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2018年苯乙烯市場表現,影響因素眾多,其中最關鍵的依舊是自身供需基本面(包括國內行業開工及下游需求變化、庫存走勢、進出口等),其他因素中,國際原油、大宗商品及股市、政策法規、人民幣匯率、上游原料、華西電子盤、苯乙烯國際市場、少數主力商家操盤動態及相關產品MEG等也在不同時間段起到了較為重要的影響,我們就幾大重點因素做簡要分析:
第一,供應面。2018年度苯乙烯供應面變化依然是影響市場最直觀而關鍵的因素。例如1月中旬新浦化學、常州東昊、青島煉化苯乙烯裝置先后故障停車,4月份青島海灣化學、鎮海煉化、天津大沽等多套大裝置計劃內或計劃外停車,均為市場帶來炒作機會。再如,二季度碼頭庫存加速下滑,為行情暴漲奠定基礎,而經歷三季度長期盤整后四季度震蕩走高,亦為四季度跳水行情埋下隱患。
第二,成本因素。2018年上半年因苯乙烯自身供需支撐強勢,純苯對市場指引力度并不高,但下半年二者走勢關聯度大幅度提升,尤其在四季度乙烯及純苯暴跌的同時,成本面塌陷,加速了苯乙烯接連破位深跌。
第三,外圍消息。國際原油、大宗商品及股市、人民幣匯率往往在某個階段內對苯乙烯市場形成明顯指引。例如,年內人民幣大幅貶值,導致美金貨源通關成本提升,加之反傾銷影響,整體美金盤面商談陷入低谷,難對國內市場形成有力支撐,多數時間外盤跟隨人民幣市場走勢而波動。而四季度,國際原油接連暴跌,全球股市及大宗商品疲弱下滑,不僅對石化產品普遍形成打壓,導致市場信心受挫,也是造成苯乙烯市場加速下滑的重要外圍因素。
第四,少數主力商家操盤動態。眾所周知,苯乙烯市場向來活躍度較高,但近兩年隨著國內供需格局及貿易環境的變化,整體投機性明顯下降,但少數主力商家對市場的階段性的指引力度愈發提升。例如,三季度在供需緊平衡背景之下,少數主力大戶階段性挺價及入市回補托市,為苯乙烯長期高位震蕩起到必要支持。而四季度的暴跌行情中,排除其他外圍及供需基本面利空消息,少數主力商家在低價美金貨源沖擊下,積極對鎖套利出逃,亦加重了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助推了市場的下滑速度。
轉自:金聯創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