司旗下北科建集團派駐的脫低幫扶團隊幫助村民聯系銷路、設計包裝,與村民一起勞動。看著蘆筍一筐筐地往外運,村民們個個臉上笑開了花。
2018年以來,北科建集團貫徹落實北京市屬企業“一企一村”結對幫扶和北京國資公司黨委要求,按照黨建引領、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文化幫扶的總體思路,發展高端民宿產業,探索出了一條產業主導、擴大就業、增收創業的脫低幫扶工作新模式。2019年底,梁家莊村已經舊貌換新顏,實現82戶137人穩定脫低。這只是北科建集團踐行國企社會責任的一個縮影。
梁家莊村嶄新的一條路。
黨建引領永擔當
作為首都國企,北科建集團黨委始終牢記“看北京首先從政治上看”的要求,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領導作用,把服務國家戰略和首都發展作為謀劃推進工作的立足點,把體現擔當、彰顯責任貫穿企業治理全過程。
近年來,集團黨委和經營班子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和服務首都建設,引領集團不斷邁出新步伐、展現新擔當。主動參與北京“三城一區”建設,聚焦北京懷柔科學城和中關村科學城的發展定位,積極推進懷柔國際科創中心和海淀西北旺相關地塊開發,助力世界級原始創新承載區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高標準做好中關村生命園、大興生物醫藥基地和中關村核心商務區部分區域的供冷供熱服務,打好首都藍天保衛戰;積極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有所作為,聚焦區域聯動、差異化發展,扎實推進天津中加低碳生態示范區項目和天津北辰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出色完成上級交辦的京藏交流中心建設任務,五一前108戶援藏干部“拎包入住”北京援藏干部公寓,實現辦公住宿一體,享受到北京市為“長期援藏、長期建藏”提供的周密保障。
北湖科技園產業1期——電子信息創新園正門實景。
接續傳承真擔當
北科建集團發展歷史充分彰顯了國企責任擔當。1999年,承擔國務院和北京市開發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政治責任,北科建集團應運而生,成功開發了中關村西區、中關村軟件園、中關村生命科學園,打造了聞名世界的中國科技創新高地,探索出一條具有北科建特色的科技地產道路。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中關村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5.9萬億元,其中,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為代表的六大重點技術領域實現總收入4.7萬億元。
從2009年開始,北科建集團著眼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新型城鎮化發展,把中關村建設的模式、經驗和文化從北京推向了全國,在上海、天津、長春、青島、無錫、嘉興……一個個科技地產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有力推動著區域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
“十三五”以來,依托控股股東北京國資公司的產業資源,北科建集團以產業為主導,聚集2000多家企業入駐園區,其中30余家入駐后成功上市。同時,累計獲得專利1000多項。集團被授予“中關村改革開放40年杰出貢獻企業”“中國產業地產領軍企業”“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等稱號。長春北湖科技園、青島藍色生物醫藥產業園、無錫中關村科技創新園等園區獲得科技部火炬中心頒發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疫情防控部分 北科建所屬北科泰達公司嚴守天津中加生態城 疫情防控防線。
疫情防控勇擔當
2020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嚴峻的市場環境沖擊,北科建集團依然保持了堅毅的定力、準確的研判和果斷的處置能力,守住了疫情防控和穩產保產兩條戰線,展現了首都國企執著信念和擔當作為。
北科建集團以員工和園區入園企業的生命財產安全為己任,緊盯目標積極作為、靠前謀劃,打了一場抗疫情、穩生產的漂亮仗。牢記政治責任,緊守安全底線,確保集團全體員工、各園區、各住宅小區“零感染”。對中小微企業減免千萬租金,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渡過難關。堅決做好全國抗疫服務保障,動員集團員工、園區企業捐款、捐物;幫助促進園區企業快速提升醫療防護和病毒檢測等抗疫物資產能,有力支援了全國疫情防控。所屬科慧公司投資的“優掛項目”在全國疫情防控貨運和防控物資保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被《中國新聞》報道。所屬高科能源公司圓滿完成中關村西區、大興生物醫藥基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三大園區年度供暖工作,保障了園區復工和各項科研生產的有序開展。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