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重因素驅動石化行業加速低碳轉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23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指出,要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完善支持綠色發展的政策,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作為碳排放大戶,石化行業的碳排放貫穿全產業鏈,降碳壓力不容小覷。近幾年,在“雙碳”目標背景下,一些大型石化企業主動踐行節能降碳,探索綠色轉型發展新模式。當前,我國石化行業綠色低碳轉型進展如何?哪些因素正驅動其加快轉型步伐?


      節能降碳壓力大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煉油總產能已達9.2億噸/年,成為全球第一煉油大國。另據烯烴專委會統計,我國乙烯產能因煉化一體化、煤制烯烴、乙烷裂解等裝置建設齊頭并進,總產能達4675萬噸/年,成為世界第一大乙烯產能國。規模越來越大的同時,石化行業也面臨著艱巨的碳減排任務。


      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石科院”)與德勤中國日前共同發布的《石化行業低碳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我國每年在石油煉制與化學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近6億噸,占全國碳排放總量近6%,碳減排對石化行業而言是一項現實且緊迫的任務。


      德勤中國石油、天然氣及化學品行業領導合伙人蕭耀熙表示:“作為資源和能源密集型行業,石化行業碳排放量在工業領域居前列,其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其產品生命周期中化石燃料的使用,以及生產這些產品過程中產生的工藝排放。”


      2021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對煉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燒堿、乙烯(石腦烴類)、合成氨、對二甲苯等重點領域進行了明確規定。此后,國家發改委又于2022年2月印發《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2022年版)》,明確提出推動煉油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


      “國家發改委對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耗的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作了明確規定,達不到基準水平的有兩三年的改造期,再達不到就只能淘汰關閉。對于一些新建項目,環評在節能降碳方面也有要求,這是大家目前必須做的。重點領域的新建項目,必須達到能耗標桿水平。”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鄭寶山對記者表示。


      技術創新是突破口


      碳減排壓力下,石化行業相關企業按下了綠色轉型的“加速鍵”。


      石科院在《報告》中指出,新一輪科技革命將從降碳技術應用、零碳技術應用、負碳技術應用三個層面驅動石化行業低碳發展。比如,通過能效提升及工藝改進、使用替代原材料等方式減少直接排放,通過使用綠色電力減少間接排放,通過構建循環經濟、開發生產綠色低碳產品、優化運輸和儲存等方式減少產品價值鏈排放,利用碳捕獲、利用和存儲技術(CCUS)使用碳抵消機制等能夠幫助石化行業減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加快實現碳中和。


      “一方面是節能減碳技術,比如原油直接制烯烴,煉廠可以跳過燃料這一步直接生產有固碳作用的化工品。另一方面是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技術,最理想的還是在化工方面的再利用,比如二氧化碳和氫進一步反應生產化工產品。如果能夠在技術上大規模實現,又能有較低的成本,相當于找到了碳中和的路徑,但這需要企業久久為功、長期投入。”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鄭寶山也指出,目前石化企業一方面正在實施節能降碳的技術改造,合成氨、尿素、電石、燒堿這些重點耗能行業都要做技改,以加快推動節能降碳。另外,有的企業在做乙烯時選擇輕烴工藝路線,這種工藝本身的碳排放和能耗相對較低。還有一些企業在發力二氧化碳利用技術,比如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技術,目前已有項目投產。“還有一些油田會用二氧化碳驅油,這些都是負碳技術的方向。”


      碳核算需統一標準


      節能降碳離不開準確的碳排放數據。石化行業因生產流程復雜、產品種類眾多,且面臨經常性的生產調整,普遍缺乏系統、成熟的碳資產核算管理方法與工具,碳資產管理能力提升面臨挑戰。


      “統一規范的核算體系以及準確的碳排放數據是石化行業和企業節能降碳、綠色發展的基礎。”鄭寶山說,“目前石化行業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國家核算標準,企業也好、第三方也好,若都按自己的理解進行碳排放核算,或者基準、范圍不太一樣,可能會有比較大的誤差。所以,目前急需一個適用于全行業的統一標準,確保碳排放數據的一致性。”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鎮海煉化公司黨委書記莫鼎革就提出,我國目前尚未建立系統的行業碳足跡數據庫,而開展產品碳足跡評價是減少碳排放行為的重要基礎,能夠幫助企業辨識產品生命周期中主要溫室氣體排放過程,制定有效碳減排方案。


      對此,莫鼎革建議,建立石化行業動態碳足跡數據庫并形成標準,推廣認證,逐步形成主要產品碳標簽,實現產品碳足跡對標管理、動態管理。特別是在全國碳市場配額分配問題上,只有采用動態的碳足跡數據庫才能更準確測算行業基準,運用基準線法確保碳市場配額公平分配。(記者 李玲)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石化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玉普16日在北京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董事長薩烏德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討在中國與沙特阿拉伯王國兩地分別開展項目合作的機遇,旨在共同推進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沙特“2030愿景”。
      2017-03-21
    • 石化行業再發力 瞄準筑底反彈新通道

      石化行業要搶抓宏觀經濟的積極變化和世界石化工業復蘇的先機,以新的思路和新的舉措,以綠色發展為重要抓手,以去產能為攻堅的堡壘,緊緊圍繞結構調整優化這條主線,繼續加大創新驅動和國際合作兩大戰略舉措,努力提升行業和企...
      2017-05-03
    • 規劃院副院長白頤:中國石化業將呈現七大趨勢

      “國際石化行業發展的趨勢是中國石化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縮影, 研究國際上的經驗以及教訓,我們可以判定,未來5~10年,我國石化行業發展將更關注質量的提升, 產業水平的提升和更加綠色、節能環保的問題,整體呈現出七大發展...
      2017-06-13
    • 中石化在2+26城市區域內煉廠完成國六升級

      中國石化新聞辦7月3日宣布,中國石化在“2+26”城市區域內所屬全部11家煉油企業,比國家要求提前3個月完成國六油品升級。今年初,國家環境保護部等4部門和北京、天津、河北等6省市發布《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
      2017-07-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