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于海口召開的塑料創新應用與合作論壇上,與會專家提出,合成樹脂創新應用需上下游產業鏈聚合,讓材料企業了解下游需求,下游企業知道材料企業產品方向,做到供需對路。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俊貴強調,合成樹脂要向高端化、差異化發展。他說:“過去5年,我國塑料行業發展很快,但與國外差距依然很大。”目前,我國化工新材料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等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部分高端化工新材料仍未實現規模化生產,部分產品雖已實現國產化,但技術不成熟,成品率低,產品質量與進口產品差距較大。高端材料已成為我國產業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個制約。
據江蘇塑盟塑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龔東衛介紹,目前合成樹脂行業存在原材料價格波動劇烈、產業政策環保升級、產品同質化嚴重、惡性競爭激烈、技術及管理水平落后等痛點。該行業要創新,需在上下游產業鏈聚合上下功夫,建議成立塑化聯盟。塑化聯盟可通過專業化團隊運營,利用資源整合與共享、資本運作等,成為產業鏈平臺運營商,最終實現產業鏈延伸。他說:“聚合的好處在于成為塑料行業革新者,共造世界級影響力企業;抱團發展,大大增強風險抵抗能力;進入塑盟資源圈;降低成本,增大利潤空間;共享項目發展成果。”
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不飽和樹脂分會秘書長翟繼業也認為,行業創新最大的阻礙在于生產企業與應用企業脫鉤,目前最應該做的是將下游應用企業和材料生產企業結合起來,讓材料企業了解下游需求,讓下游企業知道材料企業產品方向,做到供需對路。
國防科技工業科技成果推廣轉化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北京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秘書長呂德龍指出,合成樹脂行業的創新包括品牌、材料、服務、應用模式等。在應用中,他建議軍民融合。在軍民融合技術合作方向上,呂德龍給出建議,一是超高相對分子質量聚乙烯染色,二是高分子聚乙烯抗紫外線及抗海洋生物,三是生產碳化硅纖維前驅體聚碳硅烷,四是玄武巖纖維浸潤劑及合成樹脂,五是聚酰亞胺產業化。(記者 趙鳳莉)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