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行業是國內天然橡膠的主要下游產業,國內輪胎的生產和銷售情況,對天然橡膠的需求端有顯著影響。日前,在上衍橡膠論壇上,來自天然橡膠行業和輪胎行業的專家就今年以來輪胎行業的情況,以及對天然橡膠行業的影響展開討論。
對于中國橡膠行業今年一季度的運行情況,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文英介紹,2019年一季度橡膠行業主要指標增速都有所降低。具體來看,2019年一季度橡膠行業實現現價工業總產值855億元,同比增長0.44%;實現銷售收入859.16億元,同比增長2.39%;實現出口交貨值259.94億元,同比增長2.67%;出口率為30.26%。上升0.08%。
“今年一季度橡膠行業現價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0.44%,較去年同期增幅降低了8.31%。”她說,從細分領域來看,輪胎、橡膠制品、乳膠、橡膠機械模具、廢橡膠綜合利用、骨架材料這6個專業現價工業產值實現了正增長,其中輪胎、乳膠、廢橡膠綜合利用增幅強于去年同期。
我國輪胎行業對出口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出口量占到銷售量的40%左右。徐文英介紹,今年一季度橡膠行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2.67%,較去年同期增幅降低8.90%。其中輪胎的出口量中,半鋼一季度出口48萬噸,同比增長了5.4%,?但是今年用膠量最大的全鋼一季度出口數量已經是負增長3.2%。“目前,歐盟成了中國半鋼出口的主要地區,其中出口最主要國家英國正在面臨脫歐等不穩定情。而國內全鋼出口量最大的國家美國,也面臨關稅上調的風險。”她說,所以今年輪胎出口的壓力很大。
而輪胎原料方面,中國對天然橡膠自給率不到30%,原料進口量大且關稅較高,讓輪胎產業失去合適的競爭機會。徐文英表示,中國橡膠產業和輪胎行業還面臨著其他挑戰。中國橡膠行業以出口為導向的外部發展環境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需要轉變思維,立足國內市場。此外,中國企業美元融資成本上升、英國脫歐引發企業“脫英”、國內汽車銷售下滑和國際貿易摩擦的增多,也都是橡膠行業的巨大挑戰。
但是挑戰下,中國橡膠行業也存在很大機遇。“中國的經濟已經走上轉型升級的道路,不會止步。而且,雖然汽車銷量在下滑,但是中國汽車保有量是世界第一的,替換橡膠制品的需求會維持非常大的增長。”她說,在此情況下,橡膠行業要抓住機遇,穩中求進。首先,重視質量,精益化生產管理,注重品牌宣傳建設。其次,重視創新,注重人力資本和差異化產品的競爭,從制造商轉變為服務商。最后,重視國際化。
對輪胎行業來說,汽車市場的情況影響不能忽視。艾爾西汽車市場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凌表示,今年汽車行業面臨非常大的挑戰和壓力,重卡是整個車市僅有的亮點。從影響車市的積極和消極因素來說看,政府仍然對車市給予了積極的支持。去年開始的減稅政策有利于抵消外部不利因素,而且本輪刺激政策吸取了2008年的經驗,從政府主導轉變為還富于民。
“但是遠超預期的嚴苛排放標準對近期車市殺傷巨大,當下我國執行的國6排放標準,不僅執行標準和尺度嚴格,沒有給企業留住足夠的準備時間,而且測試循環也會跟進修改。”他說,此外,久拖不決的貿易沖突也對消費者的信心有所損害。不過,政府對車市支持的承諾還在,特別是對大城市限購的放開,以及汽車下鄉的相關政策,在下半年陸續落實,有望支撐今年汽車市場的穩定。
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秘書長史一鋒介紹,從目前掌握的情況來看,39家重點輪胎企業總體營運還算比較平穩,但現在輪胎行業面臨的壓力非常大,主要因素是出口問、替換和配套三方面的問題。出口方面,今年1到4月只增長了1.2%,其中卡客車輪胎負增長1.1%。配套方面,今年前4個月汽車配套下降了13.7%,對轎車輪胎的影響初步估計也有5400萬套左右。而中美貿易摩擦未來也將對替換市場的情況有影響。
轉自:期貨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