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蒙交界處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米脂縣與吳堡縣通過國家能源集團等的幫扶,全部脫貧出列。
近日,記者走訪了當地,調研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在當地的扶貧實效。
吳堡:因地制宜 授之以漁
薛栓發在照料自己負責區域里的雞
吳堡縣屬于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原來就靠吃低保生活,現在在合作社喂雞一個月差不多能賺到4000、5000塊錢。”吳堡縣紅灣村村民薛栓發一邊拾著雞蛋一邊說。
僅在吳堡縣,國家能源集團就累計投入定點扶貧資金5600余萬元,實施幫扶項目近90個,覆蓋60多個貧困村,約4萬余名群眾受益。幾年間,國家能源集團在當地建立了多樣的扶貧助貧產業與基礎設施。
薛栓發所在的紅灣村曾是吳堡縣遠近聞名的貧困村,全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5戶,共133人。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養雞場喂雞、拾雞蛋,是薛栓發的日常工作。每月基本工資1000元,收雞蛋則按斤提成。這對于有著輕度腿部殘疾,妻子智力障礙的薛栓發一家而言,無疑好過原本每月1000元的低保。
在村集體合作社,村民將雞蛋按個頭分成不同檔次,包裝,倉儲、售賣。國家能源集團采取統一訂購和電商扶貧的模式,在消費端助力。國家能源集團派駐吳堡縣的掛職縣長趙文斌介紹,通過購買扶貧大禮包、設立扶貧窗口、直播帶貨等方式,國家能源集團累計在吳堡縣消費扶貧926.62萬元。
吳堡東莊村手工空心掛面廠
和紅灣村土雞蛋一樣遠近聞名的還有吳堡手工空心掛面。2018年,國家能源集團出資5000萬元援建了東莊村掛面廠,那里還保留著傳統的手工制作掛面工藝,“延福面”是掛面廠的知名品牌。包裝工人薛曉紅是當地一名貧困戶,她做的包裝工作按件計酬,一個月保底也有3000元的收入,不用再外出務工,在“家門口”就實現了脫貧。
據了解,目前掛面廠中40多個工人中,有20多個貧困戶。掛面廠僅2019年就增加了務工收入80多萬,其中貧困戶增加收入30多萬元。國家能源集團認購僅今年截至目前,就認購超過6萬多斤掛面,2019年認購總量則達到了16萬斤之多。事實上,吳堡手工空心掛面在當地以小有名氣,產量供不應求。
米脂:果業主導、多措并舉
位于陜北高原腹地的米脂縣曾以農業為主導,就業面窄,經濟落后,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縣。
從2018年開始,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公司年平均投入超過1500萬專項扶貧資金幫助當地脫貧。國家能源集團神東煤炭集團公司派駐米脂縣的掛職副縣長張鵬介紹,幾年來,神東煤炭集團公司縣“果業主導,多業并舉”“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發展思路,通過山地蘋果、小米、光伏等產業扶貧和電商扶貧手段,將當地貧困發生率由16%降至不到百分之一。
遠眺米脂縣艾家茆底村山地蘋果示范園
山地蘋果產業以米脂縣石溝鎮善家溝村志紅蘋果專業合作社為例,在建設過程中,國家能源集團分兩次共捐資50萬元為其新建灌溉系統并配置蘋果儲藏筐架。該蘋果園已累計給貧困戶分紅10余萬元。在消費端,據國家能源集團駐管家咀村扶貧第一書記高飛介紹,2020年截至目前,國家能源集團已采購米脂山地蘋果超過320噸,價值200多萬元。
柳家洼村溫室大棚
柳家洼村村黨支部書記常浩彥見到記者一行很高興:“國家能源集團給我們建設溫室大棚以后,以點帶面,帶動了柳家洼70%、80%的農民達到增收。”
2009 年,國家能源集團投資 112 萬元,和政府合作,在柳家洼村建了 16 個溫室大棚,搭建起產運銷平臺,并進行水、電、路及農田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種植芝麻香瓜、葡萄等經濟作物,當地村民再不受干旱缺水的制約,告別了靠天吃飯的生活。
更多的鄉村振興措施正在路上。“要吸引人才回到當地,就要先把產業做起來。”高飛說。管家咀的蜜蜂養殖業已逐步形成規模,養雞場、養羊產業正在建設。同時,當地還打造生態試點,將連片山地退耕還林,進行灌木和核桃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帶動當地進一步持續脫貧。
幸福院里,老人們一天兩頓飯只要兩元錢;愛心超市里,貧困戶和村民可以憑借社會勞動和參與、支持村委會工作等賺取積分購買生活物品……。
鄉村振興的號角已經吹響,持續脫貧的戰斗還在路上。國家能源集團等一批主力企業仍將滿懷熱情與干勁,繼續奮斗在鄉村振興一線。(索煒 張振聲)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