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公布了703家2018年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名單,其中49家石化和化工企業榜上有名。隨著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行業中逐步普及和應用,石化行業兩化融合已經開啟升級版。
今年入圍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名單的49家石化與化工企業中,既有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華北石化分公司、大連石化分公司等石油化工企業,也有像陜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神華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這樣的煤化工企業,同時還包括金沂蒙集團有限公司、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化肥、農藥企業,青島海灣精細化工有限公司、杭州本松新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等從事精細化工和新材料研發生產的企業。值得一提的是,名單中還首次出現了化學品電商——摩貝(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身影。
“我國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以來,截至目前,石油化工行業中試點企業總數達430家左右。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一批新技術的開發應用,正在推動石化與化工行業的兩化融合進入升級版。”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專家組成員張志檁認為。
“兩化融合升級版主要體現在:由數字化向智能化升級,由傳統信息技術向新一代信息技術升級,由舊動能向新動能轉化升級,由深度融合向創新融合升級。”張志檁特別強調,兩化融合的創新發展,既有思維方式創新,也有組織模式創新和研發方式創新。最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運營能力、服務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對社會的貢獻能力。
張志檁表示:“當前,全球信息化技術迅猛發展,取得了許多新突破,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正處于全面普及、深度融合、加速創新、引領轉型的新階段。在石化行業中,工業互聯網、工業云平臺等正成為融合發展新基礎;數據作為新的生產要素與傳統要素加速融合成為提升全要素生產率的倍增器;人工智能正在為傳統制造業賦能、賦智。新的智能制造生態圈正在構建中,為我國石化和化工行業搶占全球新一輪產業競爭制高點奠定了基礎。”
兩化融合服務聯盟秘書長周劍表示,隨著貫標工作的持續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在引領企業技術創新、管理優化、組織變革、戰略轉型和構建數字時代企業新型競爭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彰顯,貫標工作已經成為包括石化和化工行業在內的廣大制造業企業自覺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其中,并從中受益。
在剛剛結束的2018中國石化行業兩化融合推進大會上,中國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趙志平表示,石化行業開展兩化融合已經有十幾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行業出現了一大批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在工信部2015~2017年連續3年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遴選中,共有18家石化企業入選,2018年又有9家入圍試點示范公示名單,為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石化聯合會還將繼續推動兩化融合工作,持續挖掘行業發展的新潛力、構筑新功能。
他提出,“當前,化工企業要正確認識行業兩化融合發展形勢與重點任務,找準未來行業企業智能制造的著力點,一要做好頂層設計,要以企業發展戰略為中心,以業務應用為導向,做好整體規劃,分步推進;二要夯實兩化融合發展基礎,強化領導,整合資源,加強人才培養,保證信息化投入的連續性和有效性;三要提升自動化控制和優化水平,使生產控制自控率和平穩率達到95%以上,滿足智能控制基本條件;四要深化業務數字化應用,實現企業全業務流程的數字化管理;五要推進產業鏈協同優化和管控集成;六要開展基于預測預警和全流程優化的智能化應用,提升企業運營效率與效益。”(記者李聞芝)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