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2+26”及新增城市、山西及河南全省成品油提前升級到國六標準,而且逐步停止普通柴油銷售,高品質成品油提前投入使用。這進一步加劇了芳烴市場頹勢。
出于環保的角度來看,“降低芳烴含量”成為國六油品升級的重要方向,芳烴含量將由40%降低5個百分點至35%。甲苯、二甲苯、混合芳烴、三甲苯等均含有芳烴,應用于調和汽油中主要起到增加辛烷值的作用。未來受油品升級削減芳烴含量的影響,尤其是甲苯、二甲苯偏高的市場價格使其在調油市場中缺乏價格優勢,特別是甲苯,加上易制毒的管制問題,不再是調油商的首選,使用量將逐步縮減。
供求方面,上半年,中化弘潤自6月正式投產運營,日產1500噸的異構二甲苯,使得供求矛盾進一步加劇。不僅如此,國產項目仍在陸續上馬。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甲苯計劃投產項目涉及產能合計203萬噸,約增長18%;二甲苯涉及產能259萬噸,約增長14%。同時,受地方煉廠結構性調整的影響,特別是大批重整以及烷基化新建項目的快速上馬,辛烷值不再是商業調油的主要需求,而地方煉廠更加看重餾程等其他指標,因此,烷基化成為調油需求的首選,擠占二甲苯等產品在調油中的一部分應用份額。
從市場來看,今后價格低迷、庫存高企將成為芳烴行業新常態。
8月末以來,甲苯、二甲苯再度陷入長周期的窄幅僵持格局,成交難放量,市場漲跌兩難。中東局勢緊張以及減產協議再度延長的消息提振國際油價,然而短線來看國際油市的供應過剩格局仍在持續,加之美元反彈一定程度的抑制油價的上漲,芳烴美金盤窄幅震蕩,亞洲甲苯、二甲苯市場漲跌互現,目前甲苯內外盤依然處于窄幅的倒掛格局,二甲苯內外盤延續微幅順掛態勢,整體對國內市場支撐乏力。
此外,三季度以來,華東甲苯庫存持續8萬~10萬噸的高位庫存,
二甲苯平均庫存在5萬~8萬噸,廠家利潤空間收窄,產銷壓力增加。
總之,甲苯、二甲苯作為調油原料,因油品升級受到較多限制。面對不斷釋放的產能,芳烴行業必須加快行業布局,促進產業升級,避免盲目投資,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