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4月盡管裝置檢修仍較為集中,但在港口庫存持續高位、江蘇響水爆炸事件影響、山東16市環保檢查、下游需求無起色、原油回落等多重利空因素的作用下,甲醇期貨應勢而下,截止至4月29日,主力合約1909收盤價2408元/噸,最低價觸及2380元/噸。
二、成本端分析
近期,原油價格高位回落。消息面,雖然市場之前預期OPEC以及非OPEC產油國有可能在6月政策會議上宣布延長減產協議,但法利赫暗示5月技術會議上可能會做出決定,但不一定會延長減產。沙特和俄羅斯已經流露出結束減產行動跡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油價的上行空間。特朗普重申OPEC應幫助降低油價,施壓油價。總體來看,預計短期內油價繼續偏弱運行,對甲醇支撐減弱。
而動力煤則偏強運行,產地煤礦安檢力度較強,煤礦復產情況不及預期,且臨近月底煤礦煤管票基本用光,下游用煤企業積極補庫,推動坑口價格不斷上漲。預計5月份動力煤價格震蕩運行,目前正值用電淡季,下游電廠多以消耗庫存為主,關注后期電廠淡季補庫需求。天然氣價格震蕩下跌,隨著采暖季結束,天氣逐漸轉熱,天然氣價格下行,氣頭企業恢復時間也早于往年,西南企業普遍在1月底至2月初重啟,西北也有提前。
綜上,從成本端來看,原油經歷前期上漲后或繼續有下行壓力,動力煤目前繼續偏強,關注后期上漲動力。天然氣價格繼續偏弱。整體來看,甲醇成本端支撐較前期有所減弱。
三、供應端分析
供應端來看,開工率方面,截止至4月25日,甲醇開工率為64.98%,較前期有所提高。裝置方面,目前至月底計劃復產的有中海化學2套共140萬噸/年裝置、河南鶴壁60萬噸/年裝置、中煤遠興60萬噸/年裝置、心連心共66萬噸/年裝置以及河南晉開化工30萬噸/年裝置等多套裝置;據我們目前了解,5月份有檢修計劃的有榆林兗礦60萬噸/年裝置、上海華誼60萬噸/年裝置、內蒙古世林30萬噸/年裝置、明水70萬噸/年裝置等多套裝置。總體來看,目前內地春檢高峰4月中旬已過,5月份檢修力度大概率不如4月份,供應有增加預期。
目前港口庫存處于回落狀態,據Wind數據顯示,截止至4月24日,江蘇港口、華南港口、寧波港(601018)口(含禾元自有貨源)總庫存約為82.35萬噸,與3月份相比已有較大幅度去庫。近期港口庫存有所走低,主要是受伊朗貨未抵達影響,但目前庫存仍較高,而5月份隨著進口到貨增加,后期或仍有去庫壓力。
進口方面,從進口成本來看,截止至4月29日,甲醇的進口成本約為2409元/噸,與之前相比有所降低。國外主要甲醇裝置在3月底重啟恢復,預計4月份的產量將大幅提升,5月份甲醇或將面臨很大的進口壓力。
四、下游需求端分析
相比較而言,甲醇的新型需求開工率較好,傳統需求的開工率較低。一般情況下MTO企業開工相對穩定,近一年的開工率在65%-80%左右,環保等政策的實施對于甲醛和二甲醚等企業開工形成一定壓制,多數在20%-50%范圍波動,醋酸、DMF及MTBE受自身調控能力影響,開工相對偏高,多在50%以上。截止至4月25日,甲醛、二甲醚、醋酸、MTBE和DMF開工率分別為28.25%、34.6%、80.71%、47.89%、63.86%,與前期變化不大,僅醋酸開工率有較明顯的提升。而4月份MTO/MTP/DMTO的綜合開工率保持在80%以上,相對來說開工較好。
從下游利潤來看,甲醛和MTBE的利潤比較穩定,而MTO利潤相對來說不太穩定。據統計,一季度甲醛、二甲醚、MTBE、冰醋酸和華東MTO的平均利潤分別為-58.08元/噸、159.8元/噸、147.98元/噸、490.53元/噸、376.99元/噸,而4月份截止至25日的利潤分別為139.12元/噸、186.31元/噸、94.17元/噸、366.94元/噸、67.7元/噸,整體來看傳統下游利潤有所改善,而華東MTO利潤有所降低。2019年甲醇新增下游需求以新型裝置為主,在MTO利潤有所降低的情況下,需關注原本計劃二季度投產的MTO裝置是否能如期投產,如計劃4-5月份投產的中安聯合80萬噸/年裝置、魯西30萬噸/年裝置以及計劃二季度投產的青海大美60萬噸/年裝置、南京誠志二期60萬噸/年裝置等。此外,聽聞久泰新建MTO裝置的恢復時間或推遲至5月底。
五、操作建議
目前從成本端來看,原油或將繼續偏弱運行,天然氣預計保持低位震蕩為主,短期內動力煤或將仍處于高位,但需關注后期上漲動力能否持續,總體來看成本端支撐較之前有所減弱。從需求端來看,目前甲醇傳統下游開工率無明顯改善,響水爆炸事件發酵,各地安全檢查頻率加快,魯南、蘇北甲醛等企業受影響較大,五一后魯南或逐步恢復。MTO開工率雖然較好,但目前華東MTO利潤不高,后期需關注久泰新建MTO裝置的恢復時間及其他計劃投產的新建MTO裝置動態。目前甲醇期貨價格已降至降低水平,我們預計,5月上半月或有一波反彈,隨后或將再次轉入下滑通道,操作上建議以波段操作為主,考慮短線交易。
轉自:和訊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