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石化”或“本公司”)(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00386;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028;紐約股票交易所存托股份代碼:SNP)今日公布截至2018年9月30日未經審計之前三季度業績。
業績要點:
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前三季度本公司實現經營收益為人民幣858.65億元,同比增長54.0%;歸屬于本公司股東凈利潤為人民幣601.55億元,同比增長52.7%;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497元,同比增長52.7%。
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前三季度本公司營業收入為人民幣20,729.70億元,同比增長18.8%;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為人民幣599.80億元,同比增長56.3%;基本每股收益為人民幣0.495元,同比增長56.3%。
前三季度公司維持穩健財務狀況。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人民幣1,722.84億元。
業績回顧:
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經濟緩慢復蘇,中國經濟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7%。國際原油價格震蕩上行,布倫特原油現貨平均價格同比增長39.0%。據統計,境內成品油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5.4%,其中汽油同比增長6.4%、煤油同比增長9.2%,柴油同比增長3.7%。境內天然氣需求旺盛,表觀消費量同比增長18.0%。境內主要化工產品需求快速增長,乙烯當量消費量同比增長7.8%,化工毛利保持較高水平。期內,本公司把握市場機遇,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聚焦提質增效升級,著力降成本、拓市場、調結構、抓改革、強基礎,統籌推進各方面工作,實現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勘探及開發業務:
本公司抓住原油價格回升的有利時機,突出高效勘探和效益開發,不斷增加經濟可采儲量,資源基礎進一步夯實。在勘探方面,加大勘探力度,在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銀額盆地、松遼盆地南部等地取得油氣勘探新發現。在開發方面,突出效益導向,加快推進新區產能建設;持續推進天然氣有效快速發展,加強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推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前三季度油氣當量產量335.34百萬桶,其中境內原油產量同比增長0.2%,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5.9%。勘探及開發板塊經營虧損人民幣10.81億元,同比大幅減虧人民幣254.42億元。
煉油業務:
本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持續優化產品結構,增產航煤和汽油,柴汽比進一步下降;持續推進國VI標準成品油質量升級;統籌優化境內外成品油資源配置,適度增加出口,保持了較高的加工負荷;優化原油采購,降低采購成本;全面優化生產組織運行,確保了安全平穩生產;發揮集中營銷優勢,液化氣、瀝青、硫磺等產品保持了較好的盈利水平。前三季度,本公司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長3.0%,成品油產量同比增長3.5%,其中汽油同比增長7.0%,煤油同比增長9.0%,柴油同比降低1.8%。煉油板塊經營收益為人民幣546.80億元,同比增長24.7%。
營銷和分銷業務:
面對市場競爭加劇的經營態勢,本公司充分發揮一體化和營銷網絡優勢,統籌優化內外部資源配置;大力開展精準營銷、差異化營銷,保持了境內成品油經營總量和零售規模的持續增長。推進加油站環保治理,持續優化改造成品油儲運設施;推進油非深度融合,加大重點商品銷售力度和自主品牌培育力度,推動非油業務持續快速發展。前三季度,成品油總經銷量1.48億噸,其中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1.35億噸,同比增長1.3%。非油品業務收入為人民幣242.50億元,同比增長13.4%。營銷及分銷板塊經營收益為人民幣233.89億元,同比基本持平。
化工業務:
本公司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加強裝置和產品鏈的動態優化,深化產品結構調整,增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持續優化原料結構,降低原料成本;強化產銷研用結合,大力推進高端化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加大市場開拓力度,推動精細化營銷和精準服務,生產推廣環保型新產品,滿足客戶高品質需求,促進三大合成材料向高端綠色環保升級。前三季度,乙烯產量878.4萬噸,同比增長2.9%;化工產品經營總量6,498萬噸,同比增長12.8%。合成纖維差別化率達到90.4%,合成樹脂新產品和專用料比例達到64.0%。化工板塊經營收益為人民幣239.44億元,同比增長43.1%。
資本支出:
本公司前三季度資本支出人民幣480.12億元,其中勘探及開發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197.61億元,主要用于原油和天然氣產能建設,推進文23儲氣庫、鄂安滄輸氣管道工程、新氣管道一期及境外油氣項目建設等;煉油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96.89億元,主要用于中科煉化基地建設,鎮海、茂名、天津等煉油結構調整項目,汽柴油國VI質量升級項目建設,以及日-濮-洛等原油管道建設;營銷及分銷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97.12億元,主要用于成品油庫、管道、加油(氣)站等項目建設和地下油罐改造等安全環保隱患專項治理;化工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63.04億元,主要用于優化中科煉化基地、福建古雷一體化、海南高效環保芳烴和中安聯合煤化工等基礎型產品產能布局,以及中沙聚碳、揚子EVA、儀征高性能纖維等資源綜合利用和產品結構調整項目建設;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25.46億元,主要用于科研裝置及信息化項目建設。
轉自:光明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