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期貨主力合約上行至2500元/噸附近遭遇較大阻力,價格承壓回落后在40日均線得到支撐。站在當前時點,我們對甲醇2015合約仍然看好,但由于烯烴漲幅不及甲醇,下游MTO裝置已進入理論虧損狀態,甲醇繼續上漲的空間和流暢度會受限于下游利潤,后市或振蕩上行。
國內供應穩定
上周國內甲醇裝置開工負荷為70.57%,環比上漲1.33個百分點,同比下跌0.93個百分點。其中,西北地區開工負荷為83.29%,環比上漲2.31個百分點,同比下跌2.21個百分點。西北地區部分甲醇裝置恢復運行,加之江蘇、安徽等地部分裝置重啟,使得全國甲醇開工負荷提升。整體而言,最近一個月甲醇國內開工率維持高位,與往年差異不大,符合季節性規律。一季度,部分裝置有投產預期,但一季度的春季檢修有望抵消新增投產量。
進口方面,最新數據顯示,甲醇海外開工率為67.3%,較前期高點回落10個百分點,處在近幾年低位水平。伊朗Kaveh年產230萬噸甲醇裝置于去年11月底停車檢修,檢修時間較長;伊朗Marjan年產165萬噸裝置近期停車,預計檢修45天左右。甲醇進口量有望繼續下降。
綜合來看,一季度甲醇供應壓力不大。
需求有所走弱
國內甲醇制烯烴裝置平均開工負荷在80.58%,受大型烯烴裝置檢修影響,整體開工率下滑明顯,多數CTO/MTO裝置運行穩定,少數裝置窄幅波動。
傳統下游方面,醋酸開工率為74.8%,二甲醚開工率為20.5%,DMF開工率為67.3%,MTBE開工率為39%,甲醛開工率為18.9%。甲醇傳統下游開工負荷自去年12月反彈后再度回落,處于歷史同期低位水平。
整體上,短期甲醇需求縮減幅度較大,但中長期來看,今年上半年預期有四套MTO/P裝置投產和復產,將帶來約350萬噸/年的甲醇需求增量。因此,甲醇需求預期仍然向好。
庫存方面,2020年12月31日,沿海地區甲醇庫存為115.2噸,環比增加5.3萬噸,可流通貨源預估在21.6萬噸附近。整體而言,當下甲醇庫存水平偏中性,雖然絕對量水平不低,但庫存壓力相較于前期已經緩和很多。隨著后市供需面逐步改善,甲醇庫存有望持續去化。
期現結構轉變
目前較明顯的一個變化是,甲醇期現結構已經從遠期升水轉化為小幅貼水,這意味著資金對甲醇的配置可能從“空配”轉化為“多配”,同時,期貨盤面的賣出套保壓力將緩解。結構轉變意味著甲醇價格易漲難跌。
綜上所述,甲醇短期供需平衡,中長期基本面會進一步改善,同時期現結構轉變亦有利于價格上漲。但考慮到當前下游烯烴利潤不佳,甲醇繼續上漲空間和流暢度將受到抑制。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