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密度聚乙烯國內供不應求


    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29





      核心閱讀


      低密度聚乙烯(LDPE)又稱高壓聚乙烯,其生產工藝相對成熟,適合熱塑性成型加工的各種成型工藝,成型加工性好。


      目前,LDPE主要用途是作薄膜產品,還用于注塑制品、醫療器具、藥品和食品包裝材料、吹塑中空成型制品等,在農業、包裝業、電子電氣工程、機械裝備、汽車制造和日用雜品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預計2016~2021年,世界LDPE的消費量以年均約3%的速度增長,到2021年世界LDPE總消費量達到2342萬噸。2012~2017年,我國LDPE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約為8.1%。2017年,我國LDPE的消費量為535.2萬噸,2021年消費量達到650萬噸,但消費結構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仍以薄膜和片材為主。


      低密度聚乙烯(LDPE)又稱高壓聚乙烯,外觀為一種具有蠟質感的白色樹脂,其分子結構是具有大量長支鏈的非線性結構。


      與中密度、高密度聚乙烯相比,LDPE的結晶度、軟化點較低,柔軟性、伸長率、電絕緣性和透明性較好,耐沖擊強度較高,它適合熱塑性成型加工的各種成型工藝,成型加工性好。


      目前,LDPE主要用途是作薄膜產品,還用于注塑制品、醫療器具、藥品和食品包裝材料、吹塑中空成型制品等,在農業、包裝業、電子電氣工程、機械裝備、汽車制造和日用雜品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未來,隨著世界LDPE生產能力不斷增強,世界產能過剩的態勢不會得到根本性緩解,但我國仍需要從中東地區和周邊國家進口大量LDPE。


      低密度聚乙烯工藝技術成熟


      一般情況下,根據所采用的不同聚合反應器,我們可將LDPE生產工藝分為管式法和釜式法。


      其中,管式法工藝主要包括德國BasellLupotech和Imhausen、美國埃克森美孚、日本三菱油化、德國巴斯夫,以及荷蘭帝斯曼 Stamicarbon管式法工藝。從生產裝置的角度看,管式法工藝具有聚合反應器結構簡單、便于制造維修,且裝置建設投資明顯低于釜式法的特點,采用此工藝生產的產品具有較好的光學性能,多適于生產薄膜。


      具有代表性的釜式法工藝則主要有意大利埃尼公司、美國埃克森美孚,以及等星公司釜式法工藝等。與管式法工藝相比,采用釜式法工藝則裝置單線生產能力小、易于切換牌號,且產品分子具有更多的長支鏈和良好的擠出涂覆性,多用于涂層樹脂類生產原料。


      世界低密度聚乙烯供過于求


      在供應方面,近年來,隨著亞太地區,尤其是中國多套煤制備LDPE生產裝置建成投產,世界LDPE生產能力于2017年達到2458.3萬噸。而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LDPE生產國,中國大陸生產能力為352.5萬噸/年,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14.34%;位居第二、第三的美國和日本,其世界總生產能力的占比分別為13.3%、5.14%。


      同時,作為LDPE生產能力世界排名前三的廠家,埃克森美孚生產能力為159.6萬噸/年,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6.49%;萊昂德爾巴塞爾生產能力為155.1萬噸/年,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6.31%;中國石化生產能力為147.5萬噸/年,約占世界總生產能力的6%。


      在需求方面,2016年,世界LDPE總消費量為2022萬噸。作為最主要兩個消費國,中國和美國的LDPE消費量分別為488萬噸和228.5萬噸,其世界總消費量的占比分別為24.14%和11.3%。此外,東北亞是世界最大的LDPE凈進口地區,約占世界凈進口量的45%,中東、西歐和北美是凈出口地區,其世界凈出口量占比分別為62%、18.2%和17.6%。其中,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LDPE進口國,進口量約占世界總進口量的23%。


      預計2016~2021年,世界LDPE的消費量以年均約3%的速度增長,到2021年世界LDPE總消費量達到2342萬噸,但消費結構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仍以薄膜和片材為主。


      國內低密度聚乙烯供不應求


      在供應方面,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LDPE生產國家。作為我國LDPE的主要產地,廣東、江蘇和北京國內總生產能力占比分別為17.31%、17.02%、12.48%。揚子—巴斯夫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LDPE生產企業,其生產能力為40萬噸/年,約占國內總生產能力的11.35%;位居第二的燕山石化生產能力為38萬噸/年,約占國內總生產能力的10.78%。


      由于LDPE產量不能滿足實際生產需求,我國每年還需進口大量的LDPE。據海關統計,2017年,我國LDPE的進口量和出口量分別為237.4萬噸、5.4萬噸,比上年增長15.68%和減少26.53%。其中,從伊朗、卡塔爾、沙特阿拉伯、韓國、阿聯酋和美國等國家進口的LDPE量達到165.97萬噸,約占國內總進口量的69.9%,比上年增長約17.4%。而伊朗一直是我國LDPE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家,2017年增至60.48萬噸,約占國內總進口量的25.48%,比上年增長25.68%。而從美國進口的LDPE總量僅為15.49萬噸,占總進口量的6.52%,對我國LDPE的市場影響不大。


      在需求方面,2012~2017年,我國LDPE消費量年均增長率約為8.1%。2017年,我國LDPE的消費量為535.2萬噸,比上年增長27.6%;產品自給率為56.65%,且主要應用于薄膜制品、擠出涂層、注塑制品、電線電纜等領域,其中,薄膜與片材約占總消費量的71.8%、注塑占9.6%、涂覆料占7.7%、電纜占4.2%、管材占3.5%,其他方面占3.2%。


      據悉,今后我國LDPE最大的消費量仍在包裝、建筑、農用、食品纏繞膜等薄膜制品領域,雖然在某些應用領域受到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雙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的競爭威脅,但在食品、衛生等領域難以被替代的薄膜需求仍將增大。同時,注塑和擠出涂層也是LDPE主要消費領域,注塑同樣受到替代品的沖擊,而擠出涂層中專用共聚物和接枝共聚物是LDPE用量增長的重要因素。


      從下游行業增長率來看,薄膜、片材、管材的增長率略高于LDPE總需求增長率,電纜料增長率下降。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速,管材需求大幅增長,這將拉動LDPE下游行業需求。


      預計2021年,我國LDPE消費量達到650萬噸,消費結構不會發生大的變化,但仍將大量進口,尤其是高質量產品。


      未來發展趨勢及建議


      (1)今后幾年,世界LDPE的生產能力仍將不斷增強,產能主要來自東北亞、中東和北美地區,其新增產能在世界新增總產能中占比分別為31.2%、23.4%、28%。預計2021年,世界LDPE總生產能力達到2700萬噸,消費量達到2342萬噸,產能過剩的態勢不會得到根本性緩解。


      (2)中東地區LDPE產能增速雖然有所放緩,但未來中東地區仍是LDPE的主要出口地區。同時,隨著未來國際油價回升和乙烷裂解項目陸續投產,北美地區將超越中東地區成為世界新的LDPE產能增長中心。一方面,美國LDPE出口量將持續增加,亞洲和非洲仍是LDPE主要目標市場;另一方面,由于近年來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市場需求增長較快,亞洲部分生產商將繼續新上LDPE和EVA項目,現有裝置轉產EVA的趨勢也將繼續存在。


      (3)今后幾年,我國仍將有包頭神華、江蘇斯爾邦石化、寧波前程石化、上海焦化、中科煉化、中化泉州等計劃新建LDPE生產裝置。如果這些裝置能夠按照計劃實施,預計2021年,我國LDPE的生產能力達到450萬噸/年。然而,目前煤基和甲醇基LDPE面臨低油價和環保雙重壓力,加上部分企業因資金原因,投產計劃可能擱淺。因此,有條件的地方可以考慮采用先進技術新建生產裝置,以滿足國內需求。


      (4)雖然我國LDPE生產能力不斷增加,但產能與實際需求相差較大,仍需要從中東地區和周邊國家進口大量LDPE。特別是應該密切關注中東地區未來LDPE的供需情況,以免影響國內LDPE及其相關行業的發展。


      (5)隨著化工原料來源多元化,今后國內LDPE市場將呈現石腦油化工產品、MTO(甲醇制烯烴)化工產品、進口產品三分天下的局面。


      (6)今后,我國LDPE行業只有不斷提高整體技術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加大新產品開發力度,才能滿足實際生產需求,促進相關行業健康快速發展。(崔小明)


      轉自:中國石化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齊魯塑料廠成功開發聚乙烯光伏桶專用料新產品

      齊魯塑料廠成功開發聚乙烯光伏桶專用料新產品

      近日,齊魯石化塑料廠在高密度聚乙烯裝置上成功開發生產光伏桶專用料新產品,該產品主要用于生產水面光伏電站用浮桶,經檢測,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產品投放市場后,深受客戶青睞。
      2017-09-04
    • 聚乙烯:企業庫存居高不下 止跌或在下半年

      “PE市場庫存高企,而預期的地膜旺季卻遲遲未至。在市場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主導下,預計上半年市場仍將以弱勢運行為主。”撫順石化聚烯烴分析師尹歌等市場人士作出如上判斷。
      2018-04-01
    • 受中美貿易戰影響聚乙烯國際貿易模式轉變

      利安德巴塞爾公司首席執行官鮑勃·帕特爾近日表示,全球聚乙烯(PE)貿易模式正在發生轉變,因為美中關稅問題導致PE供應鏈調整,但總體需求沒有受到影響。
      2018-10-0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